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大家族 第19页

作者:梁凤仪

“天生,你看是否要派给他一营劲旅去打这天下了?”

潘天生点头:“必须如此,继勋勤奋有余,经验不足,一有大事当前,他可能不敢排众而上,把风险顶下来。”

“你的看法很对,他有智慧,但缺勇谋,我们要设法补他的不足。”

“是的,西北各省的连锁计划工程场面浩大,他一下子背了这个责任在身,不只是公司的盈亏问题,而且牵涉到他个人的成败关键。”

潘天生是一语中的,证明他是眼光敏锐、智谋独到的人,难怪在荣氏企业如此受重用。

荣必聪自知是在冒险。

在行政艺术上,不可胡乱把一个称职的主任升为经理,因为,有可能对方在处理较低层次的业务时,非常得心应手,但一旦升了职,就掌握不到高层面的营运要诀,败下阵来。

失败了,固然令公司蒙受损失,而且,也必然会大伤当事人的信心。公司的盈亏对比之下仍是小事,因为总不至于一败涂地;但个人从极端的成功阶段直往下跌,尝受失败,可以变成万劫不复。

笔有些父母,明知儿女学业成绩彪炳,也不答应让他做跳班生,就是不要冒此恶险。

荣必聪怎么会不明白这番道理。

戚继勋无疑是极好的一名主席行政助理,但他是否是一个能独挑大旗、运筹帷幄的商场主帅呢?那就是一个问号了。

或者戚继勋会成才,但要过一段时日。

荣必聪如此迫不及待,破格提升,必有他的理由。这个就算亲近如潘天生,也不便问。

不开口问,并不等于潘天生不会自行揣度,他也难免认为市场内的传言可能有几分真。

怕是荣必聪跟邹小玉有什么暖昧关系,小玉被逼自杀死了,留下来的一番,荣必聪便要向戚继勋交代。

天下间最令人信服的交代,不是语言,而是行动。

因为行动代表实惠。

就是有着这重微妙的关系,荣必聪才要如此栽培戚继勋,正如他对潘天生说的:“这事,只许成功,不容失败。”

成功的是生意,也是人才。

潘天生差一点就答:“挑大旗的人如果是在商场内有斤两有经验有成效的大帅之才,成功在望。现在呢,是绕了一个大圈子,有直路捷径不走,偏要跑崎岖山路了。”

当然,他没有如此坦白,很多事心知足矣,还是向着老板已定下之目标进发为宜。

而且,潘天生知道荣必聪跟他做闭门会议,就等于把上方宝剑交到他手上去,要他暗地里辅助戚继勋成功。

换言之,戚继勋的成败与他在荣必聪跟前的荣辱已划上对等符号。

他非竭心尽力地扶助戚继勋不可。

于是,他在一个星期之后,就呈交了一张人才的清单给荣必聪,再向他解释,放哪一员猛将在哪一个位置上,以确保所有商业环节都有把守的人。如此,就能相辅相成,把戚继勋这个“幼主”捧起来了。他本身如果也有才具,将来总有一天真成大器。

荣必聪一听潘天生的铺排,非常开心,大赞:“天生,你真是行政天才。”

“荣总,跟你这么多年了,总不至于还在耍三脚猫的功夫吧!”

在财阀巨富的身边做事有一个法宝,永远不要让自己的功荣与风头盖过对方。

绝对不可得意忘形。

历史是教训,太多自满骄矜终于引致灭亡的例子了。

权出自上,这四字真言,必须谨记笃行。

潘天生之所以能在荣氏企业内以一个外姓人、一个家无余荫的苦学之士,可以稳坐第二把交椅,长期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只是本身有才干,也是他深明深信自古以来君臣相处之道。这么闲闲的一句话,荣必聪故意说出来,安抚下属;潘天生也刻意地回敬,以示尊重。

世纪末商场内的人际关系就是如此细腻得出神入化。

“天生,”荣必聪问,“这名单内所有的人选都是自荣氏企业内抽调的,只有一位副总经理人选的名字,我很陌生,夏童,是我们荣氏机构内的人吗?不是吧!”

“不,不是的,她是杜柏和手下的一员猛将。”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挖角。”

“只好如此。”

“杜柏和是我的朋友,如果可以避免的话,就不必来这一手吧!”

大机构之间,抢生意与抢人才,都是禁忌。

当然,在商言商,所谓禁忌,也是经常地有人去犯着,不足为奇。

正如荣必聪表示,可以避免的就不必多此一举,否则,战场无父子。

“现在人才难求,如果在市场上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比夏童更适合肩此重任的话,我也不会令杜柏和为难。”潘天生说。

“为什么非要夏童不可?”

荣必聪隐约记得这夏童的名字,是近日商场内出色的后起之秀,她的营商手腕与行政学问,令杜柏和的机构在近期几笔大生意上都表现出色,业内人士无不翘起大拇指说:“全靠夏童有魄力、有胆识。”

一个女人有魄力、有胆识,真是太不简单的事了。

而且她相当年轻,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在商场上应该是“童军”。

潘天生除了对夏童的能力欣赏之外,必定还有其他原因。

他解释道:“荣总,现今小戚最欠缺的是名望,这就牵涉到最基本的一重顾虑。

“谁愿意做戚继勋的副手?这副手所能得到的身份与他所具备的才干根本就不相称。换言之,我们要一个有统帅才能的人屈居副帅之位,而又忠心耿耿地辅助主帅,这是非常难得的一回事。”

潘天生分析得对,新公司的其他各部门与各业务范围主管,各有他们的小天下,雇用有关部门与业内最顶尖儿的人物出任,只需要给予优厚的工资与丰富的分红承诺,就能囊括精英。

换言之,兵将皆不成问题,困难在于谁出任实际上的元帅。

潘天生这么一说,荣必聪就已会意过来,道:“天生,你看得很深远。市场上已是各据山头的局面,等闲不肯换位,要换到小戚麾下干事,在名誉上的亏损未必是金钱可以补偿。”

“夏童的情况不同,她是新扎师姐,极有潜质由将升而为帅,故此,她当戚继勋的副手,是可以接受的。加上年纪与性别,与小戚配合起来,不会尴尬。而且,夏童最大的长处,就是肯冲肯搏肯负责,有什么大事,她都肯放在肩膊上。有这么一个人在小戚身边,不只是为他冲锋陷阵,而且可以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令他慢慢跟夏童一起拼搏,就能闯出天厂来。”

荣必聪点头:“好,杜柏和方面,我会给他下功夫。可是,问题关键并不在此,夏童本人会不会有兴趣?”

自己的如意算盘打得响,也要视乎对方的反应与看法。这夏童若是杜柏和的得力红员,待遇一定相当优厚,前途也甚可观,一般而言,做生不如做熟,一动不如一静,她未必会为一些比较优厚的条件而跳槽。

“况且,杜柏和是发掘她的伯乐,她会念情念旧。”荣必聪说。

如果夏童见异思迁,则她也未必是个可取之人。这个想法,荣必聪就没有坦率地讲出口来。

潘天生随即答:“根据我的线报,夏童正在处于纠缠阶段,杜氏那份高职对她是鱼与熊掌,取舍两难,我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机会。”

“知道理由吗?”

这句话是有分量的。

问题症结很可能牵涉到公事上,反映出这夏童的职业操守与能力也未可料,不可不防。

“传闻她犯了职业女性的大忌,在工作环境内找到对象闹不正常的恋爱,危及本身在杜氏机构内的发展。”潘天生答。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