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西岸阳光充沛 第4页

作者:亦舒

在茶座与宜家碰头。

小琴提着大包小包,都是阿姨买的礼物。

宜室问:“要不要我送你飞机?”

“千里送君,终须一别。”

“宜家,你变了。”宜室讶异。

“是的,你看,父亲终于去了会母亲,龙泉之下,不知他俩说些什么。”

宜室何尝没有这样想过。

宜家问:“会不会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

宜室岔开话题:“你倒是把苏东坡的词背熟了的。”

“也许我也该结婚。”宜家握住小琴的手。

“的确是。”

“但到哪里去找姐夫这样的好人?”

“过得去而已,小姨子总对姐夫有特殊感情。”

“千金易得,知已难寻。”

宜室沉吟半晌,因小琴在旁边,不便说“我的知已,倒不是他。”

“别太节省,我回去后,多跟我通电话。”

“没有性命交关的大事,我还真不肯拨国际直通。”

“我要走了。”

“宜家,来吃晚饭。”

“我想早点收拾东西睡觉。”

“你不买些衣服首饰带回去?”

“身外物,”宜家缓缓摇头,“琐事耳。”

女人要是连这些都能看开,那真修练成才了。

“我会想你的。”

宜家努一努嘴,“我会想这两个宝贝。”指李琴李瑟。

回到家,李琴把阿姨买的衣服一件一件试给母亲看,对着镜子顾盼,已具少女风姿。

有一条黑色连衣裙,钉亮片,下摆用打褶的硬纱点缀,里兴衬紧身袜裤,既古怪又别致,真亏她们两姨甥找得到。

小琴动一动,那亮片闪一闪,忽明忽灭,似失意人脸颊上眼泪。”

不知为什么,恐怕是性格使然,无论看什么,宜室都看出灰色调子来。

“妈妈,”小琴坐下来,“有时候阿姨待我好过你。”

宜室看女儿一眼,“你已经大了,应当知道,那是因为阿姨三年才见你一次。请问小姐,生病谁抱你进医院;又请问你,无故给老师留难,准与你去见校长讨公道;又再请问你,半夜谁同你盖被子。”

“我只是说有时。”

“有时也不行,怎么可以伤妈妈的心,”然后恐吓小琴:“以后不让阿姨上门来。”

你能对谁这样肆无忌惮呢,也不过是子女罢了。

晚上,尚知问了一个他一直想问,又不好意思问的问题:“宜家的英国护照从何而来?”

反正人人都在讨论护照,严肃性足够掩饰他的好奇。

宜室放下梳子,“我不知道。”

“但你们姐妹俩感情一直亲厚。”尚知意外。

“就是因为我懂得适可而止。父子夫妻之间还有许多话是说不得的呢,不明白这个道理。人恒憎之。”

尚知只得暗暗称奇。

宜室笑了,“六五年之前,英国规例很松,据说住满五年,便可自行申请护照,有人胆生毛,丢掉香港护照,硬说不见的是原装货,也一样鱼目混珠过了骨。”

“六五年?宜家又不是十岁八岁抵达英国的。”

宜室转过头来,“那么你说,一个独身女子,要从什么途径,才可拿到这本宝书。”

尚知心中一亮,但不敢置评。

宜室代答:“出外靠朋友。”说得再含蓄没有了。

尚知忍不住,“她结过婚?”

“我不知道,你问她好了。”

“那怎么好意思,只是,从没听她说过这件事。”

“如果你爱她,就爱她。如果你不爱她,就是不爱她,这件事与我们的感情一点影响都没有,查根问底有什么作用?她想我们知道,自然会说,不想我们晓得,才不开口,人人有权维持隐私。”

尚知笑,“我呢,我有无私隐权?我私家户口有多少存款要不要报上来?”

“要!”

李尚知笑了,这是他的爱妻,他爱得心甘情愿。

李家对于媳妇这个主意,却大大不以为然。

尤其是李母,早年师范学院毕业,做了半辈子的校长才退休,是个知识分子,看事情比较透彻,词锋也很厉害。

她对儿子说:“你也该先探探行情再说。”

李尚知故作轻松,“我们到过加国好多次了,山明水秀,是个好地方。”

“我知道是个好地方,不见得好得衣食住行全部免费。”

李尚知沉默。

“你在彼邦,找得到同级的工作?”

