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惆怅还依旧 第22页

作者:梁凤仪

“好了,好了。”穆澄的脸由微红而变青白,慌忙的摆着手,吓得什么似的:“诗瑜,我只不过是受了那甘老总的一点点窝囊气,同你发泄而已,并没有要你为我想出如此一个轰天动地的主意来!我实在承担不起!”

方诗瑜说:

“只管埋怨际遇不佳,有什么用?我告诉你,举凡待人不公平者,绝对不会得些好意须回手,我担保你口中的那位老甘,不会就此罢休,跟这种人交往,一定还有更吃亏的在后头,天下间要占便宜的人,必定取易不取难,你提供了最优厚的备受欺侮的条件,别说我言不在先,恕不得人!”

也难怪人家说从商的人总是巴辣,方诗瑜就是一例。

苞她吐一口苦水,她也有本事成箩理论与计划的讲出来,实斧实凿,毫不容情地对付人家。

这种个性大概是现世纪最见效的生存之道吧?然,如果退让、眷恋、含蓄依然能令自己活下去,也就不必张牙舞爪,搅得自己劳心,人家激气。

跑出来跟方诗瑜聊了半天,穆澄回家去时顿觉累成一团似。在外头商业机构做事的人,为什么整天坐在写字楼,穿梭于各幢商业大厦的会议室内,都会在下班时忽尔憔悴?就是因为要你谋我、我算你、攻心计、用权术,以保障权位,以争夺利益。一旦踏足这个圈圈,就无法自拔了。

每念至此,穆澄尤爱她的职业。

家庭式手工业之中,写稿总比较做塑胶花好一点点的吧!

罢打算躺到床上去小睡一会,才烧晚饭,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是穆澄母亲!

“你跑到那里去了?我等了你一整天!”

“跟诗瑜直吃了差不多两小时的中午饭,谈得兴奋!”

穆澄母亲似乎没有兴趣知道穆澄跟诗瑜的谈话内容,只说:

“我跟你商量一件正经事。我隶属的那个照顾老人的慈善机构扶老会,打算筹备一个百货义卖展览会,网罗市面上最畅销的货品出售,将盈利拨归扶老会作各种基建用途,筹备委员会的会议上,提出了希望能卖你的作品,如何?”

穆澄并不是活跃于社会公益的人,这个扶老会是她唯一肯参加的社团,这是穆澄知道的。

去年,穆澄就曾应她的邀请。到扶老会的会址,向一班会员畅叙演说。对于年纪大的人,能够培养出阅读的兴趣,用以抵销寂寞,消磨时间,且还增加健康的生活情趣,真有很大的感动。

穆澄兴高采烈,一叠连声地踉她母亲说:

“好,我去跟你安排。”

“澄!”穆太太突然的这样叫了一声。

“什么事?妈。”

“我知道你有一颗慈善之心,你从小就有。可是,千万则把这份心情硬加到别人头上去,让人家误会你借慈善为名,占尽便宜。”穆太太再加一句:“你明白我的意思?”

“我明白。”

穆澄在心内暗暗佩服母亲的独到眼光与宽敞胸襟。

的而且确.她如果一时兴奋,见义勇为地游说出版社,请他们赞助,就是强人所难了。这世界上最讨厌的,莫如强迫别人混淆善事与人情二事。前者要求在于无条件的心甘情愿,后者若没有肯定的实质回报,也必会有无可奈何的成份在内。

就算向出版社取蚌回扣,也得审度情况,看是否牵强。也许开心见诚地跟傅易交代一声,他肯帮忙固佳,否则也不必勉强。

为善之难就往往在于本身的经济能力有限,但,又不能接受太多朋友的帮忙。穆澄摇电话到出版社去找傅易时,很婉转地表达了她的意思。

暗易爽快地答:

“多年老朋友,我还有不明白你的个性的?就照发行价给那间扶老会好不好?”

