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纵横四海 第23页

作者:亦舒

他母亲莞尔,“那样好呀,简直是个君子国。”

为着使母亲愉快放心,四海继续毫不羞愧地吹牛。

来提亲的媒人络绎不绝,罗四海忽然成了香饽饽。

四海觉得成家立室是人生必经大事,交由母亲大人代办。

母亲精神略好时,对媒人笑道:“最好能够见个面。”

“那怎么行!”是答案。

一个月圆的晚上,四海终于悄悄走到包家高墙下去。

他躺卧在青草地上,长长叹口气,喃喃道:“恍如隔世,便是这个意思。”

他想都没想到墙内会有人搭腔:“四海,是四海吗?”

四海蓬一声跳起来,头碰到树干上,“翠仙!”

墙内人笑答:“我不是翠仙。”

“那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你猜呢?”那少女十分俏皮。

四海怔怔站着,”我猜不到。”

“翠仙是我大姐,她一早已经嫁了人。”

“我知道。”

“是她叮嘱我,到园子这个角落上来等,如果墙外有人说话,问他是不是叫四海。”

“呵。”

“你是四海吧,你回来了。”

“翠仙,你姐姐,好吗?”

“胖多了,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说四海问候她。”

“她回娘家的时候,我会告诉她。”

“你们好吗?”

“听说要换朝代了,”少女说:“叔伯都说,真要逃难的时候,可能逃往南方。”

四海沉默一会儿,“包家财宏势厚,哪怕这个。”

早就外强中干了。”

少女十分健谈,一如她姐姐。

“四海,你这次回来,听说是为娶亲。”

我回来探亲才真。”

“婚后,带着新娘子往金山住?”

“我并非自金山来。”

罢想洋谈,忽听到有吆喝声:“谁?谁在这里说话?”

四海匆匆离开是非之地,恋恋不已。

他心中嘀咕,在外国,几千里路外都可以用电话通话,在自己乡下,隔幢墙讲话都不行,真没味道。

这种莫名其妙的礼教,非要待老孙与他的同盟会来破除不可。

晚上出来,四海躲懒,没戴上假辫子,为免节外生枝,他匆匆奔回家去。

媒人还没有走。

“……周家小姐,因家道中落,才蹉跎到今日,十五岁了,家务是件件通的,能够吃苦。”

只听得母亲微笑说:“我们不嫌人家穷。”

“那么——”

“要问问四海。”

四海月兑口说:“请问周小姐芳名。”

媒人答:“叫周翠仙。”

四海笑了,他低下头。

“怎么样?”

“就是她好了,请告诉她,到北国生活,是要吃苦的。”

四海母样大悦:“什么,那边不是金山银山有女乃有蜜的极乐土吗?”

四海说漏了嘴,非常尴尬。

四海带着他那么肇年来的积蓄回来,其中还有庞英杰何翠仙的馈赠,箱子打开,五光十色,什么都有,千里镜,万花筒,丝披肩,宝石戒子,还有,还有说不完的故事。”

两个弟弟羡慕之极,“大哥,带我们去,我们跟你走。”

四海心一动,“可是,谁照顾母亲与妹妹呢。”

弟弟们垂下眼睛。

“替你们置了地,自耕自足,又待妹妹嫁人,再说吧,在家千日好。”

“大哥,但是你出门兜一转就发了财回来。”

四海怔住。

饼很久他才说,“不是每个人同我一样幸运,”

也只能这样讲,不能诉苦,因为乡下的兄弟也苦。

“我们也想出去碰碰运气。”

四海说:”“外头的世界也很凶险,来,让我告诉你们,林总统怎样解放黑奴。”

“不要听那个,闷坏人,上次你说到马戏班里有长胡的美女。”

四海耐着性子,“我讲海底敷设电缆的事给你们听。”

“说马戏班里的侏儒。”

聘礼过去,周小姐过来。

一进门,大家便看到她有一双天足,四海反而放心。

嫁壮里一些衣服被褥都是现买的粗劣货色,四海跑过码头,自然辨认得出。

可是,罗家的新房也同样简陋,什么都没有。

听得弟妹在门外咭咭笑,年轻的新娘子也笑了。

四海掀下她的盖头。

她轻轻抬起头来,一双乌溜溜眼睛,满脸笑容,异常秀丽的鹅蛋脸。

四海有意外惊喜。

她轻轻说:“从此我们是夫妻了。”

四海也说:“真是的,大家要好好过日子。”

“你脾气算不算坏?”

