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穿书来镇宅(下) 第9页

作者:简薰

卫家没人理她,她又埋伏在卫家的竹篱笆外,等卫盈要出门散步时冲出来,抱住卫盈双腿,要她给小姨求情。

卫盈吓得惊声尖叫,当时卫东风不在,李福熙听得声音赶紧出门,看到又是张招弟,气得月兑下鞋子就打她一顿!

张招弟闹了半个月,直到卫东风从京城回来,上张家找里正说了一番,张里正当夜就把张招弟送往亲戚家了。

安宁的日子没过多久,因为卫娥联合已经出嫁的卫梨一起回来,理由也都是听到卫家状况转好,希望回来拿一些钱。

卫娥说,五两的嫁妆真的太少了,家里现在既然过得好,就该把嫁妆补给她们。

饶是已经跟卫家打交道三年多,李福熙还是常常感到惊讶。卫东厚都分出去了,当初不管卫家死活,卫老夫人直到现在都还在骂。现在卫东风情况转好,二房的卫娥跟卫梨又出现了。

汪氏一听要拿钱,老大不乐意,拿着扫把就赶,“要钱找你爹去!都分家了还想着回来沾好处,苍蝇吗?”

牛九娘见婆婆这样,赶紧也跟着一起赶,“二叔早跟我们不往来了,大姑二姑就别想这么多!我们卫家有银子,那是等着给自己人用的,外人可拿不得,对不对,公主?”

李福熙没上当,她要是说对,那以后银子就得跟大房共用,她才不要。

第十二章  呜,一家团圆!(2)

岁月就在这些琐碎中过去。

日出日落。

日落日出。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转眼间到了春节。

跟去年不同,卫家今年热热闹闹的,卫东风已经恢复名誉,亲戚来往又频繁了。谁不知道卫东风现在可是敬王,卫老夫人是一品诰命,对卫老夫人各种讨好,老人家觉得很舒畅,美中不足的是给她争光的不是亲生儿子。

卫东风作主,把卫建宏跟裘大妞分出去。给两百两分家银,都已经是大人了,屋子什么的自己张罗,等春天就搬。

卫建宏跟裘大妞喜形于色,能自己当家可比什么都强,不然汪氏一天到晚找碴,老夫人又整天躺在床上骂卫东风不孝顺,麻烦得很。

卫建宏底下还有卫家豪,卫柏汉,卫国恩,卫明雄,卫忠仁,现在都还在陆秀才处读书,看到三叔给哥哥嫂嫂两百两的分家银,眼睛都亮了。

中间还有一个插曲,卫东雄看到自己庶子有两百两可以拿,眼红,跟卫东风伸手也要两百两当压岁钱。

李福熙就觉得很无奈,卫建宏那是要分家给的分家银,卫东雄现在是干么,他也要分家吗?

卫东风当然没给,他有银子,但也不是这样乱花的。

大年初十,临镇的高秀才上门,想求娶玉竹——他是读书人,想要举案齐眉,想要相敬如宾,所以二十来岁还没成亲。

一日到稻丰村办事,偶遇玉竹,知道她是秀女出身后,一直念念不忘,趁着过年大好日子,鼓起勇气上门。

李福熙对这高秀才还是有印象的,人品不错。平常帮人写信读信,若是清贫者,都没收钱,便问了玉竹的意思。

玉竹涨红脸,“凭公主作主。”

这就是肯了,于是趁着元宵好日,将玉竹嫁了出去,又给她两百两私房,跟她说卫家也算她的娘家,若是有事情就回来找,不用顾虑太多。接着又告诉紫珠,眼睛睁大点,要是有合适的人选都能跟自己说。

