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爱上两个你 第6页

作者:张琦缘

让那个混帐去裁夺吧!

“你怎么啦?是不是人不舒服?”明莉关切问道。

“没事!”小仪仍带余愠:“只是碰上了一个混蛋!”

“噢!”明莉自以为了解,同情地说:“那些势利眼的家伙刁难你啰?”

“可以这么说。”

放下话筒,她怔然呆坐,思绪千回百转。

那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吗?她一直将这段感情藏在记忆深处不愿去想;再见到陈翊德的震撼使得回忆如猛虎出闸。

她的双重性格肇因可以追溯到十四岁那年。

佩仪的母亲福婶决定在老街开一间卡拉OK,十四岁的佩仪是个执拗耿介的女孩:心思纤细而敏感,她稚气未月兑地翘起嘴巴,神情顽固道:“卡拉OK是声色场所,我们会惹麻烦上身的。”

埃婶老大不高兴,指着佩仪骂:“我的代志还轮不到你管!这种个性像是李家的人吗?”

佩仪闭口不答,感觉深受伤害转身走开。

埃婶犹喋喋不休:“如果不是那天在医院里只有我一个产妇生子,我真的会以为自己抱错孩子!”

李家的人又该怎样?醉生梦死,浑噩度日吗?佩仪阴郁的想。

李家在老街无人不知:当家的长老是佩仪的女乃女乃,年轻时是庙口一枝花,嫁到李家后就靠聚睹抽头营生,生了五个壮丁:老大当了几任市民代表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乡绅,老二、老三则继承母亲衣钵,将赌业发扬光大;老四是佩仪的父亲旺福,个性温和的酒徒;老五他年纪较小,多读了几年书后见识稍广,娶了铁工厂老板的独生女,脚踏实地去创业。逢年过节难得回来老家一趟。他的理由是:‘厝里一直博檄,惊会教坏囡仔。’

小时候,有邻居逗弄佩仪问:“你以后长大要做什么?”

她的答案大抵是老师、女警之类帅的崇高目标——小女孩单纯,所见人物有限,无怪乎有此答案,却常常惹来一顿哄笑。

“好吔!当警察来抓你阿嬷的赌场。”

“不要!”佩仪执拗,隐约知道她遭人戏弄。

杂货店的阿伯咧着嘴笑:“这个查某囡仔目头高!”

胖宗贫嘴是出了名的,挤眉弄眼问:“咱大伙来看:像不像她五叔?”

气得旺福婶抡起扫把便打:“夭寿膨肚短命!你厝里祖公祖妈的神主牌不惊乎人请下来吗?”

胖宗忙不迭闪开:“嫂仔!嫂仔!开玩笑的,别生气啦!”

“开玩笑?这种话像是人讲的话?死膨肚!”福嫂余怒未熄。

那个时候还没有“女强人”一词,否则福婶一定当之无愧,她的效率奇速,才一个多月,卡拉OK便开幕了。

佩仪的确是李家的怪胎,二十几个堂兄弟姊妹似乎都臭味相投,性情也差不多。

举例来说:堂姊月云才十九岁,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十八岁的筱君和月星则是酒店、舞厅的红牌小姐,十六岁的筱婵应该读国三,却因为她组“十二金钗”,在下半学期经训导主任“请求”不必到校,毕业证书照发。

李家的男丁包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二十二岁的照雄已经有一个四岁女儿,第一任老婆在他服兵役时跑了,第二任“未婚妻”身怀六甲还在等他离婚再补办婚礼。二十一岁的照民、建泰以玩乐为生活目的,倒也在台北混出了点名号;建泰曾有连中五期大家乐冷牌的轰动事迹,现在买下宾士代步。十五岁的建成那时读国二,受堂兄姊的庇荫,俨然是校园大哥大;佩仪的班级和他只隔一个转角,恨死他老是嚷嚷:她是我妹妹,引起老师、同学的关注。

流氓世家吗?应该还不至于吧!李家以赌为生,人丁旺盛,行为引人侧目,不过客观说起来,并没有鱼肉乡民的恶行。顶多是酒醉滋事和阿飞打群架等违警行为。

早熟、判逆、鲁莽、热情,正是李家年轻一代的写照。

“看到书就哼!你们这些囡仔,”老女乃女乃摇头:“不想正经读书只想混!你们若要做流氓就要做大尾的,不通甲我去做俗仔!”

