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袭月格格 第12页

作者:慕云曦

张玉书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来教袭月格格念书的,至一年前,她迁入这儿开始,每三天张玉书必来上次课。张玉书觉得袭月格格的资质好,最简单的三字经教了大半年她便背得倒背如流,四书五经近来也学得不错,所以这些天来,张玉书便挑一些较浅显易懂的诗来教,希望袭月格格也学会作诗。

而月儿则是“听话”的学写字、念书,她就像一张空白的纸张,不断的吸收新东西,她的聪颖,博得所有人的赞赏,但她却没有善用这项天赋,这是张玉书觉得最可惜的地方,像此刻,袭月格格又在发愣了。

“格格……”

月儿轻抿着下唇,一副委屈的小媳妇儿样,明眸皓齿,大眼水汪汪的,让人看了,就不忍心对她生气。

“格格、格格。”张玉书极有耐心的再唤了两声。

“啊……”这一唤,就把月儿给唤回来了。她瞪大眼,看到温柔和蔼的张玉书,不由得浑身充满愧疚感。“对不起……张师傅,我……”

“没关系,臣不会介意的,只是格格方才听到了多少,默念一遍可好?”

“这……”月儿觉得更对不住他了,拚命搜寻着,“嗯……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呃,对不起,最后一句我忘了!”

张玉书讶异于袭月格格过人的记忆力,很少有人会听过一次便记得这般牢的,更何况,是在不专心的情况下。

“时时误拂弦。”

“喔!时时误拂弦。”月儿露出甜美的笑容来。

“是!这首鸣筝,其中诗意其妙处就在于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将弹筝女子的微妙心情,一种邀宠之情在末两句点出,十分的传神。”

月儿眼中却有了困惑之色。

“格格可是听不明白微臣的解释?”张玉书问。

“明白,只是觉得奇怪。”

“有何奇怪?”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月儿皱起眉。“既然诗中的女子要周郎注意她,她去找他不就行了,干嘛故意弹错琴来表示,这样岂不是会让别人以为她的琴艺不精却又要卖弄,反而惹来笑柄呢?”

月儿的坦言不讳,换来张玉书的哈哈大笑。

“格格,这表示她的用心不在于献艺寻知音,而在其他。有诗人言:曲有误,周郎顾呀。这就是身为女子的矜持呀!”

又是矜持,意思岂不是和男女有别有异曲同工之妙。

月儿还是不喜欢,嘀咕道:“要是我是那个周郎呀!绝不理她。张师傅,月儿不喜欢这首,换学别的。”

“好,换别的。”张玉书冥思了一会,道:“就这首吧!这首是李白的春思。也是五言。燕草如碧丝,秦柔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人罗帏。诗中的意思,就是描写丈夫远戍燕地,妻子留居秦中,对着春天景物思念良人,想像良人也正在想家。”

月儿听着,叹了口气——那个妻子跟她一样!她也好想、好想宣奕呀!

可是,最近宣奕变得好凶,好像很讨厌她似的。月儿不明白,自己是不是做错什么事了,才惹得宣奕嫌恶?

“张师傅,月儿是不是……很讨人厌?”她仰起脸,语气傻傻的问着。

“这怎么会呢?格格,你是臣教过最聪明的学生了。”

“真的?”月儿狐疑的看着张玉书。“张师傅不是说好听话来骗月儿的吧?”

“臣不敢。”

月儿点了点头,算是相信了。但她还是想不透彻,为什么宣奕会突然变得……这么奇怪?

两人之间像是有了距离、隔阂,虽然她依旧喜欢腻在他身边,待在有他的味道的空间里;而他,却一步一步的将她推开,就像努力在实践“男女有别”这句话一样。

所以,她讨厌这句活!

