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女当家(中) 第16页

作者:于佳

每当战事四起,被围困的城池往往自内而乱。一些流民、恶民会趁着战乱打家劫舍,伤人富己。地方官员手中的兵力一致对外,无力、无暇、也无心管理城内。于是,城虽未破,但百姓已深受其苦。

人心乱了,城……便保不住了。

怕只怕杭州城已到了这步田地。

不敢再稍有耽搁,阿四和酣丫头紧攥着彼此的手模索在夜色中的杭州。

借着微亮的曙光,阿四昂首看着头顶上方悬挂着巡抚衙门匾额——终于到了!她不负胡顺官的托付终于赶到了巡抚衙门。

“我是粮道道台胡顺官大人派来的,我要见巡抚大人,快——”

一听说是粮道道台胡大人派来的人,众人又是惊又是喜,慌忙请了王大人出来。王有龄一见来人竟是阿四,万般杂念爬上心头,一时眼眶也热了,舌头也短了,良久说不出话来,只一句——

“阿四……”

这会子哪有工夫感怀境遇,阿四抓了他进内堂,这城里乱得很,粮草之事还是避着说为好。

“王大人,如今城中粮草还剩多少?”

王有龄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一个劲地摇头。阿四见守着衙门的士兵腰都撑不直,站不稳,再看府中的丫鬟一个个皮包骨头,脸色发青,已知城中所剩粮草不多。

旁的话就不说了,阿四直接道:“胡顺官带着五万石粮草停在杭州附近的河道里,只待你从城中接应,杀出一条血路,运粮草进城。”此计虽风险甚大,但如今别无他法,只有此一计,不得以而为之。

的确,若现在粮草进城或许还能再抵挡一阵,但这些时日士兵将勇损失太大,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勇能去接粮入城。他只盼曾国藩的援军快到,只是……

他正狐疑着,一名浑身带血的士兵跌跌撞撞地跑进衙门,直扑到王有龄脚下,“王……王大人,我……我没能……”

王有龄低头一看,受伤的士兵正是他派出去给曾国藩大人送血书的那位,他怎么……

“大人,信……信……”

那人从怀里取出染血的书信,颤抖着手递到王有龄面前。眼看着他未能冲破太平军的围攻将血书送出去,却白白牺牲了一条性命,王有龄握着血书的手指不住地打颤。

又去了一人!又去了一人……

他就死在他的面前,又一个士兵死在他的面前。他一介文人,何以要强迫自己面对此情此景?

王有龄放眼望着街上因病因饿因伤,因种种原因倒在路边,便颓然死去,连尸体都无人掩埋的杭州城百姓。

他愧对他们,举头愧对苍天,俯首愧对天下啊!

望着手心里那沾了妻子的血,又染了无数士兵鲜血的血书,耳边太平军攻城的声音越来越响,而眼前士兵却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地上。

他曾说绝不会让采菊的血白流,如今呢?

身为一个男人,身为一个丈夫,身为浙江巡抚,身为百姓父母,身为诸兵士的统帅,身为咸丰皇帝的臣子……

他此生注定食言。

“阿四小姐,我求你三件事。”

望着满城疮痍,听着太平军的呐喊声愈加猛烈,阿四心知王有龄再也派不出士兵去接应粮草,杭州城怕是守不住了。

“有什么话,你说。”

“这第一件事,这封血书你拿着,上有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曾国藩增援之事,也有我向朝廷提杭州城被围困后的状况。我王有龄虽为官时日不长,但问心无愧,自感尽职尽责。杭州城一旦被破,唯有这封血书能表我忠心。再一个,这封血书染了多少人的血,皇上该看到它,该知道他的子民一个个都是怎样悲壮惨烈地走的。”

阿四接下了这封血书,将它揣进怀里,紧贴着自己的身子。她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见到咸丰帝,但她发誓会尽一切力量将血书呈交朝廷。

王有龄再说第二件:“替我转告顺官几句话——今生今世,我王有龄永记他相助之恩,只可惜今生无以为报,如有来世,我当与他结为生死弟兄。来世,我替他苦,我替他累,我替他死。”

也许胡顺官早在心底里就把王有龄看成了他的兄弟,只是王有龄的老爷身份让他不敢放肆地把这份兄弟之情说出口。

阿四点头应了这事,“第三件事……”

“带采菊走。”

提起妻子,王有龄语带哽咽:“她跟我这几年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尽为我担惊受怕了。眼看城将破,我不能让她就这么随我而去。她尚且年轻,以后还有好日子要过。带她走,我求你带她走。”

要想在炮火连天中自己全身而退已是难事,再带上个女人更是难上加难。这事托了别人未必能做到,但王有龄心知一旦阿四应下来,她就必定会想尽办法带采菊安全离开杭州城。

当此生死关头,他唯有求她了!

“为了这三件事,我……给你跪下了。”双膝点地,王有龄郑重跪在她面前。

阿四低头望着眼前这位王大人,良久说不出一个字来。远处炮火声声,可她的耳边却静悄悄的,流淌着死一般的寂寥。一直觉得这个男人的眼里有天下,有皇上,有朝廷,有百姓,有他自己,独独没有他身边的女人。

不想生死关头,他的爱却来得那样隆重。

这世上可曾有过一个男人这样爱着她?

阿四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胡顺官的身影,若他知道杭州城即将被攻破,一定为了她的安危胆战心惊、夜不能寐吧!

忽然很想离开这里,飞去他的身边。

她没有扶他起来,她受得起他这一跪,因为她决计以性命完成他之所托。

阿四对着跪在地上的王有龄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三件事,我答应你。”

“你答应,我不答应。”

采菊一身素衣立于门外,慢步上前,一把拉起跪在地上的丈夫,“我不会走的,你说什么,我也不会走的。”

她微微叹气,拉着阿四的手连连点头,“现在我终于明白你的话了——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悔教夫婿觅封侯……我后悔了,若有来生,我只望与你做对平凡的夫妻,什么朝廷?什么老爷?咱们两个人守在一块儿,平平安安过到白发苍苍才是福啊!”

王有龄还想再劝,“这都是什么时候了?别再说这些意气用事的话,我实话告诉你,如今守城的兵士不足千人,还一个个饥饿难耐、病体虚弱,外头是太平军几万人马。杭州城已守不住了……守不住了……”

“守不住也要守,你是浙江巡抚,若此时弃城而去,你跟朝廷,跟城里死难的百姓、士兵如何交代?我——身为巡抚之妻,如果率先离去,下属官兵,谁还有心守城?这城便当真不攻自破——我不会走的。”

她心意已决,要与王有龄同生共死。

第十三章杭州城破(1)

王有龄夫妇二人正争执着,忽听外头锣鼓大震,人声喧哗,有人四处高喊着:“太平军破城了!太平军破城了——”

这一声喊如巨大的石头砸进水中,起初还听得见声响,石头越沉越深,水面上却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直到彻底沉入水底。

王有龄和采菊的心头便沉入了这样一颗巨石。

三人之间静悄悄,无半点声响,谁也没有先开口。静默地站了良久,直到一直守在外头的酣丫头冲了进来,“阿四,太平军已经进城了,很快就会朝巡抚衙门来,咱们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