这一两年,紫珠心态也变了很多,刚出宫时想成亲生子,现在反而觉得单身不错。公婆小姑太难伺候,自己不嫁人,就永远不用伺候那些人。

过年就在这样的大事小事中过去。

元宵时,毛氏说想去梅花镇上香礼佛,南巢的习俗,元宵得去庙中求平安——稻丰村太穷了,连座庙都没有。卫家今非昔比,也不可能有佛堂,毛氏想跟菩萨说说话。

卫东风跟李福熙自然陪伴,卫东风又想着自己回来后忙着生意上的事情,没好好陪孩子,于是把卫盈,卫无忧,卫有余都带上了。

春来,平安,紫珠当然也跟着,一群人分乘两辆车子,浩浩荡荡往梅花镇前进。

车上,毛氏紧紧抱着卫无忧,满脸笑意,“我要跟菩萨说,保佑孩子们都平安长大,等无忧十五岁,我就要给他娶妻生子。”

李福熙知道老人家重男轻女,也没办法,日后自己多疼盈儿跟有余一点就是。又想起卫东风,身为古代人却一般爱惜儿女,真不容易。

无忧一岁多,正是调皮的年纪,哪坐得住,一下坐,一下站,虎头鞋在毛氏的大腿上踩  来踩去,毛氏笑咪咪的,“无忧长得可真壮!”

有余睁大眼睛,乖乖依偎在李福熙怀中。

李福熙忍不住想,果然是小棉袄,黏得很,忍不住亲了女儿头发一下。真可爱,娘的乖乖宝贝,可得平安长大。

卫东风突然想起一事,“盈儿今年也十岁了吧?”

卫盈乖巧回答,“是。”

卫东风露出一丝笑意,“也快是大人了。”

李福熙笑说:“孩子长大只不过眨眼,我到卫家时,她才八岁呢。现在已经是堂堂大小姐了。”

卫盈笑着靠在嫡母身边,“盈儿真高兴母亲来到我们家。”

李福熙心里安慰,她对卫盈好,是因为喜欢卫东风。卫盈能在感情上有所反馈,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肯定。

马车摇摇晃晃,出了稻丰村,又经过几里泥地,这才进入梅花镇的范围。

梅花镇就大多了,有市集,有客栈,寺庙在城外山坡的悬崖上——李福熙曾远远看过,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把建材挑上去的,居然有本事在那种地方盖庙,只能说对宗教的诚心促使人类发挥极限吧。

马车上了山路,开始颠簸,这要是早些时节,李福熙已经头晕,但现在她已经穿书几年,习惯了这种轮子,泥地?小意思啦!

花了半个时辰上山坡,终于在广场前停下。

元宵可是好日子,寺庙虽然在半山腰,却是满满的香客。

香烟缭绕,寺庙都不知道多少年岁月了,梁柱已经被香烟燻黑。远处传来钟声,在林间回荡,颇有几番诗中情景的意味。

虽然是冬天,但太阳融融,照在身上阵阵暖意。

“素三牲,太太买点素三牲供菩萨,菩萨会高兴的。”

“卖长寿花,供佛最诚心。”

“老爷夫人买点水果,又能拜拜,还能带回家,买了水果才不浪费!”

小贩卖力的叫着。

毛氏信佛,当然不是空手来的,在家煮了四道素菜,连香烛都准备万全,但此刻听得小贩叫卖,又心猿意马起来。

李福熙笑说:“婆婆,我们买点长寿花吧。”

小贩一听,马上转过头来,“老夫人,太太,我的长寿花又大又好,供佛最诚心了!长寿花代表着大吉大利,长命百岁,菩萨最喜欢!”

