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桑语柔情问潭心 第17页

作者:齐萱

见夏侯猛恢复到往日潇洒的模样,浑然不知他的心情已掀起了微妙波涛的小霜,马上回嘴说:“什么爱不爱马,你那两匹爱马全在许县将军府内,要我上哪里看顾去?自己才是神智不清、胡里胡涂。”

她娇嗔的憨态终于逗得夏侯猛笑开来,冲散了不少紧绷的气息,也让他稍微放松下来,便走过去揽住小霜的肩膀。

“帮我冲壶热茶来,好吗?计画虽已顺利的跨出了第一步,但过去十几日来的连番比试,确也挺累人的,你来帮我搥搥肩膀吧。”

“唔,”小霜暗喜在心,表面上却仍不肯轻易让步。“有没有的赏?”

“小丫头,帮哥哥做事,也好意思讨赏?”

“什么小丫头不小丫头的,瞧我个儿都快到你下巴了,还小?”

“是,”夏侯猛才不理会她这些,兀自模了模她仍包在皂巾内的头说:“你的身材最高挑了,也不怕将来会找不到高大的男人来配你,还有兴致在那儿沾沾自喜。”“怕什么,”小霜已经开始往外走,赶着去为夏侯猛冲壶茶。“再怎么难找,也有潭哥在啊,你说是也不是?”

这一回夏侯猛没有再一如以往的与她谈笑风生下去,反倒保持沉默,若有所思的望起悬在窗外天边的那弯孤月,以及再度轻轻飘下的雪花。

为什么此时悄悄浮现于心头的,竟是桑迎桐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她的新条件,虽然间接帮自己守住了“绝不与她同房”的诺言,却也让他见识到她更为善良、坚强的一面。

为了元菟郡的百姓,她毅然决然放弃了和父亲的妻子谢氏,以及三位异母兄长南下避祸的机会,还不借以自己为饵,只盼能觅得良才,续保元菟郡。

但她牺牲了这么多,所为的,却不是想要满足一己之私,留下元菟郡,反而是想要为两位自从懂事以来,就不曾见过、甚至无复记忆的兄长暂代守城之责;

甚至从来没有想过,万一她今日招到的,并非“别具居心”的自己,或愿意体谅的明理人士,她该要如何自保?

如此勇敢、如此坚强、如此固执、如此大胆、又如此聪慧……教人如何能够不为之心折?

夏侯猛仰首向天,在心底狂喊着:母亲呀,母亲,孩儿一直到现在才知,您留给我的,实在是一份再沉重不过的责任啊!

第六章

时序进入三月,气温开始回暖,雪也渐渐下得少了,元菟郡的百姓都说,今年的气候全照着节令转换,利于农耕畜牧、狩猎捕鱼,必定会是一个大丰年。

而这些,大半都拜他们的新太守,也就是他们平常私下统称的“姑爷”——

夏侯猛所赐。

与桑迎桐成亲两个月以来,夏侯猛投注最大心力的,便是让大家都吃得饱、又吃得好的基本建设。本来元菟郡地处偏远,又有公孙氏一族所把持的辽东等郡做屏障,向来无惧于会遭受豪强者左争右夺的命运。

可是这并不代表元菟郡便能高枕无忧,完全不需要战备的过其太平日子,相反的,在桑忠担任太守期间,因其一贯秉持“毋仗无敌、仗吾有备”的观念,所以军力向来充沛,反倒是粮食每年都仅在够用边缘而已。

夏侯猛一接任太守职位,立即下令振兴水利、修筑河堤、引导川流、建构桥梁、挖掘沟渠,力求全面恢复经济民生的安定力量。

他同时倡导“人才为先”的理念,大量拔擢优秀的人士担任,或取代原不适任者充当元菟郡各县的县令、县尉、乡侯、亭侯、内侯或列侯,务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元菟郡呈现出最新的气象。

到后来别说是元菟郡的一般百姓了,就连原本对他并无特别好感的王明,也不得不承认他委实是个文治武功兼备的优秀人才。

换句话说,全元菟郡没有一个人不认为他们的小姐这次真是选对了人。

选对了人?真的吗?