“不算,我有名的糯米脾气,你呢?”

“我比较急性子,但不会无理取闹。”

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秉烛夜谈。

四海说:“从今日开始,你要为我煮饭洗衣养孩子。”

“我明白,我能够胜任,可是,你也得爱护我。”

“那自然,不过,到了外国,我们得重头开始,我的节蓄已经全部给家人。”

“我明白。”

四海十分高兴,“你喜欢有几个孩子。”

“听上天安排。”

“对,对。”

四海喜欢翠仙的乐天性格。

“只怕你会想念父母。”

“父母早已故世,我在兄嫂屋中长大。”

四海即时对妻子的童年有充分了解,“不要紧,现在,你已有自己的家。”

罗四海这小子,一直受幸运之神眷顾。

周翠仙没让他失望,她沉默寡言,但是一副好笑容,手足勤快,天生有组织能力,做起家务来整整有条,好学,聪明,听教,又懂得尊重长辈。

翠仙来得及时,办完喜事之后,四海的母亲很快倒下来。

但她是个愉快的病人,明知自己不行了,还絮絮不休谈着家事,苦中作乐。

“……生了孩子,记得同他们说,祖母姓陈,外婆姓盛,母亲姓周,女人的姓字老是没人记得,真吃亏,即使是女孩,也设法让她读书识字。”

说着她会忽然打个盹,醒来又继续下去:“啊,我讲到哪里?”

四海总是耐心的提醒她。”

“千万不要做外国人,要会中文呵。”

四海忽然凄凉地笑,“做中国人有什么好,人命贱如烂泥。”

他母亲吃惊,“这孩子,怎么讲出这种话来,造反。”

的确是要造反了。

母亲瞌上眼的时候,面孔宁静满足,“本可替你们带孩子,但是老天爷要召我回去呢。”

四海与翠仙默默站一角侍奉,听得出母亲不介意离开这个世界,她实在大劳苦大寂寞。

半个月后,她如愿以偿,享年三十六岁。

四海没找到他舅舅陈尔亨这个江湖小混混像是已在空气中消失。

或者,他出现的唯一目的,不过是要把四海带到外国去。

晚上,四海坐在母亲的驱壳旁,默默地瞻仰遗容。

母亲出奇地年轻,同四海幼时记忆一模一样。

翠仙斟一杯热茶给他。

四海问她:“你怕吗?”

翠仙眉毛都不抬,淡淡答:“自己的妈,怕什么?”

四海知道他娶对了人。

再过一个月,他们便双双离开了乡下。

船一到公海,四海便摘下假辫子。

翠仙说:“外国男人短头发倒是清爽。”

“也不是,红人就梳两角辫子。”

“啊,这么有趣,倒要见识见识。”

两个一无所有,出身清苦的年轻人,因缘份结为夫妻,万幸说话投机,竟成为好伴侣。

四海从来没有这样快活过,她专心服侍他,他也小心翼翼了门心思对她好,二人有商有量,多年来的孤苦,一扫而空。

有好饭好菜,翠仙总是留给四海。

四海笑道:“不必担心吃不饱,以后我们每天可以吃鸡蛋。”

翠仙只是笑。

回程中,船驶到檀香山,四海特地到芝林药店去打探老孙下落。

那位长者迎出来,认得四海,告诉他:“宗栅到日本去了,”在外国,他们可以畅所欲言,谈到抱负:“我年纪已大,只得两个女儿,药店要来无用,已经捐给同盟会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