毛氏心念一动,自己儿子长年杀戮,很需要长命百岁,于是点头,“那来一盆吧。”

小贩喜孜孜的蹲子,“给您挑个大红的,看着喜庆。”

卫东风付了钱——母亲去除奴籍后,总是百般不自在,自称“奴婢”,称呼他们为“三爷”,“公主”,他说了好几次,母亲这才勉强改过来,现在喊他们“东风”,“东风媳妇”,此刻能主动买东西而不询问他的意思,是好现象。

母亲一生太苦,他希望母亲能舒舒服服的度过晚年。

一行人进了大殿,找个蒲团,这就跪下来。

李福熙抱着卫有余,心里念念有词。菩萨啊菩萨,自从大将军两年前回军队后,信女就一直吃素,现在也会吃素下去,求您保佑大将军跟几个孩子都平安健康。

菩萨样貌慈祥,李福熙看着神像,觉得内心宁静。

毛氏抱着卫无忧过来,“东风媳妇许了什么愿望?”

李福熙笑着回答,“求菩萨让我们一家平安。”

“就这样?”

李福熙点头,“媳妇的愿望就只有这个,一家人能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毛氏压低声音,“我听说这里的菩萨很灵,无忧跟有余都快两岁,媳妇可以再怀上孩子了。”

李福熙红了脸,她跟卫东风的感情是很好,不过孩子这种事情也不是说有就有。她成亲后日日滚床单,滚了几个月,这才滚来无忧跟有余。她觉得自己这个身体可能不容易受孕,幸好已经生了一男一女,宗亲也比较没话说。

卫东风听觉敏锐,一下子靠过来,笑着安慰,“母亲别着急,我跟公主还年轻,一定会再生的。”

毛氏也有点不好意思,“不是想管你们房中之事,就是无忧可爱,想给他添几个弟妹,孩子还是要多生几个比较妥当。”

李福熙脸颊热潮未退,听得婆婆这样说,连忙点头,“媳妇喜欢孩子,以后还要生,婆婆可得帮我照顾。”

“那是当然。”毛氏听得媳妇这样说,已经十分满意,“人家说多子多孙多福气,孩子多,家里热闹,自然就有人气,那些坏东西就不会来了。”

李福熙知道她的心病,安慰道:“婆婆,大将军励兵秣马,那是为了保卫我们南巢国,南巢国人之所以能安居乐业,都是大将军的功劳,菩萨不会怪罪的。我们卫家只会有正气,不会有坏东西!”

卫东风虽然问心无愧,但看母亲这样替自己担忧,也觉得不孝,“母亲,儿子日后当多行善事,母亲不用为我担心。”

看着儿子跟媳妇这样劝慰自己,毛氏又不好意思了,“看我,以前老爷总说我没念书,不懂事,你俩跟我不同,别跟我计较这些。”

李福熙知道这时候有个百试百灵的招数,笑着捏捏卫无忧的下巴,“婆婆您看无忧的下巴,好肥。”

毛氏马上说:“小孩子胖点好,长大就瘦了。”

后面一个大婶靠了过来,一脸“别瞒我了”的样子,“我在后头都听到了,是稻丰村的大将军家里是吧?”

毛氏老实,忍不住点头,“您是?”

“我就一介普通人,不过老太太您说得不对,忍不住讲几句。我听我儿子说,天下四海都在打仗,人民生不如死,可我这十几二十年来还过得挺舒坦,都是大将军的功劳!”

“这样老太太都要吃素,那我们怎么好意思吃肉啊!我的外甥也是从军的,即使受伤回来,从此变成跛子,不过他可骄傲了,说自己护卫了国家!”

“而且每年京城还有秘密商人给家里送银子,我外甥虽然赚得少,但也能养家。老太太,大将军做的是保家卫国的事情,菩萨都知道的,老太太家里肯定六畜兴旺。”

毛氏听了心里十分欢喜,“那就多谢大婶了。”

“老太太不是我说你,儿子媳妇孝顺,又抱着女圭女圭,享福就是了,不用想这么多……”

那妇人突然一愣,转而对卫东风说:“这样您不就是大将军了?唉哟,我这回去可以炫耀了!居然跟骠骑大将军一起拜拜,我这什么福气啊!”

