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女当家(下) 第10页

作者:于佳

可他一点都不好!

京城的大冷天可不是开玩笑的,即便屋里头烧着炭取暖,光着身子的言有意还是冷得直打颤。

很快,感冒找上他了!

“啊嘁——”一个喷嚏打下来,言有意慌忙用手捂住,这下子连那两点也露在外头了。

酣丫头看得可过瘾了,索性伸出手指头戳戳捣捣他硬邦邦的胸肌,“你成天穿着华服锦衣,看不出来你身上还蛮有点看头。”

身材不错哦!她那双欣赏的眼神直直地盯着他,看得言有意的双颊烧得通红,“你能不能……”

他话未落音,房门再一次地被人从外头猛地推了开来——

“小言,你换个衣裳怎么这么久?”

胡顺官胡大东家原本约了言有意言大掌柜去拜访某位大人,二人说好换了衣裳在大堂见。胡大东家坐在堂里茶喝了两盏,憋了一肚子尿仍未见到他。总不至于换个衣裳还换出事来了吧!他急地破门而入,偏巧瞧见这一幕——小言光着身子杵那儿,酣小姐坐在他前头……

这……这换个衣裳还真换出事来了。

现如今他进又不是,退又不行,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那个小言,要不然我一个人去拜访李鸿章大人,你跟酣小姐好生聊着。”他转身欲走,想了想又停下脚步转回来叮嘱道:“不过,聊归聊,要么你穿上衣裳,要么你……你上床盖了被子也好。这大冷天的,冻着就不好了。”

上床?还盖被子?

“东家你想到哪儿去了?”言有意慌忙辩解,“我和酣小姐不是……不是……”

他结结巴巴半天没讲清楚,吞吞吐吐反倒让胡顺官更觉得这两人之间暧昧不浅。倒是酣丫头一句话扭转乾坤,“我不过是来替阿四转告他一句话的。”

听到“阿四”这两个字,胡顺官也不走了,言有意与酣丫头之间的暧昧他也不管了。定定地站在那里,侧着身子等着听下文。

既然他这么想知道,酣丫头就成全他,当场宣布:“阿四说许久没见言有意,难得他来京城,她想一尽地主之谊,请他去酒铺坐坐——阿四没说请你,胡东家,你可以走了。”

第十八章天下寂寞(1)

向来是傍晚开门迎客的阿四酒铺难得大白天地开了偏门,就为了迎接阜康钱庄的大掌柜,单就这点,言有意就可以说出去撑脸面了。

阿四早早摆上红酒,不管他喜不喜欢,这是他们这两个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时空来到大清朝的一点印记,好歹体现了他们不同于这个年代的地方。

酣丫头带着言有意来了,阿四向门口探了一眼,言有意果然是独自一人,某位“其他人”并没有跟来。

他倒也识趣,没来自取其辱——阿四心头的怒火却在一点点蔓延开来——不请他,他就当真不来?这可不像红顶商人的做派啊!

她嘟着唇,噘着嘴,粉女敕的小脸上扬着生气,跷起二郎腿,抖动的脚尖显示着她的不满——他们几年未见,这才见着,就给他脸色看——言有意好笑地瞧着她,“我的四小姐,谁又惹你生气了?”

“除了你还有谁敢惹宏亲王心爱的女人生气?”

阿四拿话将他,言有意明白她这话背后的意思:他曾经的老板不想跟他谈他现在的老板。每个人都有不想说的事,不想提的人,他也不例外。

端起红酒,言有意敬她,“为我们的见面,干杯。”

识趣的家伙!阿四赏脸干了此杯,“最近生意做得如何?”

“还不错,东家和左大帅合作愉快,我们这些帮忙的,也跟着沾光。”不好意思,说公事没办法不提自己的老板。

阿四换了个私人话题:“如今你在杭州也置了产业吧!”

“阜康的分号在全国各地有二十多处,我是阜康的大掌柜,常年东奔西走的,哪有个可以长久住下来的地方。所以也没置什么家业,至于产业……”言有意与她交换了一个你知我知的眼神,“眼下大清时局不稳,再过几年更是战乱纷繁,这当口买地实在不划算。”

可不是!眼下慈禧太后已经完全执掌朝政,依照阿四对中国历史的熟悉,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炮火连年,内忧外患皆不断,此时置田产毫无益处。

“那你平日里都住哪儿呢?”

“去各地分号就住在钱庄里,在杭州嘛!我就住在东家府里。你约莫也听说了,东家在杭州置了好大一片院子。”

言有意手脚并用、口沫横飞地说起胡顺官位于杭州的宅邸——

“人站在院外看去,光是两面墙脚石砌便有一人多高,一片黑墙,打磨得和镜子一般,人在那里走都有影子。仰面看那瓦脊,竟要落帽,可有五六丈高,气势实是巍峨。四拐角各有一只石元宝横嵌在地下,那街道有四五匹马可以并行,中心凸起,两边低下,也像元宝心的形式,就连院外的街道竟也是青石海漫……”

他还未说完,阿四便阖上眼自言自语道:“胡府的轿厅可以同时停下五顶八人抬的大轿,轿厅内上方正中悬挂所集清同治皇帝御书‘勉善成荣’匾额——胡大东家经常在家中宴客,宴客的地点多为‘百狮厅’。

“这厅坐北朝南,上下两层,面阔五间,用紫檀雕刻成百个狮子装饰栏杆。胡东家常请官员来厅里谈事,传说有一次请来了百个四品以上的官员,从此这‘百狮厅’便名副其实了。

“大厅居中摆下座极大的圆桌,桌子中心都挖空了,用一架古铜的宫薰补在中间,四围设下十四个座儿,每个座儿旁边都有一架大宫薰。又用四座大着衣镜做了围屏,正中敞梁上挂下一座十五副的水法塔灯……”

她仍是闭目靠在椅子上唠唠叨叨,言有意几乎听傻了。

“你去过胡府?”要不然阿四怎么能如此了解胡府的格局?

“自打我离开杭州城便再没回去过。”当年是胡顺官亲手用银票和红酒送走了她,她又怎会再去胡府?

这就奇怪了!“可你对胡府的描述简直如同身临其境。”

“那是因为胡顺官的府邸实在是太出名了,去做过客的官员来到这间酒铺常会谈起这位大清巨富的排场。”听得多了,她们自然能背出来——酣丫头代为解答,她在酣然也常听见客人们谈起胡府的点滴,哪怕是胡府的一盏琉璃灯,一片荷叶,经他们的嘴一说,无不华美异常。

言有意住在里头,倒并不觉得怎样,“没有大家传说得那么夸张,但那宅子建得倒也确实气派——东家常说,他那院子绝对不比宏亲王府差。”最后那一句是特地说给阿四听的。

不想她反倒咧着嘴露出怪异的笑来,“那你可要小心了,一个做生意的商人虽说因为助左大帅作战有功,朝廷赏了红顶子,可到底还是个做买卖的人。府邸居然比大清亲王还气派,这可是招祸的事。”

言有意喉头一紧,这两年在东家面前拍马屁的人多如牛马,说真话实话狠话的人却没几个,阿四此言恰恰是言有意放在心头一直未敢言的。

物极必反、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是历史给予的教训。

言有意至今仍记得阿四说的留载史册的胡雪岩,他最后的败落似乎正是因为他的“满”。

事实上,这几年跟随东家身边,言有意早已发现东家不再是从前的胡顺官,他是胡光墉,是胡老板,是胡大人。

做生意要做大生意,赚钱要赚大钱,结交朋友要交大官,建宅子要建大宅大院,就连做人——他也要做“大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