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寂寞夜 第13页

作者:亦舒

“我恐怕不是,亲爱的。”

“啊,苦候整整一年,答案不过如此,真是雷声大,雨点小。”

“可是那位叫做史蒂文生的老水手,说他的确见过你说过的那种生物。”

展图瞪大双眼,“当真?”

“他在海上度过五十年,他说海洋真正无奇不有,他愿意把他见闻告诉我们。”

“太好了,我们几时到维多利亚去?”

“一挨有空,马上可以成行。”

“他见过天外来客?”

“照他说,连他们的航天器他都见过,可是没有人愿意相信。”

“我会相信他。”

“我也会。”

“所以我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带着我的相机,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有相为证,少却多少烦恼。”

“可是现今电脑伪造照片神乎其技。”

“有底片证明嘛……”

蚌案

朱老总吩咐手下记者丁筱琪去做一篇移民家庭老人特写。

筱琪立刻抱怨,“噫,老总,骨头总是给我啃,人家就访问时装设计得奖人,或是名媛慈善晚会,我就做老人特写,唉。”

“老人不是人吗?”

“多沮丧。”

“你也会老,筱琪。”

“我们这一辈老了与他们又不同,我们会有打算,我们知道这世界是怎么一回事。”

“别嘴硬。”

“真的,我们在精神与经济上都不会倚赖他人或是求他人施舍。”

“假设有朝一日你年老色衰,贫病交逼,还有这样的志气吗?”

“老总,请对属下客气一点。”

“假设而已。”

“我不写老人。”

“什么都要写,这是任务。”

“太不公平。”

“去,写一个星期,约六七个不同类型个案,一定会受读者欢迎。”

筱琪不得不接下这个任务。

特写最乏味便是以老人为题材。

倘若采访对象是年过七十,身家过十亿的老人,又还好些。

但,再有钱,他们也无法摆月兑死亡的阴影,总是没趣。

何况是移民家庭中老人。

苞着去的自有苦处,留下来的更孤单凄凉。

筱琪自有她的联络方法,一下子掌握了十个八个有老人的移民家庭。

其中不乏同学、朋友、亲戚、同事介绍,可以说是熟人的熟人,问起话来,比较方便。

例一略为罕见,林老太太、心情相当愉快,她年约六十馀岁,健康情况良好,决定跟女儿女婿移民温哥华。

很愿意记者知道她的事,把照片都摊开来,“看,这是他们在温埠西区的花园洋房,环境非常好,我略谙英语,到了那边不会吃亏,只需考一个驾驶执照,即可倒处逛。”

“会习惯吗?”

“事在人为呀,我有两个与我感情极好的外孙,自小由我带大,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讲法不差,女儿很感激我帮过他们这个大忙,所以决意接我过去享几年清福。”

“那多好。”

“当年他们环境不好,没有能力雇褓姆,外孙就交给我,转瞬之间,都念高中了。”?

“好福气。”

筱琪又问一些琐碎的事,“谁负责家务?”

“早已约法三章:清洁工作一星期一次有钟点女佣上门来做,花园雇专人剪草,衣物由孩子们负责放进洗衣机,女婿买菜,我每天只做一顿晚饭,一菜一汤。”

“分工合作,一定应付得来。”

“是呀,我也这么想,有言在先,届时就不用抱怨。”

筱琪回到报馆,写了一个下午,连文带图,交给朱老批阅。

朱老笑著叫她进房。

“这篇不宜先登。”

筱琪意外,“为什么?”

“丁小姐,你想想,一上来就访问这么一个幸福老人,往下你还写什么?无以为继!”

这倒是真,姜是老的辣,朱老的意见不差,“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老总笑,“你说你应该怎么办?”

“嗯,”筱琪想一想,“第一篇最惨,抓住读者心弦,然后情况一个比一个改善,才能使读者觉得渐入佳境,人生有希望。”

老总拍一下桌子,“孺子可教也。”

“一於这样,写完整辑,我才交稿。”

“本应这样,怎可急就章,今日交三张纸,明天又交两张纸。”

“多谢老总指教。”

筱琪退出,又去访问第二家。

这一户姓关,是筱琪中学同学,过两个月就举家前往澳洲悉尼,祖父因健康原因,将被送往老人院。

筱琪问已婚同学:“将来由谁去探望他?”

同学无奈,“没有人。”

“老人除出你父,还有子女吧。”

必同学答:“这次移民我是申请户主,带同妻儿、父母,已是不胜负荷,只得撇下祖父。”

“我还以为令尊是户主。”

“不,家父是退休公务员,级数低,不获任何分数。”

“祖父什么年纪?”

“八十五岁。”

“你没有叔伯?”

“也老了,自顾不暇。”

筱琪感慨,照说,得享高寿是种福分,可是连子女都老了,没有能力没有精神,真没多大意思。

必同学苦笑,“落旁人眼中,我活月兑是千古罪人。”

筱琪劝道:“你管闲人怎么说呢,你有权追求幸福,既然已经带着父母,也算尽了孝道,再说,祖父身体欠佳,彼邦移民局不批下来,又与你何干。”

“我可以选择不走。”

“你的子女呢,你要顾及他们前途呀。”

“我妻子也那样说。”

筱琪问:“老人在什么地方?”

“在房里,你去与他谈谈。”

老人精神尚可,只是心情恶劣。

筱琪有点怕老人,他们皮肤打褶,布满斑点,眼珠浑浊,听觉胡涂,通常又不肯装上假牙,说话含糊,因力气衰退,个人卫生情况也差,身上多数有股味道,筱琪当然比较希望访问漂亮年轻的女明星。

“好吗,关爷爷。”

“好好好,有什么不好。”

“听说:疗养院服务相当不错。”

“错在人老没有用。”

“不会的,你放、心,他们会写信给你。”

“嗄,信用?现在的人还讲什么信用?”

筱琪告辞了。

心里边一直难过。

她怕她将来老了,也会变成那个模样,心血来潮,感触良多,伏在书桌上,刷刷刷把特稿一下子就赶出来。

她这样写:“……老人双目是绝望的,已知岁月遥远孤苦,生不如死”,又觉太过悲观,改为“无比凄凉”。

唉,假如能够照顾自己,则活到一百二十岁也不怕,否则,不必太过长寿。

不过,寿命长短,不是个人可以选择的呢。

那一整天的、心情当然不会好到什么地方去。

下午,休息一会儿,筱琪出去访问表姨妈。

表姐见了她,有点高兴,“你正好来劝劝我妈。”

筱琪大奇,“怎么劝?”

“劝她跟我们一起走呀。”

“什么,姨妈不肯去多伦多?”

“你去与她说。”

姨妈正打牌,见是筱琪,便叫女儿替一替,抽身与她谈几句。

“筱琪,来喝茶,吃口点心,这韭黄肉丝炒面还不错。”

“姨妈几时去多伦多?”

“不去了。”

“什么?”

妈妈慧黠地笑,“离乡别井,我干吗去?这幢公寓是你姨丈留给我的,住得舒舒服服,我不少吃不少穿,干吗移民?去了那边,替他们看家做老妈子,闷死人,我的朋友与牌搭子全在这里,我不走了。”

筱琪笑起来,“不挂住表姐?”

“可以通电话呀,买只有荧幕的电话机不就行了?面对面,多好。”

筱琪一直笑。

镑人有各人的想法。

姨妈说下去:“在这里,我有老工人服侍,什么都不缺,到了那边,我变成女婿的老工人,他们叫我卖了公寓到多伦多帮补他们买房子,我不肯,所以决定一动不如一静,你说对不对?”

筱琪不由得说:“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