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情是何物 第12頁

作者︰林如是

那個人爾今在何方?

走下隴丘,在岔路口和薛素雲分手,二喬站著沒動,直到薛素雲的身影去遠。然後,她回身望著村外遠處,穹蒼漠漠,千里一縷煙塵,撲吹得她的眼眶濕了、紅了。

通往村外的小路上,兩點人影正朝隴丘走來;兩名陌生的男子。或許是哪家的親戚。二喬不感興趣的望一眼,神情漠漠的轉身走開。

「姑娘!」當中一名男子忽然揮手呼喊。

二喬回頭過去,那兩名男子竟像是朝她走來。她微微蹙起眉,不等那兩人走近,不發一言掉頭走開。

「姑娘!」當中那名較年輕的男子急了,卻來不及追趕。

「從誡──」他大哥崔從簡阻止他。

將崔福留在村口看顧馬車,他們兩人沿路走進村子;打遠處,便瞧見在隴丘上的二喬。盡避崔從簡覺得不妥,崔從誡仍然不听勸,一意追逐。

驚鴻一瞥,但只那麼一眼就足夠了,他已看清她的身形容貌。三年前他見到的那個身影不知是否是同一人,印象卻自然疊在一起。那般輕盈的體態、縴細的腰肢、張揚清艷的容姿……一見教他鐘情……

「大哥,」崔從誡道︰「你也看到那姑娘了吧?你覺得如何?」

「這太胡來了,從誡。」崔從簡答非所問,澆了一盆冷水。

「大哥,」崔從誡站住,側睨他大哥一眼,說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有什麼胡來的?」

「那姑娘──嗯,長得單薄了些。而且,你也不知她是否已有婚配,許了人沒有。」

「我不妨老實告訴你,大哥。像嫂子們那般豐腴肥滿的女子,我可是一點興趣也沒有;我中意的是像那位姑娘般窈窕輕盈的女子,腰肢縴細得可一把握在手。至于你提的問題,這簡單,找個人問問不就成了。」

「從誡,你別胡來。這種事情不能太草率!」

崔從誡置若罔聞,走近一戶人家,朗聲對一名在戶外晾曬衣物的婦人說道︰

「這位大嬸,打擾了……」

那婦人抬頭,見是生人,狐疑地打量著他。他露個笑,神態十分從容,揖禮說道︰

「妳好啊,這位大嬸。我姓崔,家住在長安城。我跟我大哥兩人踫巧路過貴寶地,想跟大嬸打听一件事。」

「什麼事?」看他態度溫文儒雅,婦人不疑有他。

「是這樣的,方才,在那隴丘上有個姑娘,長得清秀窈窕,不知是哪家的女兒?」

「隴丘上?啊!那一定是張大郎的二喬。」婦人先是有些困惑,隨即一臉豁然。「我們這村子的姑娘,沒事是不會跑去哪里的,只有她,都那麼大一個人了,也不想想自個兒的年紀!」

「請問那位二喬姑娘多大了?」

「都十八了。」

「十八?」崔從誡楞一下!那麼大了,那麼──「那她可已許了人家?」幾乎不抱希望。姑娘家到這個年歲,不是早有了婆家,便是已經許人。

熬人一徑搖手,露出曖昧且帶點好閑事的表情。

「沒有、沒有!」她道︰「她那一臉單薄相也就罷了,偏偏又不安分,屋子里待不住。哪家閨女像她那麼笨拙,連雙鞋都縫不好。早些年還有人上門提親,現在哪──」她搖頭又晃腦。「前些日子,她爹才托王媒婆,要幫她找個人家呢。」

這對他倒是好消息。崔從誡嘴角噙著笑,又問道︰

「再請問妳一件事,大嬸。方才妳說這兒的姑娘沒事不會上隴丘,不過,若是放紙鳶呢?」

「不會、不會!雖然說,姑娘家出門拋頭露面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不過,大姑娘家們自個兒會有自覺,頂多在自家院子放放紙鳶、打打秋千,不會跑上隴丘和小兒們打混在一塊,除了張家二喬……」婦人說著又搖起頭。

