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相逢疑似在梦中 第3页

作者:齐萱

她方才所述的田园家居生活,载皓听来也不胜向往,等到她说了最后一句,又不禁好奇的追问:“你的看法?”

“怎么?莫非公子以为我们做下人的,就不会或不该有属于自己的想法?”

“姑娘言重了,我从不曾有过这样的念头,倒是姑娘谈吐不俗,实在也不像一般的下人哩。”

她的神情有过那么一刹那的怔忡,但很快的便又恢复泰然道:“大概是跟在小姐身旁久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关系吧,小姐幼承庭训,老爷又是博学的人,我从小陪着小姐长大,就算学不到全像,也有个三分样。”

从她刚刚露出自见面以来首度的失闪,载皓脑际也蓦然灵光乍现,可惜尚未来得及捕捉全貌,那抹玆光便又已消散无踪,于是他便不再执着探思,今晚好风好水,他也实在不愿再多伤脑筋。

寻思至此,他便迅速转过话题来说:“无论如何,我想你家小姐此行的任务已达成,韦龙幼女对于未来的夫婿十之八九是心存欢喜的。”

“你怎么知道?”她的反应其实也印证了载皓的猜测。

他一指桌面上的书作道:“如果不是,你家小姐现在安慰劝解韦小姐恐怕都已来不及了,怎么还会有作画题词的闲情逸致?”

她闻言顿觉心中一震,眼前这位身着简单绵袍,外单斗蓬的男子究竟是谁?

为何有如此犀利的眼光、灵活的脑筋和大派从容的气度呢?

在她盯住他沉思的当口,其实载皓也正望着她看:不像,她真的不像是供人使唤的仆佣,虽说自己家中奴仆如云,生在王府、长在王府的他们,眼光胸怀自也不逊于一般家道殷实的人,但这位姑娘……这位姑娘的身上有股特殊的气质,教人--她蓦然别开眼去,面颊泛上一层淡淡的微红,再度令载皓心头一凛,请问芳名的话已来到舌尖,却又因被她抢先一步开口而失去了机会。

“公子观察入微,我甘拜下风,”她何尝不想问明他的身分,却又因暗喝自己不该产生不必要的枝节而及时打消了这个念头。“韦小姐的未来夫婿,是她三哥的好友,有自己的兄长做保人,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呢?更何况两人今日虽已文定,但婚期犹早,所以韦小姐目前还不须为即将远嫁而忐忑难安,可以在家中再过一段悠游自在的女儿生涯,心情当然会好得不得了啰。”

“原来如此,”载皓日上这么应着,心内却仍难免狐疑,“我听韦龙说他这位幼女年已十九,怎么你又说“婚期犹早”呢?”

“因为这位韦家未来的姑爷目前正准备赴东瀛求学,所以双方便约定等他学成回国后再论婚事不迟,这之前他已在上海的广方言馆学习了近一年的日文了。”

日本;载皓首先想到的,便是今日下午才与自己畅聊过革命思想的妹婿关浩,他虽为朝廷重臣之弟,父亲生前又曾与自己的阿玛并肩跟随曾国藩打败过太平天国,之后且曾任两江总督,蔚绿与他的婚事便是两位父亲在生死与共的战旅中订下的,但他的观念却大大迥异于父兄。

后来阴错阳差,关浩不但因赴日本学医,极力排斥这种由父执辈所约定的“肓婚”,且为早有意中人而在婚礼当天逃月兑不见。

然而在婚礼之日上花轿之人其实也不是蔚绿,而是额娘费了二十几年心血才找回来昔日贴身侍女与阿玛私通所生下来的湘青。

他这两个妹妹相貌酷似,湘青在尚未被额娘寻获前,一直独居南方清苦过日,初入府时,还曾令不知内情的自己惊艳。

本来额娘是打算依湘青母亲生前的心愿,让她永远以着单纯绣女的身分,在王府中安乐过口的,谁知自小娇生惯养的蔚绿在全家避衲于西安,得知皇太后已降旨要她与开浩完婚时,竟不惜割腕,以示绝对不愿嫁素昧平生,自己根本不爱之人的决心,让额娘差点就没了主意,眼着着和亲王府上下几十日人,便都要因蔚绿的任性而招惹大祸了。

那时在一旁帮着抢救回蔚绿性命的湘青本着报恩的心情,突然开口表示愿意代蔚绿嫁进关家,额娘也才终于对她揭露了其实她本来就是和亲王府内大格格的身世。

岂料由于关浩的逃婚,使得湘青不得不南下寻夫,这才发现原来关浩即为她所深爱的那位误传已死的乱党之人,只是他以前为掩饰身分,一直使用化名罢了。

虽然兜了个老大的圈子,但早已被月老成上红线的男女,终归逯是要成就姻缘的。

而若不是为了要让他们两人补度洞房花烛夜和新婚蜜月期,自己也毋需让出新月园而置身于此了。

“公子?”见他半天不说话,她忍不住唤道:“公子?你在想什么?”

载皓回过神来忙说:“没什么,只是突然有些感慨罢了;朝廷年年送大批青年学子赴外求学,原是指望等他们有所成之后,能回报朝廷恩典,为国效力,无奈在这些人当中,偏多有思想扭曲之徒,受那孙文蛊惑,不论身在海外或回到国内,处处都与朝廷作对,甚至发动暴乱,更添朝廷忧患,实在可恶;而据我所知,这批所谓“兴中会”的乱党,又以旅日学生居多,但愿韦龙未来的女婿,不是这种不忠不义之徒。”

“公子认为这些人全都是不忠不义,是非不分的“狂徒”7”她的眼眸突然变得极为幽深,脸色似乎也比刚才苍白了些。

“莫非姑娘另有高见?”

“高见不敢说,但我虽为一介女子,对国家的关怀可不下于一般男儿,更何况国家有难时,公子以为受最直接、最深刻伤害的人是谁?皇上吗?皇太后吗?

或是朝廷内的文武百官?都不是,而是我们这些平平凡凡、辛辛苦苦、劳碌终日只求温饱的老百姓。”

想不到方才辽温婉娇憨的她,现在会突然口出此言,载皓在震惊之余,便也立即辩解起来。“姑娘此言不嫌有失公允吗?此次八国脚军驻进京城,虽造成生民涂炭,但论罪议处,庄亲王载勋被赐自尽,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遭革爵,永禁新疆,毓贤正法,英年、赵舒翘等人处斩,还有--”

“看来公子是完全站在朝廷那一边啰。”她的唇边再度浮现一抹冷笑道,同时心中也再现疑云:这名男子到底是谁?刚才似曾闻总督大人到,但她肯定他绝非总督大人,光看年龄就不对。

“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妨大胆的把我的想法说给公子听,你若不以为然,便当我是在大放厥词,听了就算,”她偏侧着头想了一下后又说:“当然,如果公子觉得我的言论过分偏激,那不谈也行。”

刹那间载皓真想向她透露自己的身分,阻止她发表“不当”的论调,但想再与她多处片刻的期盼,却突然强烈到令他惊异的地步,使得他终于出声时,说的竟是,“姑娘但说无妨,我愿闻其详。”

她望着索性落坐,一副真的准备聆听模样的载皓,忽觉有些不安,但既成骑虎之势,也就没有临阵月兑逃的道理,便在小小的事中踱起步来,侃侃而谈。

“你刚才提到的那些皇亲国威、高官重臣,我认为他们若非罪有应得,便是理该负责,如果真要指出他们有什么可怜之处嘛,恐怕至多也只能说是代罪羔羊而已。”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