埃婶的卡拉OK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生意兴隆难免有些酒后滋事的情况,几个虎背熊腰的侄子一站出来也总能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她为不事生产的老公撑起一片天。

经过了一年多的缓冲,佩仪比较不那么排斥卡拉OK的浮夸喧闹,当福婶抱怨小妹流动率高,店里的帐目和收入经常短少时,她也会主动帮忙,洗杯盘、收钱、放音乐。

她冷眼旁观,真正喜欢唱歌的客人很少,大部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带着茶室女子和舞厅小姐续摊的比较多。

偶尔她会闹脾气,气愤母亲太奉承豪客,任由一些酒色之徒喧哗,吓走了单纯的客人。

“你这孩子怎么那样傻?”福婶瞪直双眼:“爱唱歌的客人点一杯饮料从早坐到晚,我们要赚什么?当然得奉承这些喝酒像饮水的客人哪!”

佩仪当然明白,可是,每当酒客口出秽言,因为点歌迟迟末播而叫骂时,她不禁泪如雨下。

小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她发现,堂姊筱婵在相同处境下不仅没哭,反而嘻笑怒骂,反唇相稽一番;一句“X你娘”说得像问候语那么顺溜。

佩仪模仿堂姊,学习筱婵说话的语气,泼辣、粗鄙又带点撒娇,应付酒客绰绰有余了。

有一天,一个操着南部口音的年轻人藉酒装疯,三番两次抢别人点的歌唱,福婶好言相劝反而令他更猖獗。

佩仪忍无可忍“啪!”一声关掉音响,整个店里陷入错愕的寂静中。

“你算什么东西?”佩仪眼中怒火熊熊,气得发抖:“要耍流氓也要看场合,想砸店?好!现在给你机会,不敢砸就是狗养的!”

她转身往外走,准备叫来那些游手好闲的堂兄弟。

初次发威就唬得那名恶客的同伴马上买单走人。

抑郁甚久的佩仪发现:原来发飙是这么畅快的感觉;该发的脾气就发,反而来得省事。

学校里的佩仪可以整天一语不发做个乖学生,卡拉OK的小仪则是一个舌头比刀还利的“恰查某”。

起初,李佩仪对自己截然二分的性格也惴惴难安:心灵探讨、个性分析、心理测验……五花八门的高论,只是让她更加迷惑罢了。

偶然看到一则新闻报导:一个曾遭性攻击而沮丧的美国女子向心理医师寻求帮助,这才发现她拥有多重性格——多达三十余种,这也是她经常被商家搜出顺手牵羊的物品,却始终坚持自己是被栽赃陷害的原因。

李佩仪为之骇然。

三十几种性格挤在一个躯体之中?幸好!她释然想道:自己不过是因应环境、文化落差,而多了一重伪装。

夏去秋来,李佩仪顺利考上公立高中。

小仪的性格愈来愈鲜明,斯文寡言的佩仪只有在学校或卧室中才出现,家人几乎忘了“她”的存在。

佩仪想上大学,她请小仪出面谈判。

埃婶颇不以为然:“一个查某囡仔,读那呢多书做啥?猪不肥,肥了狗。”

抱怨归抱怨,想到女儿这几年一直帮忙赚钱,福婶的心也软了。

小仪脾气是坏了点,尖牙利嘴但比起堂姊妹们还算乖巧。福婶想。

“你哥哥不争气,弟弟又太小,”她答应了,也提出交换条件:“你可得帮妈几年,不要多读了几年书就眉头高,翅膀长硬就想飞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