那麼,果然是她了。三年前他驚鴻一瞥的那個圍在亮光中的人影,果然是她了……

「從誡,」崔從簡一下便看穿崔從誡心中打的主意,將他拉到一旁,說道︰「你不會是想打那位張姑娘的主意吧?那不成的。你根本不知道對方是怎樣的人、性情如何、是否溫順──」

「大哥,爹娘為我挑選的閨秀千金,我也不知對方性情如何呀。再說,要娶親的是我,我很中意那位二喬姑娘。」

就憑那麼一面?崔從簡不由得瞠目。但話說回來,當初他娶親時,拜堂之前連新娘都未能先見上一面。

「可是,」他還是覺得不妥。「你也听到那位大嬸說了,那位姑娘連雙鞋都縫不好。」

「這不打緊。那種事慢慢學就成了。」

「可是──」

「大哥,你就別再可是了,我非要這個姑娘不可。」

崔從誡相當堅持。好不容易踫上他中意的女子典型,況且二喬的容貌姿色及體態都不差,他對二喬可說是一見傾心。女子有色,這色不僅要在于「姿色」,體態之艷、之色也一樣重要。

因色傾心,因色而迷,未曾與二喬說上話,他卻打定主意娶這門親。

☆☆☆

「保重了,二喬。」

「妳也是,素雲姐。」

最後一次話別後,薛素雲從馬車上揮了揮手巾,馬車韃韃的走遠,抓在她手上的手巾成了一個小點看不清。二喬這才吁口氣,感覺到離別的虛空與傷感。

她搖搖頭。才剛轉身,便瞧見王媒婆迎面朝她走來,揮著紅巾子,沖著她咧嘴便笑道︰

「恭喜啊!二姑娘。我給妳帶個好消息來!」

什麼好消息!王媒婆的「好消息」無異她命運的「判書」,所以,她一點也不高興。然而,她又無能為力,只能認命,漸漸地,安于這個命運。

她低下頭,道︰「妳請進,我給妳端茶去。」

「多謝了!」王媒婆一腳跨進門檻,笑大著嘴,又沖著聞聲出來的張大郎夫妻及大喬嚷嚷道︰「恭喜了!張大爺、夫人,我給你們帶來個天大的好消息!」

「有消息了?」張大郎夫妻對望一眼,欣喜笑起來。

等了好些時日,他原以為沒指望了,王媒婆這「天大的好消息」教他未知先喜出望外。

二喬端茶出來,低頭匆匆告退,對自己的終身大事不聞不問。王媒婆見她低頭不語那模樣,卻笑道︰

「呀,二姑娘害臊了!」

張大郎干笑兩聲。「那丫頭若懂得害臊就好了。不妨,反正她的事由我作主就是了。」

「張大爺,你實在不懂姑娘家的心,二小姐一定是害臊了。」王媒婆呷口茶,咕嚕吞下喉嚨。「事情是這樣的。前些日子,有位崔公子與他兄長路過此地,恰巧遇見二姑娘;崔公子對二姑娘一見情鐘,不但打听了二姑娘許多事,還特地遠道派人找我上門來說親呢。」

「有這等事?」前些時候,村中李大炳的婆娘說有人在打听二喬的事,卻不料是這回事。

「當然!這崔家世居長安城,在西市經營一家布莊。崔公子行三,是家中最小的兒子,上頭還有兩位兄長及三個姊妹。兩位兄長皆已娶親,姊妹也都已經出嫁。三公子對二姑娘一見傾心,說什麼也要娶二姑娘這門親。不是我說,福記布莊雖比不上那些大字號的店鋪,可也小有貲財,二姑娘嫁過去,現成一個少女乃女乃,這輩子不愁吃穿了。」

「真……真的?」太歡喜了,張大郎口吃的說不出話。

王媒婆眼珠子一轉,討好地笑道︰「還有啦,崔家願出聘財五十萬,另外,給二姑娘的金銀首飾另計。」

五……十萬?張大郎張大嘴巴,這一次,真的說不出話。

莊稼人辛苦一年的收成還不到幾萬錢,崔家一出手就是他們好幾年的收入,這未免……未免……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