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就愛你這鬼靈精 第23頁

作者︰謝上薰

衛紫衣明白了他的心。「老丈是怕令媛嫁過去也同翠花一樣?」

「但願不會。」邱老舍升出一線希望。「梁老爺肯為鳳女親自選焙首飾,或許他有心從他府里做起,改掉這個陋習。」

這事沒人能保證,端看梁家的良心與誠意。衛紫衣看著寶寶,保護之心更甚。女兒家萬不能踏錯一步,封閉的社會對女人比男人苛刻得多。

紫秋茹有些話不吐不爽。「你們村里的規矩好像只用來對付女人,罰女方做三年童養媳,男方仍在家里做少爺。」

邱老舍瞪她一眼,為故鄉辯護︰「怎的不罰?少爺是沒的做了,長工做什麼,他便做什麼,學一學長工的刻苦耐勞,不要只圖享受。」

紫秋茹仍然感到不平,形體上的勞累萬萬比不上精神方面的折磨,只是老者有病,不好再與他口舌相爭。

筆事听沒周全,寶寶不肯往回走。提醒老丈︰「你老人家怎麼說了一半便不再往下說?那個張阿生後來有沒有回鄉來找翠花?」

邱老會冷不防他這樣問,略感焦慮的揮揮手臂。「誰曉得?或許死在外地,或許混得不錯,曾托人回來探問,但張家早遷居他鄉,回來做什麼?徒增傷感。」」

「老丈說的是。」衛紫衣眼里帶著一絲光芒,探索什麼似的在邱老舍臉上停留一下。「寶寶,你好奇得夠了,讓老丈歇口氣,安寧地養病。」

他的小鼻子翹起來,嘴巴也翹起來。「這故事的結局我可不大喜歡。」

他孩子氣評斷的口吻使得衛紫衣仰頭大笑。

「你真是個鬼靈精!但你不能要求樣樣都滿意,因為這不是故事,而是曾經發生過的淒慘事故。到底老丈信賴我們,不嫌棄我們是外人,將村里的規矩點醒我們,我們心里有數就夠了,不可再煩擾老丈。」

邱老舍緊閉的嘴隱藏一絲顫抖,眼神充滿了不安與困惑︰這個年輕人听出了什麼?或看出了什麼?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邱老舍懊悔自己也許透露得太多了。

一走出門口,迎面吹來一陣涼風,雖然是初夏,這陣風仍叫人感到春天的舒爽,原來陽光已逐漸隱退,梧桐樹和菩提樹的影子灑在通道上,一路延伸至梁家。

炊煙裊裊升起,每家每戶都在準備晚膳,等待男人牽了牲口、背著鋤頭從田里返家,偶爾听到幾聲高呼尖喝,是做母親的在叫喚孩子倦鳥歸來。

鄉間溫暖的氣息吹散那件淒涼往事所帶來的心理負荷,生動明朗的生活景象,在三顆心里同時響起了回音。

寶寶感動極了,低聲道︰「好美呀!他們雖不富有,肯定比梁員外和邱老舍快活。有錢是好的,地位比人強也是好的,但若因此搞得自己愁雲慘霧,倒不如學一學漁父自甘淡泊,‘做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臾’。」

「每個人都去釣魚,誰來買魚?」紫秋布當場撥一盆冷水,她天生在富裕的環境,不以生活上的奢侈為意,甚至本能的對窮、下里巴人的生活趣味感到厭惡,只是自己也沒察覺罷了。「我們在此地是過客,面對鄉下人的單純生活感覺有趣,其實當真住下來,不出半個月就會無聊得懷疑本身生命的價值。每個人要落地前,老天爺早已安排好每個人的身分與價值,有人釣魚,有人買魚。子非釣臾,焉知釣叟之樂?」

「你是買魚者,當真很快樂?」寶寶抗聲道。

「你存心抬扛嘛,大當家,你且評評理,我們會比不上這些村夫愚婦嗎?」

這種裁判很難當,衛紫衣不肯空言搪塞,更不願卷入其中,淡淡地答一聲︰「兩個小孩子拌嘴,說過也就算了。」

紫秋茹老大不好意思,枉她痴長數歲,與寶寶做口舌之爭。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衛紫衣瞧輕她,不拿她當意中人看。

