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前缘误今生 第6页

作者:张琦缘

※※※

滇南泽(今滇池)。

大败元兵之后,获得云南西半部主控权的明朝将士们总算可以稍息干戈,略作休息。

以五百里滇池为中心,明军分批扎营屯垦,成一个巨大的井字形包围这个有‘高原明珠’之称的美丽湖泊。

如能拋开中原汉人‘唯我独尊’的自大狂妄观点,融入当地原住民的生活中不难发现,这些被汉人矮化为‘蛮夷’的少数民族都是纯朴友善、乐天知命的人。若能尊重对方付出友谊也往往可以收到善意的响应。

因此,明军在云南当前有两个任务:一是屯垦,发展农业以求自给自足。

二是司抚,教化南蛮宣扬明朝国威,真正达到统一国土版图的目的。唯一尚未臣服于明朝的大患就是大理了。

大理土酋段氏兄弟正是纂南诏古国自立为王的段氏后裔,在元朝时慑于蒙古人的兵力而沦为元朝附庸,但是段世在大理仍然保有高度的自治能力与战力。

大理倚点苍山、洱海,扼龙首、龙尾两个险峻关卡;傲然孤立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远征而来的明军最头疼难缠的问题。

虽然曲靖一役大胜,不敢掉以轻心的明朝将领们决议,先安定滇西占领地区,与大理相抗衡——万万不可‘大意失荆州’。

只要大理攻下,不愁鹤庆、丽江、金齿不下!一年半载的等待是值得的。

除了每日正常的操练搏斗课程外,戌守的士兵们往往得拿起锄头、扁担,做屯垦筑路的工作。

肃杀气氛一扫而空,在忙碌的劳动工作闲暇时;心情经松的士兵们嘲谑俚俗的闲话也多了起来。

不知道是谁说‘两个女人等于一百只麻雀’的?!——其实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男人的舌头比女人更长!尤其是在全为男性的团体时,三个阿兵哥更长舌过一千只麻雀!

闲话的范围总不离,荤腥笑话一箩筐。在这种男女比例悬殊的边阵地方可供发泄的场所不多,没有女人的时候拿娘娘腔的同袍消遣消遣也是不错!

骑着白色骏马自由来去的军事幕僚——隐鸿先生成了大家最熟悉与感兴趣的话靶。

一来,‘他’实在是好看得不象话——朗目疏眉说有多俊俏就有多俊俏!

就连那些浓妆艳抹的窑姐儿也没有他的好看。

二来,右副将军实在太过礼遇恩宠这位先生,言谈间皆直呼名讳,对他的建议或要求简直是百依百顺,在军营中不管将领军官出入都得持牌报准,只有隐鸿先生是例外可随兴进出。光凭这两点就够令人议论了,更何况他还只是一个无官无职的军师,辖治不了这些虾兵蟹将——不拿他来闲磕牙,未免也对不起自己良心,说闲话的对象还用得着做第二人想吗?

欧阳的‘不近’更是成了众人的笑柄。

“来这儿大半年了,也不曾见先生往窑子逛去,这可真叫人疑心!”

“有啥好疑心的?少年家白净净、水女敕女敕的;八成是中看不中用,在窑姐儿面前挺不起来。”

边挑砖边打混的小兵们哄然起笑,拿先生寻开心。

“别是少年贪欢败肾吧?!”另一个人接腔道。

“欸!看样子八、九不离十!”

“说不定是个兔崽子……”

“什么是兔崽子?”不同乡音的小兵问。

“就是嘛!没见识!”

“喔!咱的家乡话叫做‘相公’啦!”

“我们闽中说‘契弟’。”

说得兴起,什么‘变童’、‘小么儿’的各省粗鄙隐语都出笼了。

“就算先生真的是那种人又怎样?!咱们也只能流点口水,又碰不得!”

一人半真半假笑说。

“人家可是右副将军的娇客,谁敢去持虎须?瞧他们形影不离的模样不像兄弟倒像一对夫妻。”另一人促狎道。

※※※

在劳动筋骨,累得像条牛似的时候,顺口编派上司的不是简直天经地义嘛!

