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承欢记 第13页

作者:亦舒

麦太太说:“我做点心你吃。”

“妈,你待我真好。”

毛咏欣曾说过,有次她连续星期六日两天去母亲处,她妈厌恶地劝她多些约会,莫老上门去打扰。

承欢记得毛毛说过:“我有你那样的母亲,我一辈子不用结婚。”

麦太太这时说:“许伯母问我,‘承欢这样好女儿,你舍得她嫁人’,我只得答:‘没法子,家里太小住不下’。”

承欢一时看着大海发愣。

电话铃响,承欢大梦初醒。

对方是辛伯母,“承欢,我正好找你,明日下午陪我喝下午茶好不好?”

承欢一叠声答:“好好,一定一定。”

辛伯母十分满意,“承欢你真热诚。”

“我五点半下班。”

“我来接你。”

承欢做贼心虚,莫是辛伯母知道她看到了什么?

不可能,谈笑如常即可。

这时麦太太站在厨房门口发愣,“我来拿什么?你瞧我这记性,巴巴的跑来,又忘记为啥事,年轻之际老听你外婆抱怨记性差,现在自己也一样。”

她在椅子上坐下,天色已昏暗,承欢顺手开亮了灯。

母亲头发仍然乌黑,可是缺少打理,十分蓬松。

承欢坐到她身边,握住母亲的手。

辛伯母是完全另外一回事。

发型整齐时髦,一看便知道是高明师傅又染又熨又修剪的结果,且必然定期护理,金钱花费不去说它,时间已非同小可。

承欢乖乖跟在伯母身后,她逛哪一家公司,便陪她消遣,不过绝对不提意见,不好看是过得去,非常美是还不错,免得背黑锅。

如此含蓄温婉自然是很劳累的一件事。

幸亏大部分店家最晚七时半关门休息,挨两个钟便功德圆满大功告成。

承欢庆幸自己有职业,否则,自中午十二时就逛起,那可如何是好。

她替未来婆婆拎着大包小包。

终于辛伯母说:“去喝杯茶吧。”

趁她上卫生间,承欢拨电话给辛家亮:“你或许可突然出现讨你母亲欢喜,以便我光荣退役。”

“累吗?”

“我自早上七时到现在了。”

“我马上到。”

在家养尊处优的妇女永远不知道上班女性有多疲倦。

辛伯母叫了咖啡蛋糕,一抬头,看到辛家亮,骤眼还以为谁同她儿子长得那么像。

“妈,是我。”

辛伯母欢喜得不得了。

辛家亮问:“为什么不把家丽也找来?”

“她约了装修师傅开会。”

“买了些什么?”

“不外是皮鞋手袋,都没有新款式,一有新样子,又人各一只,制服似的,唏。”

承欢苦笑,她们也有她们的烦恼。

“爸可有电话回来?”

承欢立刻竖起耳朵。

第五章

“有,不外是平安抵达之类。”辛伯母寂寥地低下头。

承欢连忙说:“过两日辛伯伯立刻就回来。”

辛伯母嘴角牵起一丝苦涩微笑。

到这个时候,承欢忽然觉悟,她是一直知道的。

至此,承欢对伯母改观,肃然起敬,何等样的涵养功夫,衡量轻重,在知彼知己的情况下,她佯装不知,如常生活。

承欢对伯母体贴起来,“添杯咖啡。”

“不,我也累了,也该回家。”

“我与家亮陪你吃饭。”

辛家亮在一旁拼命使眼色想时间归于己用,可是承欢假装看不见。

辛伯母很高兴,“好,我们一家三口找间上海馆子。”

辛家亮叹口气,只得打电话去订位子。

辛伯母十分满足,一手挽儿子,一手挽媳妇,开开心心的离开商场。

承欢十分欣赏她这一点,根本人生不得意事常八九,偶尔有件高兴事,就该放大来做,不要同自己过不去。

承欢点了五个菜,“吃不下打包带回去,”两个甜品,陪着辛伯母好好吃了顿晚饭。

辛伯母兴致来了,问承欢:“你可知我本姓什么?”

