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一個女生的日記 第36頁

作者︰肖復興

4月17日

真沒想到。今天又收到丁然的信。他問我收到上封他寄來的信沒有?為什麼一直接不到回信?他計算著日子,應該接到我的回信了呀!

我拿著這封信,心里涌起一種異樣的滋味。他的信里還有這樣一段話讓我心動︰

「一個人有了某種期待.心中便有了不平靜。同時也有了不平靜帶來的騷動。我希望我的期待不會落空。我相信你,正如我相信自己一樣。」

畢竟我有過同郭輝感情的經歷,同時也嘗過盼望對方回信的心情滋味。我不知道該不該給他回信?

4月18日

今天,我的腦子不時會跳出丁然的影子,同時,也跳出郭輝的影子。而且,不由自主地將他們倆人做個比較。他們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身材,比如愛好,比如性格……他們也有許多不相象的地方,比如他主動而頻繁的來信……呵!莫非我會再一次墜入情網?在這高考迫近的日子里,這意味著什麼?難道我連一點兒控制力都沒有了嗎?就這樣任感情的野馬奔馳?不!我應該堅強,應該有毅力!

今天,我特別注意觀察郭輝。他真行,每天依然堅持長跑,放學後不是回家,就是去閱覽室。在閱覽室里,我坐的位置離他不遠。我的眼楮總不時要抬起來,望望他那埋頭讀書的背影。他似乎沒有看見我,一直沒有回過頭來看我一下,就是臨離開閱覽室時,也沒有掃我一眼!他一腦子全是功課。他真行!真行!我不如也!不如他!

我沒有給丁然回信。

4月19日

一個星期過得真快!又是星期六了。我有一種莫名的惆悵,也有一種莫名的緊張。中學時代,一天天快要過去了;高考,一天天快要來臨了。對這種一張試卷定終生的高考,我越來越有一種說不出的反感。它比封建的科舉制度到底有多少進步?它只要求死讀書,讀死書,哪怕是背政治的意義,少一個字也扣分,到底能培養學生多少實際的本事。高分低能的現象,不知道教育部長知道不知道?我真想給他寫封信!可是,我又不得不認真準備,去應付這次高考。弄不好,一輩子的事。這用不著媽媽說,我也懂!

郝麗萍一點兒不帶著急的。她又和常鳴一起走出校門了。穿的還是那條牛仔褲和橄欖綠的編幅袖的線衣。我相信她那書包里一定還有專給她媽媽看的艱苦樸素的衣服。不過,我得承認,她聰明。我需要花十分力氣學的功課,她只需花七分力便可以了。

我剛要走下樓梯,黃老師在後面叫住了我。她手里拿著一本雜志,遞給我說︰「這里有篇文章,介紹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中那位女教師的事跡,你看看,星期一,我要听听你的讀後感!」

我翻開雜志,頭一頁是這位女教師一張挺大的照片,人長得挺漂亮,歲數也年輕。是個女英雄。雖然早知道她,可她的具體情況還真不大清楚。看樣子,黃老師也佩服她。不過,我不清楚,這時候,黃老師突然讓我看看這位女教師的事跡,有什麼深意?黃老師是不會忘記她的思想教育工作滲透在每一個環節中的。這一點,我可太了解黃老師了。她一定是又要向我們掀起一種新的教育攻勢吧?

下樓路過傳達室,那塊小黑板上又出現了我的名字。又是丁然來信了?

我取出一卷印刷品,是一本雜志是丁然寄來的。真有意思!今兒我一下子拿到兩本雜志!我翻開登有堯茂書事跡文章的頁碼,題頭前的空白處有丁然寫的幾句話——

「相信你喜歡這篇文章,它會在高考緊張階段給你一些調劑和力量。希望來信談談你讀完這篇文章的看法!」

傳達室的老大爺沖我笑著說︰「快高考了,還有閑心看雜志?」我不知該怎麼解釋,高考了,我們就得什麼事也不干了嗎?

回到家,我倒在床上,先看雜志。虧了媽媽還沒下班回家,要不準也象傳達室老大爺一樣說我。

先看哪一本呢?我先看丁然寄來的。看完後,我被堯茂書的事跡感動了。這位西安交大電教室的攝影師,才三十二歲。去年三月,他听說美國著名探險家坎•沃倫想在八月份率探險隊探險長江。為了這次探險,沃倫準備了將近二百萬美金。沃倫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次漂流探險。堯茂書被震驚了。長江是中國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去創造首次漂流長江的奇跡,而把這機會讓給美國人?五月份,他趕在沃倫之前,駕著他的「龍的傳人」號橡皮筏,提前來到長江源頭。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讓妻子墜掉身孕幾個月的孩子,毅然決然地和長江決一死戰!在兩岸懸崖陡壁,江水每秒快達五米流速的通珈峽,堯茂書于七月二十三日,英勇獻身……

在文章的最後,寫著這樣一段話,激越人心。我把它抄下來——

一代壯杰,就這樣殞滅了?

金戈鐵馬的人物,就這樣物化了?

每天,我們都接觸著一些人。有的人見過一面之後,也許畢生再不相見,也感知不到對方的存在。而已經成為歷史人物的堯茂書,卻總有一股力量,要左右和影響生者。世上還沒有這樣的墳墓,能徹底埋斷人中猛士。而真的猛士,是沒有悲劇的!

我為這一段話感動,感謝丁然,他寄給我這樣一篇好文章。

接著看黃老師給我的雜志,上面介紹的教師叫克里斯塔•麥考利夫。真看不出她已經三十七歲,比媽媽才小五歲,卻象小許多。她有一個丈夫和一個九歲的兒子,一個六歲的女兒。這是一個美滿的家庭。1984年8月,里根總統宣布要選拔一名教師航天飛行,這之後在全美國有11416人報名,114人被選入終選圈,經過精選之後剩下104人,再淘汰,剩下4名男教師和6名女教師,最後遴選結果。她名列榜首。全家為她歡呼。1月28日,「挑戰號」航天飛機起飛時,她的丈夫和兩個孩子正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她的1200名學生在電視屏幕前,都在觀看她隨著「挑戰者」號飛上太空。誰料到7.5秒後,她隨同「挑戰者」號一同化為灰燼。

看完之後,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想起丁然,他一直在等我的回信,等我的讀後感。我為什麼要不回信?我太偏激一些了吧?干嘛要傷人家的自尊心呢?難道男女同學之間交往就不能有一種高尚的友誼嗎?

我給丁然回信——

丁然同學︰

你好!信和雜志均收到,十分感謝!遲遲沒有回信,請你原諒。今天看到了堯茂書事跡的文章,你要我談談讀後感。十分湊巧,今天我們班主任老師也讓我看一篇文章,是介紹美國「挑戰者」號航行飛機遇難七名機組人員中唯一女性麥考利夫的。我一氣看完了這兩位壯士事跡的文章,我就一起來談吧。

說實話,堯茂書和麥考利夫,都讓我感動和激動。也許你並不清楚,我一直崇拜的就是這樣的英雄,他們不畏艱險,敢于冒險。我一直以為我們中國人缺少這種敢于冒險的精神,總是希望萬無一失。因此,也就出息不大。堯茂書明知此去漂流長江,只身一人,凶多吉少,可是,他依然要去。麥考利夫也明如飛上太空不是坐游樂中心的玩具車,粉身碎骨並不是只供嚇人用的詞語,可是,她依然也要去。我佩服這樣的人,這樣的性格,這樣的意志和毅力。我願意自己成為這樣的人,有一個壯烈的人生,而不是平淡、寡然無味、甚至色彩灰暗的人生。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