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玉姬 第2页

作者:丹菁

海恋毅然地道:“你替我将这封休夫状交给他,告诉他:我永远不要再见到他!”

语毕,她便化作一阵轻烟,消失踪影。

☆☆☆

看着手上的休夫状,龙桀只觉得欲哭无泪。他没想到自己的口拙,竟让海恋如此误会而狠心抛弃他,甚至丢下这纸休夫状。

不成!他绝不能让他的海儿就这样离开。方才彩云说海儿已私自下凡,打算让自己的元神附在十二名投胎转世的仙子身上。想要海儿回来,他必须亲自下凡,从十二名转世的女子身上找出海儿的元神。

据彩云所言,附于凡间女子身上的元神将隐去仙气,他的寻妻之路想必波折横生。此外,最重要的是:他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海儿,我的宠姬——等我,我来了……

第一章

一道人影健步如飞、点步数尺,不经内院通报,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踢开文阁的门板,只手迅捷地至腰间取出匕首,旋即射向仍埋首文书间的朱熹宣。

只见他翩翩的合上书,以单手接下了匕首。

“熹康,你来了。”

朱熹宣话一毕,那男人随即来到他的跟前,单脚膝跪,张着一双炽人的黑眸,似笑非笑地道:“熹康向大哥请安。”

“熹康,你说笑了。”朱熹宣一瞧他这模样,赶紧将他牵起;熹康这样的跪安,岂不是摆明要折煞他了?

撇下一堆的文书,朱熹宣引着朱熹康来到一旁的红木桌椅上,亲自沏上一壶毛尖儿款待。

“最近可好?”朱熹宣将滚烫的山泉倒入壶中,逐一倒出两杯醇香的茶,递了一杯给他。直到此时,才算是瞧清了朱熹康的模样。

打小时起,两兄弟便是聚少离多,哪里能有这般的闲情雅致?瞧瞧他,长高了、黑了、也更壮了;脸上的青涩之气也褪掉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刚健沉稳,已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了。

朱熹康浅尝了一小口茶,有型的唇随即勾起一抹戏谑的笑。“大哥,你这不是在寻我开心吗?”

放下茶杯,顿了一会儿,朱熹康俊朗的脸上隐隐浮现一丝痛楚神色。“大哥该是知道的,熹康现在是奉了圣谕南下,防守海域。”

“是升官了。”朱熹宣淡淡地道。

镇守南京城,远离京畿,他已许久不曾过问国事;可不过问,并不代表他对朝内之事便一无所知。

“升官?”朱熹康隔着红木圆桌,对着朱熹宣扯开喉咙大笑,笑中有着几分自嘲、有着几分伤痛。

“想当初,本王贵为圣上之旁亲皇弟,受封为陬王爷,待年满进畿,更是擢用为京街都指挥使,手领二十六支锦衣卫,说多风光便有多风光,可好景不常,北方胡虏内侵,本王再受封为征夷大将军,被迫卸下都指挥使一职,待征夷有功,便又急着将我遣往江南,加封掳寇大将军。”

朱熹康讲得怒发冲冠,朱熹宣却只是饮着茶,不发一语。

“这哪里是升官?名为封官授爵,实为贬官流放!”

在朝中,这样的委屈和心酸只能往肚里吞,现下可止不住了,眼前是他最亲的兄长,他若是不能趁此时一吐为快,只怕自己会抑郁而终。

“宫中一片颓靡,吏治不修,税赋严苛,是天子残苛不仁;全国各地灾患频仍,是官吏的过失;何以受害的却是无辜百姓?”这话不说则矣,一说便是不可收拾、欲罢不能。

“小心隔墙有耳。”朱熹宣淡淡地瞅了他一眼,神色自若地惕厉着。

他懂呀,全都懂,可……无奈……真是无奈!

