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深海(下) 第21页

作者:卫小游

听着听着,陆静深脸色愈见苍白。“她会回来跟我离婚?”那届时就得换他躲给她找了。找不到他,婚就没法离了吧!

“呃,也不一定啦。”简行楷仍旧一派轻松地道:“说不定她终究会明白自己的感情,并且回来面对。”

“但我不愿意只是等待。”他说。

“那么,也许你可以尝试着多了解一点,过去你所不知道的宁海……”

那一天,陆静深从简行楷口中得知了不少宁海的过去。

然而简行楷口中的宁海终究只是一部分,并不是全部的宁海。

于是他开始了一段旅程,造访许多地方,包括宁海以前寄养的家庭、高中时期出国打工旅游时认识的朋友、大学毕业后工作的报社——她果然是个记者——然而如今他对她的记者身分却不再排斥,显然是爱屋及乌了。

漫长的旅程中,他来到英格兰。当他像拼图一样,将过去的宁海一块块拼起的同时,也在无意间发现她和玛莉姨母的关联。

宁海十六岁时,杜玛莉曾经收养过她,但四年后便终止了收养关系。

换句话说,她们“曾经”是母女。对此,陆静深不知道心里那份五味杂陈的感觉该如何形容,也许有一点羡慕,羡慕她曾唤过姨母一声“妈妈”……然而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对宁海的心疼。

他探索着宁海的过去,多了解她一分,就多心疼她一份。这个女孩能走到如今,灿烂如花,多么不容易!

在过去的轨迹里追寻宁海的途中,陆静深没想到他会一并找到属于姨母的那块拼图,这才终于明白,何以宁海当初会嫁给自己。

她确实是为了报答姨母的恩情而来。

他刚失明的那段时间,一个明眼人中途失明,生活骤然陷入混乱,日子过得很颓废,眼里更看不见希望。姨母必是担心他无法振作起来,才会在病重时还坚持他们能够结婚。她是希望宁海能够照顾他吧。

陆静深没有忘记刚结婚时,他把宁海当空气,根本不把她放在眼底。而后她挑衅他、刺激他,在两人间点燃战火,让他脑子里只剩下她的存在:心里只想着要如何打败她,从而忘了自己生命里可悲的那一部分。

而后他爱上了她。

她却逃走了。

如果她心里对他,只有欠着姨母的一份恩情,再没有其它的话,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接受……

走出艺廊时,呼吸着冰冻的空气。陆静深蓦地胸口一痛。王司机开了车过来接他时间;“先生,接下来去哪里?”

“去机场。”他指示。

华森告诉他,宁海不久前去了位于北非的突尼西亚。

突尼西亚的茉莉花革命就像蝴蝶效应一样,迅速地在阿拉伯世界里散播开来。一个高学历的失业青年自焚,引发了当地人民对于政治腐败的不满,在一连串的反政府示威游行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旧政权垮台了,但示威抗议的声浪仍未平息。这股声浪如野火般迅速地波及到邻近的阿拉伯国家。

要在这种混乱情况下找一个人并不简单。陆静深好不容易弄到签证,来到突尼西亚的首都突尼斯时,他还不知道宁海已在日前离开了。

担心安全的问题,钱管家在越洋电话里提醒王司机不要带陆静深到有示威活动的地方,入夜宵禁后也不要离开饭店。

陆静深当然不愚蠢,明白以他自身的状况,不可能亲自到街头上找人,偏又担心宁海的安全,只好雇用当地人代他寻找。然而局势太过混乱,一时间里没有好消息回报,让待在饭店里的他心急如焚。

直到一月下旬,饭店里房间的电视开着,吃饭时王司机突然指着电视萤幕大声喊道:“是太太!先生快看,太太在电视上!”

陆静深猛然站起冲向那台电视。半晌才想起他根本看不到,便叫王司机把电视音量调大。

背景是一场示威抗议,声音非常吵杂,不时传来警民双方的叫嚣声与丢掷爆裂物的杂音,陆静深艰难地捕捉到一缕熟悉的声音。

“……今天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爆发了一场埃及三十年来最大的示威活动……NCC记者连线报导。”确实像是宁海的声音,说的是英文。

陆静深竖起耳朵听完那则新闻。新闻结束后,王司机诧异地道:“太太什么时候变成NCC的记者了?”

陆静深没有回答。半晌后,他反应过来,道:“快,去订机票。我们去开罗。”

宁海在那边。

宁海和一票记者朋友到达开罗的时候,已是一月下旬。

埃及首都开罗在示威民众与警方的对峙下几乎变成战区。埃及政府虽然实施宵禁,但禁令形同虚设,一批又一批的反对人士在入夜后涌入了解放广场,更有不少人藉此趁火打劫,整座城市陷入空前的混乱。

夜里,宁海与其他记者聚在旅馆的房间里。

白天里广场上又发生了几次激烈的冲突,还有几名本地和国外的记者被殴打,纷纷挂彩。冲突发生时,以前宁海在美国工作时认识的一位电视记者也受了伤,便拜托当时恰巧在就一旁的宁海替他把报导完成,随后他们逃难似的离开广场,暂时回到各自的旅馆里。

冲突发生之际,谭杰诺与宁海失散了,回来时,他额侧多了道鲜血淋漓的伤口。幸好只是擦伤,没有大碍。

宁海帮他包扎伤口时,谭杰诺还在跟其他记者讨论着埃及的情势。

来开罗时,没想到当地政府会对外国记者这么不友善。不仅一度没收他们的记者证,还试图封锁网路,不让他们把消息传递出去。

“听说半岛电视台已经被吊销执照了,网路不通,简讯也发不出去。”一位德国男记者说。

半岛电视台是关注阿拉伯世界新闻动向的电视台,总部设在卡达。如果连半岛电视台都遭到埃及政府如此对待,更不必说其他国外的新闻媒体了。

“再这样下去,穆巴拉克迟早必须下台才能平息众怒。”谭杰诺说。

“没想到这场反政府示威会一路延烧到埃及来,火还烧得这么旺……”

小房间里都是男记者居多。宁海一个女孩子,同行的朋友担心她人身安全,建议她这几天暂时不要离开旅馆,宁海没有反对,本来她就晓得要爱惜自己的生命。

众人谈话时,窗外街道上还不时传来示威民众的抗议声浪。她悄悄走到窗边,没打开窗,俯瞰着街景,远远遥望着开罗塔时,下意识地开启了手机的电源。

原以为跟网路一样,电话被封锁了无法连线,打开手机也只是想碰碰运气而已,没想到居然通了。她怔了下,进入语音信箱。

一如以往,她的语音留言被灌爆了。听取最新留言时,耳边响起那熟悉的声音——

“宁海,你人在哪?你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如果有听见我的留言,拜托快回电给我。”

“宁海……你真的一点都不想我吗?你再不回我电话,我就要跟别人一起睡喽。过来,班杰明,跟妈妈说晚安。晚安,宁海,今晚我决定跟你的猪睡在一起。”

“宁海,我想你……你可知道我到处找不到你,心里有多着急吗?”

“宁海,王司机看见你上了电视,你还好吗?安全吗?开罗市区很乱,你别乱跑,我就来,等我,我已经在机场了。”

听见最后一通留言时,宁海错愕地怔了半晌。

他要来开罗?这怎么成,现在市区这么乱……再顾不得其它,她迅速回拨他的电话,电话通讯却突然中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