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美女的交换礼物 第9页

作者:深雪

每逢家人叮嘱她要洁身自爱,就尴尬起来,她很享受,亦不知如何去面对家人与朋友,她罪咎极了。

如果我是她,我会做的是:说谎。当母亲试探我是否已失身之时,我就会睁大眼说:"不!我才不会做这样的事!"

无论你怎样说服家人,他们也不会明白你的观点,倒不如欺骗他们,大家安乐。有时候,秘密就是秘密,用不着与任何人分享,他们无能力与你分享这回事,你们的观念有天渊之别,你强迫他们明白,他们只有愈来愈不明白,从此,你们反而会变得有隔膜,关系疏离。

别勉强别人进步。我宁愿牺牲真相,换来大家一向的和睦。你肯定了自己的生活是最适合的话,就毋须向别人解释些什么,必要时说一句谎,便拯救了大家的关系。

成熟了,对自己要有分寸,你父母认为必然的事,你知道另有途径,无谓向他们详述描绘之,那只是你的路,不是他们的路。

朋友也一样,你要学懂选择向朋友说些什么,不说些什么。谁说做得成朋友便一定要分享秘密?

母亲心中的坏品味

女孩子与母亲吵了一场。

她刚欣赏完新晋巨星的演唱会,心情仍然澎湃激动,回家后兴奋未平,于是致电同学报告那场演唱会有多精采。

币线后,母亲送来一句:"BadTaste."

女孩子追问下去,她母亲的意见是,喜欢那名男歌星是坏品味的表现。

女孩子深深不忿,她明白母亲有她自己的品味,但却断不可就此判断她的喜好是坏品味。对女孩子而言,那名男歌星年轻,但有深度,对音乐有认识,这些都比单单英俊的外表更讨她欢心。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17节:有些人是很寂寞的

为着母亲对这名男歌星的批评,以及对她的误解,女孩子彻夜难眠,她为母亲不了解她而伤心。

不如这样理解这件事:母亲是另一个个体,她有她的人生经验、喜好以及角度,就因为人生经验太丰富,可能比较难接受新事物。母亲,正如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她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她亦应该与她的女儿有不同的喜好与观点。

不要认为,母亲了解女儿是必然的事,事实上,她未必做到,正如,女孩子亦未必可以豁达地了解喜欢京剧、粤曲的人的口味。父母的责任是爱护子女,养育他们。至于能否成为子女的知心友,实在是额外的事,是Bonus.

母亲认为那是坏品味,你只用记着,母亲与你拥有不同的品味,别因此而怀恨在心。

本性难移

我不相信人会由坏变好。

如果那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固然要掉头走,但倘若你爱上的他不是真的很坏,而只是有点儿差,那么你该怎么办?

他吸烟、喝酒,喝醉之后又会变得凶狠;然而平日的他,尚算是一名称职的男朋友。你不知怎算好,于是,想尽办法替他找来出色的治疗师,又悉心劝导他,每一天,你都为他费尽心神。

你认为只要你能改变他,他便会由五十分增值到一百分。

然而,最可能的结局是:他不会改。其它一切看似易如反掌就能改掉的陋习,譬如杂乱无章、浪费、花心、说粗言秽话、大意……

你以为凭你的爱心可以令他改变过来,可是,到最后他丁点儿也没改变。

与其寄望别人会改,不如尝试想想,如果你能忍受,就继续,忍受不到便只好分开。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倘若你有接触电视上、报章上的科学节目,你会知道,人的特质,很多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天生的;在基因里,早已植根了一个人的个性,要改就要返回母亲的肚里改变。

很多年后,人类生产前,可以预先在胚胎中改变一些坏基因,要改就由父母去改,而不是由二十多年后出现的那位女朋友去改。

她们太寂寞

有些人是很寂寞的。

初见面便一五一十把过去半生发生的好事坏事向你倾吐,相交十年的知己也没知得那么多。他的目的是,说了出来,好像在这世间上多了一个人了解他,他又存活在一个不相熟的人群中;如此这般,存在感增加,他又没那么寂寞了。

有些人,也是不相熟的,自认识一名新追求者开始,便倾心向你透露对方追求有多强烈,以后他送的一枝花,他说的一句甜言蜜语,全部送到你的耳朵中,你不会错过当中的每一秒美好。与其说是分享心事,不如说成是表演自己的被爱。她从这次被爱中得到她价值,于是便四方八面张扬开去,你再陌生,她还是忍不住版诉你。她太寂寞了,她一定要最多的人羡慕她的好。

没有秘密的人都寂寞,把所有倾巢而出,为了博取一点反应,害怕别人不理会他,所以用自己的秘密来交换。

当我们寂寞时,我们会看电影,与朋友聊天。而有些人,会自爆秘密,会把自己的故事说很多遍。

朋友变亲戚

当发觉与相识多年的朋友有隔膜时,心情一定难受。

女孩子自觉最亲近的朋友就是中学时代的同学,几名女孩子立誓生死与共。只是时日渐远,大家都长大了,一年才可以见数次面,见了面,感觉依然熟络,但是话题就十分表面。

大家报告一下自己的近况,结了婚的说说丈夫,有了孩子的说说孩子,而女孩子,她在修读硕士课程,所以说着她的校园生活。

也不错嘛,而且更有人会拿出生活照与大家分享,这幅在富士山拍的,那幅在美国某条大路上留影。

女孩子在聚会中,忽然寂寞了。曾经心心相印的好朋友,现在见面后,感觉竟像跟亲戚拜年一样,完全没有内心的交流,真心话也不再讲一句。见了面,心灵反而更空虚。

第三部分第18节:接二连三遇上坏男人

朋友,如果不是与自己同一个圈子的,多数在时间久远之后,变得好像亲戚。你知道这个人,你们也互相关心,但是,你们已失去走进对方内心的能力。缘分,从此不再相同了。

我们会为爱情而伤心,亦会为友情而伤心,变了质,总是叫人唏嘘的。但你又知否?你在伤感之时,那班朋友当中,必然有一两个正认为渐淡的友情更觉适合。是的,其实有人早已不觉得,他对你们,还有甚么感情。

耶稣死亡年龄

有个女孩子,一直都好像长不大的。

长不大,不是指她的外型,而是脑筋。她十年前是愤世嫉俗的少女,事事看不过眼,思想消极;十年后与她重逢,居然一切没有变,年纪大了十载的她,消极如昔,人生毫无目标,也依然浑噩不满。

在场另一名女孩子,忍不住说了一句:"耶稣死的时候年纪刚好与你一样!"于是,连声抱怨的女孩子,忽然不敢再说下去。

是的,耶稣在三十三岁完成拯救人类的使命,伟大地走完他的一生。然而,这个世界上,很多三十三岁的人在浪费地球资源,过着自怨自艾的无谓日子。

但我看着那个女孩子,心想她大概下半生仍然是本性难移,活在抱怨与不满当中。我对她说,她大概是基因出现了问题,天生便有消极啰嗦的基因。她想了想,也承认,她的父亲就是她的男人版本,一世人也活在埋怨、不安、抱憾之中。

其实我一直也不能由衷地欣赏她,她的不积极、她的悲观令她不讨人欢心。所以这次聚会原本我不太想去,但因为当中有人提出"耶稣死亡年龄"的论调,忽然,我感受到这次聚会的珍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