“大哥说的是。”虽然满月复怒气无处可发,朱熹康却也是努力地扯出笑容,将那股怨怼吞入月复中。毕竟,这并不是他今日来的主要目的,他最想做的事,并不只是呆坐着谩骂,而是想……

“你是要到苏州上任?”朱熹宣倏地岔开话题,一双迷人的黑眸,直瞧着朱熹康,像是要将他的身影牢牢地纳入心里,怕以后再也相见无期似的。

毕竟,身处这多变之世,谁又能料得准未来?

“是啊,熹康今日到此拜访大哥,打算明早便前往苏州。”朱熹康一口饮尽手中的茶,一双眼便四处逡巡着,像是在找什么;不消一弹指的时间,他便起身走到书柜前,取出一副由南海诸国进贡而来的珍珠象棋,转身兴致勃勃地摆在红木桌上。

“大哥,咱们来下盘棋吧,就像小时那般。”他是带着笑的,可这笑中却透露出些许的狡黠。

“下棋?”这可怪了,熹康向来没耐性,总是无法平心静气地跟他好好下一盘棋,这会儿怎会跟他提出这个建议?

是他真的见识有所增长、不再毛躁浮动,还是他别有所图?

“大哥,世事如棋,咱们下盘棋,说不定可以从这棋中找到一线玄机。”这分明带着挑衅。

“熹康,你想说什么,不妨直说吧。”若说他真不懂熹康话中的意思,那他可真是枉为熹康的兄长了。

朱熹康笑了笑,笑痕立现,看来是常笑之人。“我打算拥大哥为帝,将现今的圣上拿下。”

朱熹宣一听,险些让那毛尖儿给岔了气。这……可是大逆不道、可连诛九族之大罪呀!

“放肆!熹康,你我都是圣上的旁亲兄弟,岂可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难道你不怕父王在天之灵无以为安?”这事万万不可,说什么他都得要将熹康导回正途,绝不能让熹康迷失在一念之间。

“大哥,当今圣上纵情酒色,久不涉政,放任身边大臣作威作福,搞得天怒人怨,骂声载道,这咱们能不管吗?”这一番话说得义愤填膺,却也是朱熹康最真切的想法。

若是那荒唐的人都能当得了天子,他的大哥又有何不可?

“大胆!就算是如此,也轮不到咱们造反!”熹康说的这些事,他全都知晓,可知道又如何?他能如何救那黎民百姓远离这样的恐惧?他自身也难保呀!

“为何咱们不能?大哥可是当年太上皇的龙子、是当今圣上的同胞亲弟。只是当年大哥的母后怕大哥遭受不测,这才将大哥寄养在应天府中;这事,我打小时候便知道,只是心里头心疼了大哥乖舛的一生。”

朱熹宣和当今圣上可是亲兄弟,却因为后宫险恶,才被送往应天府,成了朱熹康的兄长。

而像大哥这般廉政爱民之人,却只能一辈子待在应天府里做个傀儡王爷,这他可不许。

“姨娘告诉你的?”

朱熹宣又是一抹无奈的笑,起身再以热泉水冲入壶中。

“是的。”就算大哥贵为皇子,和他还是有着母亲一代的血缘相连。“大哥,这天子之位是非你莫属。”

“荒唐!我本无此心,你也不要再提此事!”朱熹宣怒斥着。

“大哥不必担心,就算我现下手无兵权,兵部大人车轫也愿鼎力相助。”朱熹康以为朱熹宣担忧手无兵权,无以成事。

“住口!再出此言,莫怪我不念兄弟情谊!”朱熹宣脸色一沉、音调一哑,显示他不愿再多说的愤怒。“人要知天命、甘天命、安天命,让自己的心落实,千万别再执着于权、名、利、贵。”

真是反了,熹康说的那些话,岂是能挂在嘴边的话?若不是兄弟,若不是他所珍惜的兄弟,他又何苦劝说?这一切都是天命,他又何苦与天斗、与天争?

“可若是有所见而不言,岂不是愚忠?”面对儒雅的大哥首次破天荒地斥责他,他更是无法明白大哥话中的一番用意。

“当人子,不责其父之非;当人臣,宜数其君之罪?”朱熹宣目光冷然,神色严厉,又接着说道:“士为知己,臣尽忠节,便是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