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无中生有 第2页

作者:若零

师明康有些结巴:“这是风俗,小孩开学的时候带两个鸡蛋,读书会更聪明。以前都这样……”

“什么时代了,还相信这些陈旧的东西?你的脑筋能不能灵活点?”

不待母亲说完,师琳伸手从父亲的手掌中拿过鸡蛋,放进书包里,“我中午的时候吃,谢谢爸。”记得以前父亲也是这样,早上替她煮两个鸡蛋,再匆匆赶去上班。

“好、好,吃不吃都行,带着就好。”师明康憨厚的脸上挂着近乎感激的笑。

江月华转过脸去,懒得再跟他讲了。

“我去上学了。”

“坐***车一块去吧。”江月华也站起来,将报表收进公文包里。”不……”师琳正要开口,就在此刻,江月华的手机响了起来。看来,不用她说了。师琳低头扣好书包带,把书包背上肩。

丙然,江月华在跟电话里的人说了几句话后;有些为难地说道:“琳琳,妈有些事一定要去办……”

“哦,没关系。”师琳平静地走向门口,“什么时候去学校都行,不急。”

江月华点点头,走过去拍拍女儿的肩,“那么今天就不去了,等这段事忙完,妈妈一定抽时间去你学校看看,好不好?”心下颇觉欣慰,虽然她和丈夫两个人都没怎么管教,但琳琳还是乖巧听话,学习又好,从不让她操心。

“好。”师琳对母亲扯开一个笑容,心知急着出门的母亲根本不会察觉她笑得多么虚假。

如果十年前听到母亲这么说,她一定会相信、会开心地期待,现在……早已经不需要了。

伊顿国际学校,本省最有名的私立中学,甚至在全国贵族学校中也排得上名次。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挤进来,因为入读伊顿不仅是能力的肯定,更是身份的象征。

可是,没什么特别的嘛!

师琳慢吞吞地收拾着书包,根据她入读一年的观察所得的结论:这所学校除了钱多就没别的了。

因为钱多,所以校内建筑漂亮一些、设施全一些、用具高档一些;因为钱多,教师的聘金高,所以聚集了一群所谓的名师;因为钱多,所以升学率高,现在只要有钱,怎么也买得到学校读;因为钱多,所以学生穿着打扮讲究,美其名曰“品味”。

事实上,这里的学生仗着家里有钱,个个鼻孔朝天,以社会精英自居,互相攀比、往来吹捧,仿佛除了他们,别的学生都是二等人,老师们要么唯唯诺诺地巴结学生,要么自善其身只顾分内事,而学校的头头则一切向钱看,经济当帅、面子次之,只要有钱进账、于名声无损,一切好商量。

所以,伊顿除了钱多,没有别的了。

背起书包,走出课室,才发现外面竟下起了绵绵细雨,师琳没带伞,便踱到栏杆前,望着天空静待雨停。反正回到家也没什么事做,在这里待一会儿也好,毕竟伊顿的风景倒是真的挺不错。

突然,“师琳,你没带伞吗?”旁边响起热情的声音。

师琳将眼光从雨中飘渺的远山处收回来,看向旁边,“是啊,我没带伞。”来人是同班的杨晓虹,很开朗的一个女孩子,向来待她非常热诚。

“那一起走吧。”杨晓虹晃了晃手中的伞,“刚好我今天带了伞。”

师琳不太喜欢跟别人挤在一把伞下,但看到杨晓虹已经边说边打开了伞,也就无所谓地跟着她走向楼梯口。

杨晓虹用力推开折叠伞,却听得“哒”的一声,竟断了一根伞针,她扶住垂下来的一角,有些自嘲地笑,“哈,刚用几次就坏了,现在的伞的质量真是……”

