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念奴娇 第17页

作者:朱恩

“不敢。”周瑜还礼,微笑说:“在下早已从伯符兄的口中,听说了孝廉的才情过人,今日既有此机缘,定要好好向孝廉请教一番才是。”伯符是孙策的字,当时的人以称字为亲,周瑜和孙策二人情同兄弟,自是以字相称。

孙策笑盈盈地在一旁,等到三人互相寒暄过后,当即撇席迎请大乔和周瑜一同人座,笑说:

“今日一早公瑾来访时,我便已向他提过了孝廉你,正在遗憾没能介绍你们两位才子相识呢,没想到峰回路转,虽未刻意安排,大伙儿还是碰巧遇上了。难得有这般机缘,自该好好庆祝一下才是。”说罢,立即命令随侍一旁的韩管家前去备酒。

大乔和小乔往常只有在逢年过节之时,才会应景地饮酒,平日则是滴酒不沾,因此深恐姐妹俩会不胜酒力、露出破绽,故极力推辞;但是孙策兴致甚高,连声呼唤。过不多时,四名外佣便已端来了酒杯、斟上酒来,尚未及饮,酒香已是扑鼻而来,味烈且醇,风味浓郁。

大乔光是闻得那股酒香,便觉得全身发热,似已微醇,但是见孙策如此热忱。心中既是欢喜,又觉得不便拂逆其心意,因此当孙策亲自举杯劝酒时,终究还是端起了青铜杯,呷了一口,当下便觉得胸月复之间透出了热气,全身暖洋洋地甚是舒适。

孙策先以主人的身分邀饮了第一杯酒,随即在寒暄间,周瑜又以陪客身分再劝进了一杯之后,孙策亲眼见到大乔白玉般的面颊上微现一抹淡淡晕红,浅笑盈盈间,更显得容光照人、世间无双,虽然心中确信乔孝廉是不折不扣的男子汉,但是见到如此容颜,孙策心中也不禁暗想:这乔孝廉若是生为女儿身,该会是如何的倾国倾城呀!

不过这个念头在心中一间即过,孙策先定了定神,于闲谈片刻之后,挥手命韩管家等人退下,待得厅中只剩下在座四人之时,便即端容以对,开门见山地问道:

“昨日听得孝廉畅谈荆州情势,已足见孝廉对天下情势必定有深刻研究,此间没有外人,在下想要请教孝廉,目前既己收复了吴、会稽、丹杨及庐江等郡,若要建立如同齐桓、晋文一般的功业,依孝廉之见,究竟该从何处着手,才能既保有此四郡之地,又进而能平定天下?”孙策的问题既坦白又直接,同时亦凝视着大乔,目不稍瞬,竟是令她完全没有闪躲的余地;而面对如此坦率的目光,大乔心中难免微感慌乱,但她可不是滥竿充数的泛泛之辈,在一楞之后,随即宁定了下来。

其实这个问题对居住于江东的大乔而言,可以说是切身相关的事,因此在她心中可是早有思量,既然孙策问起,难得有公开述说自己见解的机会,虽然有些紧张羞怯,大乔却仍是鼓起了勇气,大胆地说:

“将军既然垂询,小人便直言不讳了。若是依目前天下情势看来,汉室若要复兴,只怕是遥遥无期,而北方不论最后是袁绍吞并了曹操,或是曹操消灭了袁绍,都不是能够轻易铲除的对象。反观南方,不但土地肥沃,五谷易生,兼且北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若能取得整个长江以南的地区,便既能抵御北方强敌,同时并可内修政教,巩固政权,然后才能凭藉着兵精粮足的雄厚实力,静观北方变化,再进而图取中原。”

大乔一面说,一面小心地观察孙策。只见他不发一言,微侧过头,脸上露出了仔细倾听的神情,同时更不时地微微颔首,显得十分赞同自己的论调。

大乔见他如此神色,胸中陡然信心倍增,顺了口气,继续侃侃而谈,一抒心中理想:

“依小人之见,荆州地方富饶,地势又有利于防守,而如今的荆州牧刘表虽然仁民爱物,但是生性多疑,行事又犹豫不决,毫无决断能力,在当今如此的时局里,是守不住荆州这块土地的。而将军又擅于用兵,不如就趁此时机,先取得豫章郡,再西进荆州,将整个长江天险据而有之,即取得了地利;有了地利之后,再行德政赢得民心,使治下人民同为将军尽心效命,是谓人和。有了地利与人和之后,再静待天时,然后便可一统天下,成就功业。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孙策听罢,不禁叹道:“孝廉洞察时势,见识深远,这番谈论,实在是深获我心啊。”

大乔对自己的见识虽然颇有几分信心,但是见孙策如此赞赏,心下仍觉得十分欢喜,急忙谦逊几句:“将军谬赞,小人愧不敢当。”

孙策闻言,剑眉一轩,但然笑说:“怎么当不起?实不相瞒,在下经过了一番思量,又听取鲍瑾及其它诸位将领的意见后,心中其实也有这番打算了。只是豫章太守华饮向来仁厚慈爱,甚得民望,遍郡中上下一心,若想取得此郡,只怕并非容易之事。”顿了顿,又朝大乔一拱手,问说:“对于这种情势,不知孝廉心中是否另有高见?”

大乔微一沉吟,说:“说有什么高见,那倒是不见得,只是依小人所见,华饮此人忠厚亲和有余,魄力却是颇为不足,论起行军打仗,绝非将军对手;只是一味以发动战争为手段来取得城池,既耗粮、又伤民,并非是最高明的方法,小人私心里倒是常想,华欲既然爱护百姓,又早知将军用兵如神,若能先行派人予以分析利害得失,予以劝说,或许能不费一兵一车而屈其兵,如此结果,不是更加理想吗?”

“真是高见!”孙策一击案面,显得十分高兴,不禁高吟:“正所谓百战百胜,非差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大乔微微一愣,不由自主地接下去吟道:‘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也。’”

语毕,孙策和大乔在刹那间,只觉得彼此心意相通,不由得相视而笑。

原来刚才孙策所吟的辞句,竟是大乔平日最有研究的(孙子兵法的)中的文句,也正是她之所以会有这一番建议的基础论调,听得孙策心领神会、引证兵书,大乔心中当真是惊喜交加,而其中喜悦之情却是占了绝大部分。

然而在孙策心中,此时却也是充塞着难以言喻的喜悦。虽然他早已看出了这位乔孝廉绝非等闲,但是眼见他的文秀外貌,并念及过去他曾任职衔,孙策纵然英明,却也难免先人为主地认定了“乔斐”是位徇佝狗儒雅的文臣,及至刚才他吟了那五句(孙子兵法)后,这才赫然发现,他对于兵书竟也是了若指掌,熟读活用,兵法之精,只怕不在自己之下。

这个事实,令孙策不禁大喜过望,当下便即举杯相对,朗声说:

“孝廉文武皆通,当真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在下定要再敬你一杯,聊表心中敬意!”

孙策无意中觅得一位如此俊才,心中欢喜,自是不在话下,然而他却不知大乔得到这番称诈,在她心中,只有更加欢欣,不由得喜上眉梢、抿嘴一笑,心中暖洋洋地,顾不得自己量窄,也要和地干了这一杯。

“将军过奖了。小人并未上过战场,不过靠着读了几本兵书,能够引经据典罢了,如此浅薄才学,又岂敢在将军及周太守面前,称得上有武才呢?”

孙策微笑:“自古英雄乐建功业,倘若孝廉愿意投笔从戎,在下在毕营中绝对是竭诚欢迎,况且孝廉如此聪慧,只要将胸中才学落实于现实中,未来功名自是无可限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