尚知赔笑,“可以慢慢来。”

“三十多岁的人,孵在家中,很快心急气躁,尚知,这种大事,还是从详计议的好。”

“宜室说--”

李母截住他,“你自己怎么说?”

李尚知只得答:“我也想换换环境。”

“你别托大,新世界未必接受你。”

“我同宜室对西方社会相当熟悉。”

李母知道媳妇最近手头大宽,料到她会搞些花样镜,却想不到是这样大的一件事。

“你同三叔商量商量,他刚放弃美国公民权回来。”

“妈,也有成功的个案,很多华侨在异乡开花结果。”

“那你更应该听听两面之词。”

李尚知也太过老实,回到家中,一五一十对宜室说了,虽然隐恶扬善,大大将母子之间对话美化,宜室还是老大不满。

“泼冷水专家,”她说:“我毋需向她交代,我并不打算接她老人家去享福,一切后果由我自负,她救不了我,亦打不沉我。”

尚知苦笑。

宜室还补一句:“叫她找别人去合演《孔雀东南飞》。”

每天晚上,宜室挑灯夜战,细心搜索资料,把表格填将起来。

两个女儿想进书房与母亲说两句话,都被嘘了出来。

瑟瑟问:“是怎么一回事?”

小琴得意洋洋答:“我们就快搬到外国去住。”

瑟瑟大吃一惊,“什么地方?”

“告诉你你也不知道。”小琴一甩头发,丢下小妹妹。

瑟瑟十分不安,跑到父亲身边,依偎一会儿,轻声问:“小琴所说,都是真的?”

李尚知放下报纸,笑道:“或许会走得成。”

“我可否带洋女圭女圭一起去?”

“应该没有问题。”

“还有我的叮当漫画?”

“瑟瑟,到时再说吧。”

瑟瑟惊恐地退后一步,“我一定要带叮当漫画。”面孔涨红,就要哭的样子。

李尚知深觉不忍,把小女儿拥在怀内,“好好,没问题。”

未见其利,已见其害。

“祖母呢,她也去吗。”

“瑟瑟,来,我讲快乐王子的故事给你听。”,是晚,瑟瑟已经转忧为喜,她父亲却没有。

只听得宜室说:“唉,填这种表,真会头发白眼睛花。”

饼两日,趁有空,李尚知还是约了三叔出来吃茶。

三叔听完他的计划,呆半晌,表情有点呆滞,眼睛看看远方,动也不动,十分空洞。

尚知吓了一跳,没想到事情这么坏。

三叔问他:“你们打算在哪一个埠头落脚?”

“温哥华。”

三叔点点头,“美丽的城市。”

尚知松口气。

“它是一个小盎翁退休的好地方。”

尚知一颗心又吊起来,“什么叫小盎翁?”

“有一两百万美金身家,可算小盎。”

尚知一怔。

“你找我出来,是向我打听行情?”

“正是。”

“尚知,各人遭遇不同,我是失败的例子,我把经验告诉你,徒惹你笑话。”

“不会的。”

“我说不能适应,你一定以为我年老固执,不肯将就,事实的确如是,不必详细解释。”

尚知很难过,只是搓着手。

三叔过半晌说:“一年多我都没找到工作,救济金只发给曾经缴税人士。

难道没有积蓄?

“坐食山崩,一日我发觉体三婶将一元钞票都整齐地对角折上两次郑重收藏,便清楚知道,这是回来的时候了。”

尚知骇然。

“很多人以为最多从头开始,做份粗工,我亦试过,撇下银行分行经理身份,到超级市场掌柜收钱,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中年人了,哪里捧得动两打装汽水,廿磅重一个的西瓜,他们那里服务周到,时时要捧出去放进顾客车尾箱,一日下来,膀子双腿都报销,实在吃不了苦,只得辞工,只有那些十八九岁,高六尺,重一百八十磅,念完高中后辍学的少年人才胜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