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两个人的战争 第1页

作者:于佳

楔子

前言——战争

2003年5月6日故事开始

我从不避讳自己是原创作家,我也不介意在自己的小说中描写现实的残酷。可是,写这个故事,我徘徊了很久。从伊拉克开战前我就在徘徊,到4月10日伊拉克战争概念性结束我还在徘徊,从过小年的时候听闻广州爆发非典我就在徘徊,直至今日。

伊拉克战争、SARS抗击战,我预设的这个故事所有线索都围绕着2003年我们所遭遇的残酷战争。因为太接近现实,所以我害怕,怕别人说我哗众取宠,怕写不好破坏了心中的神圣和崇敬之情,怕现实的残酷与小说的浪漫难以融为一体。

可是,今天我还是落笔了,因为一个电话。

那一天接到高中同学的电话,我们许久不曾联络,大家各忙各的,忙着享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忙着活在我们的浪漫世界里。接到她电话的那一夜已经很晚,我有几分疑惑。我们随便聊着,之后她说:“我今年护校毕业,已经在医院实习了大半年。我已经递交了申请书,下周一去市里的SARS隔离观察病房帮忙,可能有段时间不会回来。”

她没有再说什么,我处于震惊中也忘了要为她祝福。挂上电话,我才猛然醒悟到她这个电话是在向我告别,作生命的告别。但我相信那不是最后的告别,我更相信她会平安回来。

三月份的时候,我所在的江南地区尚未发现SARS病例,我没有感到它对生命的威胁,甚至还拿它向远在广州的编辑开玩笑。在我看来,这跟流行性感冒没什么不同,打打针、吊吊水,最后还是福寿安康。我没有想到,这是一场会要人性命的战争,而且战火在两个月后还蔓延到我的身边,我更没想到,我的朋友即将上战场,虽然今年她还不满二十一岁。

写小说的今天,我放假。因为SARS,我们这些学生在“五一”过后又多了一个星期的假期,而我也将利用它完成这篇小说。

截至目前为止的2003年,我们已经经历了大多的战争、失去和悲伤。所以我写了这个故事,送给所有活在战争中的人,送给所有在战争中幸存和失去的人,送给所有用爱抵御伤害的人。

楔子

2003年1月17日

“中国特别新闻报道:日前,伊拉克局势日渐紧张,有关方面指出类似九一年海湾战争的战争很可能将在美国前总统和这后总统任职间轮番上演……”

看到街头大屏幕上的特别报道,覃希踪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又是战争,又将出现战争了吗?那是不是意味着他又要离开?

不!不会的,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走,他不能走,如果他真的爱我,就不会离开我。这和一般的灾难、小辨模的局部战争不同,这是大规模的残酷战场啊!九一年在海湾战争中死去的平民,死去的战地记者难道还少吗?为什么这一次又要把他从我身边带走?

希踪加快步伐想要赶紧离开大屏幕覆盖区域,想将心中的烦恼一股脑儿地丢给这冬日阴冷的天空。寒风灌入她敞开的大衣,顷刻间手脚冰冷。

一队人马从她的身边快速穿过,赶上她正前方一位西装革履的先生。看上去,他似乎挺有修养。

“先生!先生!您可以接受我们的采访吗?我们是电视台的,这是我们策划的——次街头随机采访,想问问您对伊拉克可能到来的战争有什么感想。”

男士好像忙着赶时间,白而肥厚、类似猪蹄的大手推开镜头,不耐烦地丢出一句:“伊拉克打仗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要我去当兵!自己的事都管不好了,还去管人家,这不是吃饱了撑得慌嘛!”

男人赶着自己的路,将一帮记者丢在身后。找不到他们想要的新闻素材,几个人不死心地将镜头对准几个结伴同行的十几岁学生。“同学,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开战,请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打仗?”女生们笑嘻嘻地咧着嘴,旁边的几个男生接着喊了一嗓子,“打仗挺好玩的,我到现在还没看过打仗呢!电影里的枪火太假,要玩就玩真的,不知道跟电玩相比哪个更精彩。”

显然,学生的回答也不是记者想要的。兜来转去,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一直走在他们身后的希踪。“这位小姐,您对战争有什么看法,能不能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说说?”

“我不希望看到战争,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战争,什么地域的战争,什么理由的战争,我都不希望看到。我要和平,我要全世界都和平,我希望每个角落都安宁、祥和。”

“好!非常感谢您!”终于拍到想要的镜头了,记者们赶着寻找下一个随机采访的目标,希踪丢下她的观点继续逆风而行。

这不是奥斯卡颁奖盛典,也不是世界小姐选美大赛的现场,她不需要扯着嗓子高喊着“世界和平”,更不需要说太多冠冕堂皇的美谈。她是真心不希望任何地方发生灾难,更不希望世界的某个角落硝烟弥漫。

灾难总会让相爱的两个人天各一方,战争可能会夺去我们所爱的人,爱的人就这样悄然死亡,这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一生。

她不是修女,她也缺乏博爱精神,但她衷心祈祷世界和平,为了她所爱的人,更为了她自己。

因为,她的爱人是灾难记者,更是……战地记者。

第一章

2003年1月25日

“我正从台里出来,你在哪儿?”覃希踪走出电视台大楼,握着手机寻找着本该开车出来接她的人,死老鹰不会又迟到吧?

“放心,我没有迟到,记者需要准时。”驭鹰以全身靠着车门,左手里握着手机冲她懒懒一笑,那姿态足以迷倒停车场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和她怀里六岁的小孙女。

不可否认,他是迷人的。棕发、银蓝色的眼眸,深刻的五官和预示着外冷内热的唇角,走在街头让多少女生紧赶着为他增添回头率。188公分的身高,勤于锻炼的身体让多少服装设计师追着打着想拉他做模特。

可是谁能想到,如果无人提醒,他可以将一条牛仔裤穿上两个月。他也不会为了自己的身份、形象故意开一辆非常拉风的跑车泡妞,常常是一辆越野车让人以为他刚从野外写生归来。

这样一个标准老外却说着一口同样标准的京片子,更让人奇怪的是——他惟一的女朋友却是个再平凡不过的都市电视台记者,平凡到只能作现场采访的记者,连上镜头的机会都是微乎其微,因为她压根不上镜。

无所谓,反正他的女朋友,他不介意就好。他更不介意陪她逛超市,当拎包小弟,这不来了吗!

希踪拉开车门坐到他身边,将手中的包丢到车后座。他没有为她开车门的习惯,他的解释是:别指望每个西方人都是绅士,他的国籍不在英国。

“你今天准备买很多东西吗?”希踪不常上街,但每次买东西都塞足他的越野车,让人以为他们家养了许多人。

能折腾他是希踪感到最愉快的事情,她奸笑两声,像尖耳朵妖精。“难得逮到你一次,我当然要买到你手软、脚软,全身都软。”手软是因为心疼钱,脚软是因为逛商场,全身都软是因为拎东西累的。

驭鹰腾出一只手来扯她的耳朵,其实她的耳朵本来就是尖的,实足妖精像。“什么难得逮到我一次?上周你的卫生棉用完了,是谁开车去买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