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残情贝勒 第1页

作者:掬月

新人报报站掬月

我是新人——掬月。

ㄟ……等等,等等!别一看到我是新人就准备把书丢得老远,好歹也把这篇序看完嘛!

能出书,掬月自己也觉得意外,因为掬月从不认为自己有舞弄笔墨的文采。真的,别不信我呀!掬月从小到大只会写作文,不管老师出任何题目,一律只会套上起、承、转、合的标准公式,而且从不写超过四页长度的内容,这样的人能出书?哈!吓坏你们了吧?

第一次发现自己也能写出除了作文以外的东西是掬月念大学的时候,那是一篇刊在系刊的短篇小说,呵呵!货真价实的处女作,文笔生涩到连自己看了都想笑;可怪的是那篇小说竟然获奖了,还让掬月因此而赚到一本美美的笔记本。从那次后掬月便相信,世事还真的无奇不有。

闲话说太多了,咱们还是来聊聊书里的内容,讲些正经的事情。

这本书是架构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书里提及的一些人物、史实也是真实的,只不过时间稍稍被掬月给混合浓缩了一些些,ㄟ……好吧,我承认是很多啦,我把晚清数十年的历史全和在一起写成书,熟读历史的朋友见到书里的乱象千万别见怪,毕竟这是小说世界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目的就是让人放松心情罗。

好了,我罗唆完啦,如果你仍坚持要把手上的书丢掉,掬月也不会怪你啦;如果你不怕掬月在梦里拿刀追杀你的话,你尽避放胆丢呀!嘿嘿,吓到了吧!那还不赶快看书去,还在那边磨蹭个什么劲儿?我这边可已经把刀磨利了哦!

第1章(1)

晚清时期

满清国势至乾隆皇时达到巅峰,之后便逐渐中衰;至清未时期已是内外交逼、兵连祸结、举国动荡的局面。

清廷由于屡受洋人船坚炮利的刺激,有意推动洋务运动,以求富强;是以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开始在教育事业上力求改革。这一段时期教育事业改革的主要方向,一方面在国内尝试办理西式学堂,间接学习西方的科技;另一方面则选派学生出洋留学,直接至外国学习其长处。一切只为救亡图存,重振大清国势。

凤扬县

“大人。”师爷颤巍巍的唤道。“您说咱们凤扬县办这个学堂是不是和朝廷的办学宗旨……相去甚远?”

朝廷分明下诏要在国境内试办西式的新学堂,可是大人却在辖区内办了个凤扬女子学堂,这实在离谱得紧。

留着八字胡的知县大人扯着胡须道忿忿不平地道:“你懂什么?现在到处都是什么外国语学堂、技术学堂、军事学堂,教的净是英文、算学、德文、自然、实学拉拉杂杂一堆洋玩意儿,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快被那些洋鬼子带来的洋思想给覆盖了,本官这是未雨绸缪懂不懂?要是真的有一天大家都忘了老祖宗的思想,至少还有咱们凤扬县知道嘛,到时咱们凤扬县可就风光啦!”

知县笑呵呵的想像那一天若是真的来临,他这小小的凤扬知县会是多么风光。

“可是也不应该建个女子学堂嘛!”师爷咕哝着。

要维护咱们祖宗传下来的学术思想,办个学堂教授经学、史学等思想他还可以理解,可办个女子学堂……唉,他实在弄不懂大人的想法。

“本官就是看不惯那些学政、事务官,一下子办个同文馆,一会儿办个电报学堂,然后又来个电气学堂。哼!分明是崇洋媚外。所以我就干脆办个女子学堂,教女红、古乐、刺绣、写字、理家、厨艺,要学生们读遍女戒、妇德行……反其道而行。”

“可是这也反过头了吧。”师爷苦恼的摇头。

这大人真是胡搞过了头,也不想想现在能上学堂的八旗、汉人子弟哪一个是女子来着?更别说大清开国以来何时有女子学堂?再瞧瞧清廷学制上压根儿没有“女子学堂章程”这东西,大人现在根本是在瞎搞胡闹。

“怎么,师爷你有意见?”知县凑近他眼前问道。

“大人,小的怎么敢有意见!”我的意见你压根儿听不入耳,况且这学堂建都建了,学生也早就开始上课,他现在有意见也来不及了。

“没有意见最好,去把这个月学堂的帐册拿来给本官瞧瞧。”知县肥肥的身子坐回椅子上,舒服的靠向椅背。

“是,大人。”师爷福了福身子,退出门外取帐册去。

不一会的工夫,他手捧着一册宝蓝封页的帐本回到房内。

“大人,帐册来了。”师爷将帐册端正的摆上案头后,迅速跑到门口站定。

“你这是做什么?跑得半天远的。”知县瞧着他莫名其妙的行径。

“没,没事。”师爷在门边大声回道。

“啐!敝人一个。”知县边咕哝边翻开帐册。

忽地,他瞠大眼,气得胡须几乎快翘得比鼻头高了。

“这是什么东西?”他大吼着将帐册掷向师爷,并未命中目标。

还好他有先见之明,否则不被帐册击中才怪!师爷俯子拾起帐本暗自庆幸着。

“大人,这是帐册呀!”他将帐册重新放上案头。

“废话,本官当然知道这是帐册,可是上头记的是什么烂帐,竟亏损那么多,是想要将我整个县库里头的银两赔光是吗?”知县气呼呼的指着帐本。

“大人,咱们办的是女子学堂,算一算学堂开课至今,来上学的人也不过就这么十来个,人数少得都快要和咱们请的教师人数一样多了;光是支付每月教师们的薪饷就很吃紧了,况且学生们不是拿鸡拿鸭来充当束修,再不就是赊欠记帐,长期下来咱们当然会亏损。”

“怎会才十来个人呢?”知县被学堂里少得可怜的学生人数吓傻了。

放眼整个大清,算得出的女子学堂恐怕也只有他凤扬县一所了,这种独家的生意怎么可能赔钱,还赔得这般惨?

“可事实就是如此呀!大人,这年头有几户人家肯让女孩子家上学堂?一开始我没说我反对建女子学堂,是因为知道大人一定听不进我的话,瞧这会儿可看见结果了吧!”师爷抱怨的道。

“你那是什么态度?我是大人呐!”知县吹胡子瞪眼睛的指着师爷骂道。

这师爷真是愈来愈不把他放在眼里了,竟敢以下犯上指责起他这个知县大人。

“还不快点给本官想想办法,不然这么下去咱们真要喝西北风了。”

言“是,大人。”师爷有气无力的答道。

情他边踏着脚步口里一阵念念有词,左晃头右摇脑的努力压榨许久不曾运转的脑袋,希望能想出些点子。

小“当初建个东文馆教教外国话不就好了,朝廷不但给膏火还有奖赏。现在弄成这个样子可好啦,不但好处没捞着,还要赔钱散本去倒贴,还要我这个师爷想法子善后。”师爷忍不住的抱怨着。

说“你是想到法子了没呀?”知县不耐烦的执着毛笔在案头上敲击。

独一炷香都已快烧完了,还是见他摇头晃脑的,一个字也没迸出来。

家“你怎么不自己也帮忙想想?”师爷忍不住回嘴。

“你说什么?大声点,本官听不见!”知县侧耳嚷着。

“我说我快想出来了。”

“快想出来了最好,别嚷着要本官帮忙知道吗?”

“耳朵还真灵。”

“呃!别净是说些废话,快想呀!”知县扬声警告他,他所说的每个字他可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终于,在掌灯时分,师爷忽地灵光乍现。

“有了有了,大人我想到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