哗然笑翻的众人不知那个贫嘴打插道:“那么咱们沐都尉不就多了个娘?”

“多了个娘倒还占便宜,如果多了个爹,那亏可吃大了!”

炳哈大笑声在沐景春神出鬼没地现身时嘎然而停。

他缓缓扫视众人一遍,慢条斯理道:“依我想先生的岁数生不出我这么大的儿子——你们好象很闲嘛!”

望着众人噤若寒蝉的表情,沐景春露齿一笑:“大伙都是好兄弟,我得提醒你们欧阳先生可是大红人哦!让我爹知道你们嘲笑他的话……”

他气定神闲的听众人哀哀恳求,最后是以交换条件达成‘互助协议’。

——这群可怜的倒霉鬼得替景春的兄弟们担任一整个月的夜哨,不得好睡。

心情愉快的沐景春吹着口哨离开了这一群干声连连的小兵。

其实,有个这么引人诽议的‘娘’也蛮有意思的。渔翁得利不少次的沐景春窃笑暗忖道。

※※※

秋高气爽,对心无挂碍的欧阳来说正是游山玩水的好时机。

劳动劳力的工作本来就轮不到她,隐鸿先生平时不是陪着将领们决议经营滇西的政策,就是与沐将军清谈讲论哲理。在诸事顺遂的状况下,闲来无事探访云南的名山胜水、清幽古剎成为欧阳的最佳消遣。

垂阳前夕,为了避开人潮的欧阳选择这一日登山踏青,螺峰山势盘旋如螺,石阶弯曲环绕而上山巅。

与沐刚并辔策马奔驰,任由风声自耳侧呼啸而过,欧阳的心情如海阔天空。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

峦峰叠翠、茂林修竹令人心向住之,游兴极高的欧阳,在登山的采芝径前勒马,笑靥明亮地转头问:“子毅,可否愿意屈就足下,陪弟一登峰顶?!”

她的好心情感染了沐刚,“愿意奉陪!”

别说这区区数百级的石阶,就算攀天梯他也愿意相伴!

“山光野色丛青玉,石磴云梯频曲回。”施展经功翩若飞鸿的欧阳在直上山径的同时谈笑咏赞,脸不红气不喘如履平地。

“好轻功。”沐刚笑道。精习武艺的他虽然在这方面稍为逊色,但是凭恃着多年苦练的体能脚力倒还不致落后,但是可苦了跟随他而来的侍从气喘如牛,连跑带爬带跟上俩人。

数百年的唐式建筑,飞檐画栋,曲廊水榭。令人不禁赞叹工匠的巧心慧思。

殿里供奉着诸天神佛与五百罗汉,欧阳仅是合掌默拜,以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情凝望宝相各异的佛像,慈悲、庄严、温霭、威猛、忿怒……生动的罗汉雕像,应看尽人世众生万端罢!

在她身后的沐刚低声嘱咐随侍的张恩随缘布施,寺里的住持得知是明朝贵人出游,不敢怠慢;收下了沐刚所布施的沈甸金锭,口诵‘善哉’,在兵戎乱世中能保全寺庙香火微资已属万幸;没想到还可以得到布施更是令人感佩。

沐刚的善意令僧侣放心,殷勤致意,送上了素斋、香茗以敬贵客。又累又饿的侍从在沐刚示意下自行寻便,解决饥渴后径自散去休憩躲懒:偌大的佛寺空灵寂静几不闻人声。

沐刚亦步亦趋地跟随青云信步游览,看着她若有所思的脸庞,不忍惊扰她。

“修道之人也习佛吗?”他轻声问道。

欧阳一笑,“子毅难道没听过‘万宗归一’的道理吗?佛也好、道也罢,追根究底不过是奖善劝恶的‘法’罢了。”诸善众恶,皆存乎一心!

寺内林木繁茂,因时节原故菊花开遍,锦绣缤纷。

坐在古藤缠绕的水榭里,欣赏好风佳水,菊花的清香使人心旷神怡;寺僧酬赠的菊花酒、花糕应时对景更舒人心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