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惆怅还依旧 第27页

作者:梁凤仪

其实是要盈亏自负,成败不看一朝一夕。

然,事业道途上出现这种突然而至的祸患,叫穆澄的信心顿失,她无法不诚惶诚恐。

原来日一夕之间,任何一间报馆,任何一个老板。都可以将穆澄的饭碗,随他的心意而捏破。

穆澄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失业这个可能。

包令她难过的是,一直以来,她都有信心,以为只要自己的作品有水准,叫好又叫座,就无人会动她的写作地盘。

她以为读者是她的守护神。

她以为自己的勤奋,最低限度有一定的保障。

她以为今日的声望,已到无人能动摇的境地。

原来,不是的。

如此的发现,绝对可以令一个神经与心智脆弱的人崩溃。

“被遗弃的感觉很难受。是不是?”方诗瑜问。

并且,她伸手紧握着穆澄的手,以示支持和安慰。

穆澄听了方诗瑜的那句话,再忍不住掉下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来。

“对不起,”穆澄说:“我很失礼!”

“别傻,又不是在外人面前。”

“实在难过。”

“我明白,曾经沧海,我是过来人!”

“你?”穆澄问。

方诗瑜叹口气,点点头。

“你不是强人?”

“强人也有眼泪。那个自强不息的过程,一样有甚多的障碍。别人为了本身的利益与苦衷。请你让路,真是无日无之。你今天才尝到了苦头,算是迟来的劫。也是你的幸运。”

“你怎么自舌忝伤口?”

“我由着它一边流血,一边仍奋力作战。最要紧的是不要被对方看到你已受伤。这是第一步。”

“我打算采取法律行动。”

“不要抬高对方身份,法律要来维护社会上更严肃的事。”

“我的声誉有损。”

“谁说的?”

“我猜。”

“一定是估计错误。你的书依然有人买,就是明证。”

“可是,如何向读者交代?”

“不必交代,你以后出版的作品质量但佳,就是最好的交代。把不能交代,难于交代的责任。放回对方肩搏上。”

穆澄继续问:

“我的稿费?”

“官司打赢了,仍是输了。”

“为什么?”

“因为那两三万块钱,不足以弥补你动员的人力物力、精神时间。又因为你紧张那些稿费与那个专栏,正正是致命伤,造就了对方的得意与得戚,完全划不来。”

穆澄一时无辞以对。

第十章

“穆澄,你未试过闹失恋?”

她摇头。

“所以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失恋的疗伤方法其实很简单,说穿了的道理,一字般显浅,就是从此之后,不要再把男人放在最显要视觉、最不可或缺的地步。一于把他们视为可有可无,极其量是有则固佳,缺亦无妨。这种心态一奠定,,牢固,就百战百胜,攻无不坚,兼刀枪不入,百毒不侵,以后尽量横行四海,挥洒日如。”

穆澄望住说得眉飞色舞的这位挚友。

她突然的感触。

眼睛里发出了一个询问的讯号。

方诗瑜接收了。

她微微低下头去,柔声地说:

“是的。不单是公事上的经验之谈。”

穆澄立即拥抱方诗瑜,感动地说。

“不必为我的觉醒,而暴露你的疮疤。我已很感谢!”

“穆澄,我是为你好,唯一的一劳永逸,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不要再紧张那些你完全无法控制的人与事。”

穆澄说:

“这真是太可怖了,除掉初生的婴儿,可以任由摆布之外,还有什么人与事肯定在自已控制之内?”

“在感情上独立,在事业上也独立。后者指的是自立门户,自起炉灶。”

“我没这个能力。”

“无人天生是个老板人材。很多事是会迫出成绩来的。你没有能力开办报馆,就算,有也不管用,你的作品不可以集中在一家报馆刊登。

“对报馆专栏,是既来之则安之。尽了交稿本份,他们刊登固然欢喜。抛进垃圾桶去,你就看也别看,提也别提,一不上心,就无人会刻意对付你。人家只喜欢整蛊人家心里所好。

“然后,穆澄,站起来做出版社,把自己的书出版发行得更好,全权控制。那才是办法。”

第一次,穆澄认真考意这个看上去像天方夜谭的建议。

穆澄想,应该找多几个谈得来的人,给她一点意见。

第一个要找的就是母亲。

从小到大,穆太太的智慧与经验都有效地影响着穆澄,她有信心自母亲处得到些启迪。

然,这一次,并不如穆澄想像中顺利。

因为她还未及摇电话给母亲,穆太太已经非常急躁地找上门来,跟她说:

“澄,你得跟出版社讨一个特别人情,我们预订的那一万本书,他们不答应运出卖物会场,叫我们怎么去抬?”

穆澄有点啼笑皆非,她长年大月的光顾那街口的士多,应咖啡、牛女乃、鸡蛋、面包等等,都准时送上门来。何况是成万本书?

能一下手卖出一万本书,那份收益是可观的。

大概有什么误会之故。看母亲的神情紧张,她也就把自己心目中的问题暂且搁一搁,先行处理了这件事再说。

电话摇利出版社去,才猛地醒起傅易已经离职了,接手办理这件事的是一位新上任的姓孙的先生。

穆澄把经过给他讲述了一遍,然后说:

“孙先生是否可以帮个忙,把那一万本书送抵卖物会现场呢?”

“对不起,如果个个作家都要我们管接管送,那还怎么得了?”

穆澄因为跟对方并不熟络,不好意思问:是不是个个作家都光顾出版社买一万本书籍呢?

她只好又咽一口气说:

“可否就看在我的份上,帮这个忙?”

“穆小姐,我们的作家多若恒河沙数,必须一视同仁,任何人订书,都只能开部车子去我们的货仓点算收货,不作例外。”

穆澄在文化界工作少说也有十多年了,从不敢在同行面前说半句夸大话,这阵子,实在太多激心刺肺的不合情理个案发生,叫她再忍不下去了。只道:

“连我也不能例外么?”

“对不起,我们大公无私。”

穆澄点点头,作罢。

至此,她已完完全全地觉醒过来了。

回头对母亲撒了一个谎道:

“请放心,总之准时把书运抵现场就是!”

穆大太虽看到女儿的神色有异,但她既不说什么,也就无谓查根问底。更惹对方烦忧。

这是她多年以来赖以跟女儿相处融洽的法宝。

穆太太才一脚踏出陶家,穆澄就再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她的眼泪积贮多年,再无所保留地一泻千里。

不只为了刚才一宗半宗个案的委屈。而是经年累月的愚蒙,得到了一朝的觉醒。

好一句“大公无私”,出自出版社代表人之口,伤透了穆澄的心。

从小到大,穆澄都没有接受过这种特殊的“大公无私”的对待。

全班同学考试,她名列前茅,操行又拿甲等,于是校内的老师就额外的疼她,年中的奖品一箩箩地抬回家里去。

同学们不管是仰慕她品学兼优,抑或意欲利用她的聪敏勤快,辅助他们的功课,总之,在一群同年纪的孩子里,她一直受到特别的礼遇。

穆澄享受着这一总的偏袒,但从没有恃宠生骄。

她往往把老师的奖赐,尽量与同学们分甘同味。同样,同学对她的额外迁就,例如把圣堂内的好位置预留给她望弥撒、主动替她去轮侯戏票、为她去小食部买汽水等等,穆澄都感激于心,必然在功课上头,予同学们悉心帮助。她坚持别人花在她身上的心机,会有肯定的乐观回报。

直到走出校门,穆澄享用着这些偏私,而从无愧色,永远相安无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