“是啊,还不如旧伞好用。”师琳陪她笑了笑,知道她的脸红是因为尴尬。

伊顿有两类学生,一类是家里有钱,交赞助费进来的,大多数初中就在这里读,然后直升高中部;另一类是来自别的学校的优秀学生,家境普通但本人成绩好,也就是所谓的“资优生”,他们通过严苛的考试进来,为伊顿的高考升学率作贡献。作为回报,伊顿免除此类学生的一部分学杂费并发放若干奖学金,但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很高的要求。两类学生泾渭分明,彼此看不起,俨然两大阵营。

师琳属于第二类,因为她通过了入学考试,并且在家庭情况里填的是父亲的资料。当然,杨晓虹也是第二类。

杨晓虹有些犹豫地拿着伞,其实这样还是可以撑回去的,但举着一把塌了个角的雨伞走在校园里,终不是那么好看。

师琳看得出她的想法,笑笑道:“我们还是等雨停了再走吧,看情形也下不久了。”不管怎么样,没钱的人总是底气不足,尤其在这个学校。这就是现实。

“好的,就在这儿等一等吧。”杨晓虹松了口气,将伞收起来,欲放回包里。

“啊哟,你们的伞坏了啊?”身后传来一声很夸张的叫嚷。

师琳没回头,知道是班上那帮千金小姐们又来展示过多的优越感。

杨晓虹则涨红了脸不出声。

千金小姐们走上来,刻意把她们挤到一边,高声谈笑。

“真是惨啊,所以说雨伞还是要买钻石牌的,虽然贵了一点,但绝对不会像杂牌货一样说坏就坏。”千金小姐甲很做作地打开自己的雨伞,在她们面前晃宋晃去。

“就是啊,买东西不能贪便宜的。咦,丽娜,你忘了带伞吗?”

“不要紧,我叫了我家的司机来接我。”

“哎呀,本来我妈也要派车来接我的,但是我想在雨中走走,呵呵……”

很无聊,师琳把视线转向雨帘中的风景,听觉自动屏蔽旁边的杂音。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好一阵,众千金洋洋得意地睨着脸色难看的杨晓虹。哼,谁叫她仗着成绩好,竟敢妄想在班上抢她们的风头。

穷人就该安分点,别想跟她们的人竞争班干部的职位。

相比之下,师琳倒不曾勾起她们的敌意。这皆缘于师琳朴实无华的外表和安静的姿态。师琳是个不张扬的人,习惯隐藏自己,很容易让人忽略。

看着越来越僵硬的杨晓虹,她们更加起劲地刺激她。

“师琳,我们走!”杨晓虹再也忍受不住,一把拉着师琳冲进毛毛细雨中,冲出那群女人用带刺的语言织就的网。

心不在焉的师琳冷不防被她拉着跑,奇怪,什么时候跟她成一国的了?挣了挣手腕,却被杨晓虹拉得死紧,看来她的自尊心真的受伤了呢。

唉,但也别拉上她嘛,她可没兴趣在雨中跑步,但愿不要感冒才好。

有几分哀怨地皱起眉头,回头望去,见那群千金小姐得意地望着落荒而逃的她们,不是杨晓虹一个人哦,是“她们”!这下有点麻烦了,她好像被牵扯进去了。

唉,本来不干她的事的啊——

第二天,当师琳走进课室,正想在自己座位上坐下,却发现凳面上粘着一团香口胶,不由轻叹口气。

好啦,现在可以确定,她的身份已经从“安静的旁观者”变成“第二集团代表杨晓虹的跟班”。

掏出钥匙将香口胶撬起来,然后坐下,翻开书本阅读,平静得让旁边等着看热闹的人们觉得无趣。

相形之言,杨晓虹的反应比较符合她们的期望——她马上跳起来,愤怒地向那群女人质问,对方当然在不认账之余还反咬一口,于是争执升级为两类学生的对峙,迅速吵成一片。

吵,看不进书了,于是师琳放下书,托起下巴观战。

究其源,班上两方人马争战的直接导火线是班干部的选举。因为这选举不仅关系到在班上双方的势力对比,而且在班干部中所占份额就等于在学生代表会议上的票数,也就是说,直接关系到学校制度政策对哪方有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