“好。太谢谢你了。”

“难得一下子有个团体包销一万本书,就算薄利多销,我们还是受益不浅。书印了压在仓内干什么呢?做生意最紧要是货如轮转。”

“傅易,你极有生意天份!找个机会介绍我的老同学方诗瑜给你认识,你们一定谈得来!”

“方小姐是商界市场推广的一流高手,久仰她的大名,真要聆听教益,对我将来的事业发展必有帮助。”

“出版社有你是莫大的福份!”

“人们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

“你有怨言?”穆澄觉得奇怪,傅易从来绝不埋怨。

“不,我只会采取行动。”

穆澄一时间模不透傅易的三思,呆了一呆。电话里头有一阵子静谧。

穆澄不好意思地笑起来,说:

“哦,什么行动?”

“挂官而去,另谋高就。”

“你是认真的?”

“对,从下个月起我就月兑离文化圈,跑到商界去做事。”那声调竟是极端愉快的。

“天!”穆澄轻喊。

“由清变浊是不是?世纪未,正好浑水模鱼。”

“你不是这样的一个人。”

“多谢,你的这个信心令我感动。”

“是真心的,你加盟到哪间机构?”

“百货业。在即将于丽晶广场开幕的丽都百货公司,负责男性服装、皮具、银器等部门的采购与推广。”

“太棒了,全新形象全新制作。我预祝你成功!”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那么的义无反顾。

穆澄突然的感触,问:

“转行要有很大的决心,是不是?”

“决心很可惜来自无可挽回的失望。”

穆澄没有太分析傅易这句话,她只一古脑儿思考自己的问题,茫然地问:

“如果我也转行,你看如何?”

对方还没有回答,穆澄又说:

“外头人事顶复杂,是不是?我看我应付不来。”

“这么说,穆澄,你一定跟你家里的人相处绝顶愉快!”

一针见血,世界上只余两个人,却会有政冶的场面,斗个你死我活。

穆澄想起陶家众人,立即有一阵的晕眩。

“你不是认真的吧?我指你那转工的念头。”

“不,不,我只不过说说而已。”

“穆澄,在你的天才内寻求突破吧!祝福你!”

穆澄在挂断了电话之后,苦笑。

突破?谈何容易,又从何着手?

穆澄想,来来去去那画稿纸,那枝笔,写下的故事,交到报馆去,又影印一份交出版社。作业是如此简单,一成不变。如何可以使之奇峰突出,真是费煞思量了。

无论如何,穆澄已经完成了责任,为那扶老会取得了一个折扣,无形中等于减低成本,增加收入,做成功这件公益事。

日行一善,穆澄想,今天精神应该额外清爽才对。那些无端引起的杂念想头,应该把它扔到一旁去,什么转工不转工呢?日子过得平平稳稳就好。

一日一把心定下来,立即想到要烧几个好菜,等陶祖荫回家来吃晚饭。

还有件颇重要的家庭事,要踉祖荫商量。

前一阵子,有笔小积蓄,原本打算搬到较大、较明朗的单位去,然,就为着要成全祖荫的孝悌之道,摊动了一部份给陶祖荫的弟弟置业,每月做弟嫂的,还得斟量帮补祖德的房产按揭。这也不去说它了。

饼掉了这段日子,祖德也应该有个归还本金的期限给穆澄才合理。尤其这阵于,穆澄很留心那些海外物业。纵使不是打算移民,但在人人都嚷着这几年本城房产会得节节下降时。又有什么投资可以做呢?

穆澄只不过是个一般的家庭妇女,她自问比其他职业女性的理财知识还要差,因为缺乏了社会接触之故。

在外头干活的姐儿,也别说要做到像方诗瑜般地位,就是比她职位低很多的,都能坐在偌大的写字楼内,而跟成百上千的同事交往,你一言我一语。道听途说的消息多着,尤其是有关商界的营运资料,怕更是俯拾皆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