承欢一怔,她不知道,她没听辛家亮说过,也粗心地忘记问及。

忽然觉得辛家亮推她的手肘,塞一张纸条过来,一撇眼,看到陈德晶三字。

承欢松口气,微微笑,“伯母原是陈小姐。”

“承欢你真细心。”

承欢暗呼惭愧。

“我叫陈德晶,你看,彼时一嫁人,姓名都淹没了。”

承欢说:“可是,那未尝不是好事,像我们这一代,事事以真姓名上阵搏杀,挨起骂来,指名道姓,躲都躲不过,又同工同酬,谁会把我们当弱者看待,人人都是抢饭碗的假想敌。”

辛伯母侧头想一想,“可是,总也有扬名吐气的时候吧。”

“往往也得不偿失,可是已无选择,只得这一条路,必需如此走。”

辛伯母点头,“这样坚决,倒也是好事。”

她提起精神来,说到秋季吃大闸蟹的细节。

然后辛家亮建议回家。

他送未婚妻返家途中说:“你并不吃大闸蟹。”

“是,我老觉得有寄生虫。”

“你应当同母亲说明白,否则她会让你一餐吃七只。”

“又没到蟹季,何必那么早扫她兴。”

“太孝顺了,令我惭愧。”

“除非父母令子女失望,否则总是孝顺的多。”

“你这话好似相反来说。”

“是吗,子女优缺点不外遗传自父母,并无选择权,再差也不会离了谱。”

承欢是真的累了,回家卸妆淋浴,倒在小床上,立刻入睡。

半夜被劈啪麻将声吵醒,原来楼下为输赢秋后算帐吵了起来。

承欢怔怔地想,不把父母设法搬离此地,她不甘心。

母亲终身愿望是飞出去,她没有成功,现在寄望于承欢及承早。

承早帮她陆续把衣物搬往新家。

“哗,”那小子瞪大眼说,“娶老婆若先要置这样的一头家,那我岂非一辈子无望。”

“别灭自己志气。”

“有能力也先得安置父母再说呀。”

承欢大喜,“承早,我想不到你亦有此意。”

“当然有,我亦系人子,并非铁石心肠,谁不想父母住得舒服些,看着八楼黎家与十一楼余家搬走,不知多羡慕。”

“有志者事竟成,我与你合作如何?”

“一言为定。”

“三年计划。”

“好,姐,你付首期,我接着每月来分期付款。”

“姐相信你有真诚意。”

承早张望一下,“我可以带女友到你这里来喝茶吗?”

“欢迎。”

“这里体面点。”

“虚荣。”

“咄,谁不爱面子。”

“踏入九十年代,承欢发觉四周围的人说话越来越老实,再也不耍花招,一是一,二是二,牌统统摊开来,打开天窗说亮话,输就输,赢就赢,再也不会转弯抹角,不知省下多少时间。

承早伸个懒腰,“这么舒服,不想走了。”

恰恰一阵风吹来,吹得水晶灯璎珞叮叮作响。

承早忽然说:“姐姐真好,总会照顾弟妹,姐夫亦不敢招呼不周,哥哥则无用,非看嫂子脸色做人,连弟妹也矮了一截。”

承欢纳罕,“你怎么知道,你又没大哥大嫂。”

“可是同学梁美仪有三对兄嫂,家里都有佣人,可是她母亲六十多高龄还得打理家务,还有,母女到了他们家,佣人自顾自看电视,茶也没有一杯。”

承欢笑道:“你莫那样待你母亲就好。”

“真匪夷所思。”

承欢一味拿话挤他,“也许将来你娶了个厉害脚色,也就认为理所当然。”

承早怪叫,“不会的不会的。”

承欢微微笑。

迟三五七年自有分晓。

“你放心,有我在,没人敢欺压我母亲。”

“美仪说,她是幼女,没有能力,她母亲心情差,又时常拿她出气。”

“不要急,总有出身的这一天。”

承早点点头。

“你好像挺关心这位梁同学。”

“也没有啦,她功课好,人聪明,我有点钦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