婶子太兴奋,声音忍不住大了起来。

寺庙本就人多,此刻人人看过来,几个胆子大的都过来多谢大将军。

梅花镇是大市集,跟外界联络多,也知道四海不平稳,能安居乐业多亏一品骠骑大将军威震天下。

胆子小的也在窃窃私语,脸上都有光,十分兴奋。

毛氏哪曾想过这番光景,突然觉得自己儿子好像真的是在做好事,是人人称颂的大英雄,而不光只是杀人。

李福熙抱着卫有余,笑咪咪的,心里得意死了——看,她的夫君就是这样!

在国难时出头,在承平时勇退。

不管哪一项,都需要大智慧,大勇气。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她尊敬他,崇拜他。这样的爱会很稳固,她还想给他生两个孩子,四个恰恰好,然后等无忧长大,给他娶个喜欢的姑娘,给有余嫁个读书人丈夫,日子会一天天过去,他们也会慢慢老去。

在这个过程,更相爱,更了解,更接近,她相信轮回,下一辈子他们还会在一起。

卫东风被一群人团团围住,都是在表达感谢之词。

李福熙对卫有余说:“有余,看到没,爹爹这样厉害。我们有余长大了,也要成为女英雄,这样好不好?”

耳边突然有人吹气,说了一声,“好啊!”

陌生的嗓音。

李福熙心一凛,还来不及回头,已经觉得自己被人抓住,拖着往后面去了。

绑架?复仇?

她连忙放开卫有余,却见一个胖子往前一步,把卫有余捞了起来。

李福熙大叫,“放下她!快点放下她,不然我跟你拼命!”

第十三章  危,妻女遇难!(1)

李福熙想起电影《警察故事续集》中,阿美对陈家驹说:“你是警察,当然有仇人,当一个警察没仇人时,那就代表他捉不到贼。”

李福熙很确定自己没跟人结仇,最恨她的汪氏都还要靠着他们三房过活,乡下出身也干不了这种事情,那就是卫东风的仇人了。

他的仇人遍及天下,到底是谁?

抓住她的人力气好大,扛了就往殿后跑,有余只嚎了一声,就被搞住嘴巴。

卫东风被那二三十个乡亲围着,人多嘴杂,个个说话大声,带孩子的也不在少数,十分吵闹,不知道他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听见她的声音。

李福熙害怕有余受伤,又想着,卫东风还是别追来了,日后好好照顾毛氏,盈儿跟无忧。至于自己跟有余,就看命运怎么安排。

有余啊,娘的亲亲宝贝,不是娘不爱你,是总不能把一家子的命赔上。

想到这里,李福熙反而坦然了。

这群匪人怎么虐她,她不怕,只希望他们放过有余——她听说过一个故事,把一只幼猫放到豺狼堆中,豺狼不但没有吃幼猫,反而会将它视为自己的一分子,扶养长大。

如果是这样就好了。

她可以死,有余还要长命百岁。

李福熙只觉得自己被扛着往殿后冲去,脑中胡思乱想,不断跟菩萨祈求,发誓,只要有余无恙,自己轮回地狱也不怕。

突然听得一声大叫——“公主!”

是卫东风的声音。

扛着她的人明显一顿,“快点!被发现了!”

“跑快一点!”

“俺扛着一个大人怎么快,你行你来!”

“朱老三,你吃一身肥肉还没力气,要你做什么?”

后来说话的人显然位阶比较高,因为那个朱老三没再顶嘴了,只是把李福熙往上抛了抛,然后继续小跑步。

寺庙后是一片竹林,没有路,几人就在林间穿梭。

李福熙一下希望卫东风快点来救她们,一方面又不希望他赶上——这群匪人数十名,双拳难敌四掌,他一个人要怎么跟十几人打?

万一匪人拿着她跟有余的命逼他自残呢?

他是从,还是不从?

也可能虐得他生不如死,最后还是把他们一家三口杀了——卫束风从戎十六年,这天下多得是恨他的人。

几人又跑了一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