「原是我不對。」她搶著說,「也是心里悶著,忍不住多言兩句。」

寶寶不以為這是什麼大事,何需費神解釋,只是嘻嘻一笑,被衛紫衣牽住的手頑皮地在他掌心內搔搔癢,衛紫衣忍不住一笑,把手握緊了。失而復得更加曉得珍惜寶愛,常常慣性的牽住寶寶的手。

回到梁家,晚膳已開出來……梁員外很熱絡的招他們,直說︰「沒什麼好萊,不中吃的。」有蒜泥白肉、清蒸鯨魚、腐皮火腿、涼拌鵝掌、血粉湯和兩樣時鮮蔬菜,用來娶媳嫁女的宴客都很中吃,不失面子,這土財主當真客氣得教人過意不去。

吃過飯,衛紫衣要戰平取出兩斤茶葉贈予主人,那是在鄉下地方喝不到的好茶,梁員外喜得眉開眼笑,親自收了起來。

就在賓主盡歡的時候,門外傳來一陣騷動,一名長工站在廳外說要稟事,梁員外告個罪,跟那長工去了有好一會兒,回來時,臉上的表情憂喜參半,暖氣連連。

「不像話!不像話!」他坐下來。

衛紫農盡到客人的關訊「發生了什麼事?」

「唉,反正紙包不住火,事情是瞞不住了。」他使勁搖著頭。「家門不幸,盡生出孽子。我那次兒晚星讀了一輩子書,禮義廉恥全不顧,竟招了邱家的閨女私奔,干下這樣的丑事,倒不如當初不教他攻書,跟著帳房料理田產,也不致學那張生跳牆、紅拂夜奔,滿腦子不正經。唉,兒女都是前世債啦!心里頭氣歸氣,也不得不派人去找回他們,否則他一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書生拿什麼養活妻子?方才。老徐來報說已經找到他們,正在路上,我已交代下去,等他們回來,邱家的閨女先遣回邱家去,趕明兒挑個好日子去下聘,成全他們算了,也是為兩家遮丑。不過那個孽子非懲治一番不可,誘拐人家閨女,

教我抬不起頭來,更加的愧對邱老舍。」;

听了這番話,紫秋布有些動容了。這梁員外不比一般俗人只會偏袒兒子,將罪過全倭于女方的不正經。看來邱鳳女過門後,日子不會難過。」

盼著盼著,等到夜深,仍不聞動靜,衛紫農要寶寶先去睡了。

「等人捉回來,你會叫醒我嗎?」;

「又不是看猴子,還怕明日就沒得瞧了?」。

寶寶不響了,心想著有動靜,人聲嘈雜必然會驚醒他,便去睡了。衛紫衣看著他沉沉睡去,回到書房,喊來戰平,低聲交代一番。戰平連夜出莊而去。臨睡前,他抽出一本詩集,隨手翻看幾頁,驀然沉吟起來,只因他看到里頭有一頁書角折起,顯然為了方便時常閱讀,那是二首白居易的長詩《太行路》,其中有幾句用來筆畫了又圈,正是︰「太行之路能催車,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峽之水能復舟,若比人心是安流。人心好惡苦不常,好坐毛羽惡生瘡……行路難,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復間。」

衛紫衣合上書,嘆然道︰「這個梁曉星,被他爹估得太低了。他並不膚淺,反而極有見地,不是只曉得張生跳牆、司馬琴挑。」

他有預感,這個家將興起一場大風波。

梁家辦喜事倒挺快的,人捉回來第三天使下了聘,第五日便迎娶。可能也是一對新人早已不新了,日子拖欠了話輛更長,令人難以消受,不如快刀斬亂麻,讓事情定了案,往後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邱老舍自是沒異議,梁家肯認帳,讓他女兒明媒正娶的做人,他已是喜出望外,心滿意足,再無二話。

饒是辦得匆忙,梁家依然殺豬宰羊皮鞭炮,從窖里抬出十六壇酒來擺場宴客,還請來兩班吹鼓手,熱熱鬧鬧的當一椿正經事在辦。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