唯一不敢肯定这个答案的,反倒是亲手挑选了他的那个人,也就是桑迎桐。

现在每到夜深人静时,便成为她最害怕也最期待、最狂喜也最悲伤、最开怀也最沮丧的时刻。

无论再怎么忙、怎么累,每晚夏侯猛总会到她所住的“一池三山”园来。

而无论再多迟、多晚,夜夜迎桐也总会等到夏侯猛来时,才与他一起用晚膳。

随侍在旁的小厮或侍女,光看得见姑爷为小姐夹菜的体贴,或小姐帮姑爷挑掉鱼刺的温柔,何尝得知当晚膳撤走,姑爷偕小姐回到遥殿寝宫时,小姐那惊疑交加、悲喜兼具的矛盾和复杂心情。

夏侯猛显然并非每晚都需要她为他“开胃”,但他哪里知道现在对迎桐而言,即便只是灯下闲聊,他那炙人的凝视也都能令她浑身发烫、不知所措。碰上他“温柔相待”的时刻,迎桐便一日胜于一日,更加难以自持了。

最可怕的是近半个月来,迎桐发现有好几次当他及时打住,并且抽身时,她几乎都想要开口求他……。

求他什么?

很简单,只不过想要求他留下来。

但是老天爷啊!她怎么能够做那种寡廉鲜耻的事呢?更何况暂缓同房的条件是她设定的,由着他找别的女人陪他的条件是她同意的,如今教她有何立场,又有何颜面去推翻所有的原议?

所以即便他的拥抱是那么的温暖、他的亲吻是那么的醉人、他的是那么的甜蜜,每次想到“开胃”之后,自己将独撑什么样的冷清,而他又将在别的女人身上得到什么样的慰藉,迎桐就恨不得他不要起头,甚至恨不得他连晚膳都另外开在他自己现今所住的“飞阁”中。

但是就算他真的不来,鸡道自己也就真的能够跟着不想了吗?

元菟郡城占地百亩,前方是宫殿式的建筑群,也就是太守平常处理公事的地方,从前谢氏及其三个儿子的居所,均分布在阁道四周,另成一格。

而迎桐因是家中唯一的掌珠,所以从十二岁起,便独自居住在桑忠特地为她所增辟的“一池三山”园中。

一池三山园位于郡城的北边,几占全城的四分之一大,池名为“太液”,是一座天然的水池,外通护城河;池中因原本即有三神山——蓬莱、方壶、瀛洲而著称,池西沿岸筑起护城墙,池东约有池面一半大的岸地则遍稙松、柏及枫、桐各种树木,春夏时摇绿滴翠,秋冬时艳红似火,真可谓美景如画。

桑忠晚年为了图清静、享天伦,便在松荫铺径的林幽深处,盖了共有三层的“飞阁”,闲时就搭小船到最近岸边的“瀛洲山”,再从瀛洲山过桥到女儿住的“遥殿”去。

因为遥殿与瀛洲山之间的临仙桥乃是池中唯一的一座桥,所以若想要到西南边的方壶山或南边的蓬莱山去,他们便都得搭乘小船,慢慢的划过去。

每回见女儿屋前桥后来来回回的跑,舟船岛山上上下下的忙,桑忠就会舍不得她辛苦,提议要手下在另外两山与遥殿和东岸之间,再分别搭上几座桥;不过这个提议也每次都遭到迎桐的婉拒。

“父亲,您的要求高,给女儿的东西又样样都要求好,说是说‘几座桥’而已,届时材质要要求,作工要要求,色泽要要求……”她摇头笑道:“累积下来,便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不,父亲,我不要您为了我花钱,毕竟我们所用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百姓的赋税。”

“傻丫头,我们桑家自己也有林有田呢,哪里就全靠百姓供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