一会儿,珍珠泡了桂花茶进来。

“格格,张大人,奴婢泡了桂花茶;天气热,这茶喝下去,可以消暑解渴。”

张玉书正渴,马上饮下一杯。“这茶真好。那么,格格,我们就来复习刚才学的那两首新诗。皇上交代过,午后你得过去御书房一趟,让皇上看看你最近学了哪些诗。”

月儿恍若未闻,只是愣愣的看着窗外。

初夏,蝉声四起,天气正热着呢 狘br />

jjwxcjjwxcjjwxc

“皇阿玛吉祥。”

宣儒、宣奕一同跪下请安。

“起来吧!”

宣儒、宣奕一同站起,这才瞧见御书房内不只皇上一人,尚有大阿哥宣伦,以及宗人府宗令杨涵在。

宣伦、宣儒、宣奕三兄弟面面相觑,不明白皇阿玛叫他们三人一同前来有何要事吩咐。

此时,杨涵一见三位阿哥全都来了,便退到后面,将御书房的门锁上。

三人一见,皆一惊。

宣奕心直口快问道:“皇阿玛,这是做什么?”

“宣伦、宣儒、宣奕,你们别慌。”皇上笑道:“皇阿玛是有私事嘱咐,要你们私下下江南去办,不希望有人听到这一次的秘密行动,这才要杨涵去将门锁上。”

“皇阿玛请吩咐,儿臣照办便是。”大阿哥宣伦诚心道。

“江南好,风光好。”宣儒微微一笑。“不知皇阿玛有何重要之事要儿臣三人去办?”

宣奕觉得奇怪,什么重要的事,会需要到三位阿哥一起出手?这事太奇怪了,其中一定大有文章。

“那皇阿玛就直说了。你们都知道月儿是已逝的和硕亲王的女儿,所以,朕将她接回宫中住,封了她袭月格格,但你们一定不清楚月儿还有一个双胞胎姊姊流落民间吧?”

“莫非,皇阿玛要我们去找回这位流落在民间的格格?”大阿哥宣伦道。

“没错,宣伦猜得对。朕正是要你们去办这件事。”

“这事可难了,事隔十六年要如何去寻找,除非……这位格格和月儿一样有胎记。”弘儒想得简单。

“确实有。有一个太阳的胎记,名叫麝日。”

“这简单。”宣儒得意的将折扇反手一拍,“只要让可疑的姑娘将衣服月兑下来,让我们瞧瞧便行了。”

“只怕到时候,自诩风流潇洒的四阿哥,要带数不清的妻妾回宫了。”宣奕毫不留情的泼他一桶冷水。

“呵!”折扇改拍到头上,宣儒连忙摇头:“馊主意。”

“这咱们大清国地大、领土众多,皇阿玛为何要指定我和四弟、六弟下江南寻找呢?”宣伦冷静,一语便道破事情的关键核心。

“宣伦问得好,其实早在许多年前,朕便私底下要杨涵去秘密察访这对双生姊妹的下落,但查了多年一直没有消息,直到六年前,宣奕意外的抓回袭月,这才找回了一个。”

“臣办事不力,还请皇上恕罪。”杨涵歉然道。

“这不是贤卿的错。”皇上哝道:“找回了袭月之后,这几年来,朕要杨涵私下秘密搜山,但都没有消息,看来,麝日格格并没有流落到树林中。”

“就算没有流落林中,但麝日极有可能早死了。”宣儒摇头。

照这情况看来,要他们下江南找人,无疑大海捞针,难罗!

“麝日格格是极有可能早夭了,但,根据臣多年来的调查,却发现一个线索。”杨涵上前禀奏。

“是什么样的线索?”宣奕兴致勃勃,好奇不已。

“当年和硕亲王玄颤被诬陷一案,当时牵涉案中的皇太后、皇后早已仙逝,杀手早巳被问斩;而和硕亲王夫妇自缢时,亲王府被一场大火吞噬,所有的奴仆逃的逃、死的死,唯一一个最重要的人证,也就是福晋的女乃娘一年嬷嬷,据说,有人看到年嬷嬷抱着婴儿坐上一辆马车,从此便音讯全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