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花魁劫 第13页

作者:梁凤仪

“好,好!我等下就去当说客。”

“一言为定了,我担保你们有个极端愉快的曼谷之行。”潘浩元在他宽阔的胸膛上一拍,天下间的至艰难之事也担戴下来似,予人一种安全感。

对呢,就是这个动作。他从小就有这个惯性的动作了。

记得曾有那么一次,我在乡间给表兄弟,也就是我那姨母的孩子欺负了,巴巴的坐在后门门槛上哭。潘大哥走过来问明原委,就立即一手拉起我,一手拍胸膛,说:“妹头,不怕,我跟他们论理去。”

潘大哥那拍在他胸膛上的一记,每次都似是拍到我的胸口来似,给我无比的定力与安慰。

“细嫂,你也得加入我们的行列啊!”潘浩元对我说话。

我茫然,一下子回不过神来,根本听不清楚他在跟我说什么。

“是的,三姨,你一定得陪爸爸观光泰国去,不然,他老人家一定不肯成行。”

敬生的孩子都管我叫三姨的。听贺智的语气,出奇的温婉而又有诚意,真放下心头大石。

当然,她的语调大可以酸溜溜地说“对呀!爸爸没有了三姨陪在身边,那儿也不是味道!”

丙真是这番语气的话,也就太破坏气氛了。

贺智总是个见惯世面的大家小姐,不至于太失风范。然,今晚的表现,却真真少了平日的冷漠与疏离,添了一份恰到好处的亲切和畅快,实在令我喜出望外。

下一道菜,就是上翅了。

主人家敬酒时,是我最尴尬与难为情的一刻。

如果没有聂淑君的嘱咐与认可,我并不方便跟在敬生后头,向嘉宾敬酒。

如此一来。看在潘浩元眼内,我在贺家的处境如何,不问而知。再荣华富贵,再夫宠有嘉,仍露出至大的遗憾与至切的哀痛来。

怎好算呢?

蓦然,我惊骇于自己这番感觉。

为什么才跟潘浩元重逢不到半日,就总是惴揣不安,如此紧张和计较对方会如何看自己?

潘浩元认为我幸福与否,这么的事关重大?值得我忧心戚戚,坐立不安吗?

是不是心里头仍有那么一管小小的刺在,我好希望告诉他:没有了你,我依然活得顶畅快,甚至于无懈可击?

我怕在以后的可能交往中,终有一日,潘浩元会得对我说:“妹头,老早知道你如此受苦受气,我当日再辛苦也要把你带在身边一起走!”

不,不,不,我活得还真不错呢,我不要跟什么人走,我是贺家人,跟定了贺敬生这一生一世了。

我回转头去,望住了敬生。

热炽期待而忧虑的眼神,使敬生意识到,是我要同他讲什么话了。

于是,敬生离坐走到我跟前来,轻声地问:“有什么事吗?小三!”

“没有。”我紧紧地捉住了敬生的手,再无言语。

敬生似是心领神会,轻轻在我手背上拍了两下,就径自走回自己的那一席去。

到敬酒的时份,只见敬生仍端坐着,没有站起身来。

贺聪走到他身边,听他嘱咐了几句,就联同贺勇、贺敏、贺智,加上贺阮端芳与上官怀文,一起巡迥敬酒去。

贺敬生安排了由他的儿媳子婿代表向众嘉宾致意。

我们这一辈就一律不用亮相人前了。

我吁了大大的一口气。

照说,这是个得体的安排。

而其实,敬生还只是六十岁,说老不老,自己亲自携着妻妾敬酒也是可以的。

他之所以干脆当上老太爷,多少是为了免得聂淑君和我又有机会无是生非,加添嫌隙。

豪门富户之内,就是这么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看似微细的动作,都是一篇教人绞尽脑汁的文章。

那么多的人渴望成为我们的其中一员,他们可曾想过侯门其实是没有出路的木人巷,拳拳到肉,打得昏天黑地,落花流水,无有已时,而最难以为情的是死而后已,永不超生。

散席的时候,潘浩元握紧我的手,殷殷的话别。

与此同时,我瞥见了贺智跟潘光中,也站在远处,款款而谈。

念头一闪而过,会不会是天赐良缘呢?

那潘光中,看其相貌,观其风采,还真算是一等一的人材,何况家势背景,也合着贺敬生夫妇的心意了吧?

如果能水到渠成的话,也真是太好了。

不论聂淑君如何待我,我对贺家的孩子还是切切实实地付予爱心的。

完全是为了贺敬生的原故。

许许多多年以前,贺敬生跟我走在一起。那时,我还未算正式入贺家的门。

贺敬生已是晚晚的逗留在我家里,自不待言。只那么一晚,我发觉敬生辗转反侧,夜不成眠。

我轻喊:“敬生,有什么事吗?”

我伸手模模他的脸,竟觉濡湿,我吓一大跳,慌忙坐起身,扭亮了床头灯,果然敬生泪流满面。

还未问明原委,我心就是一阵清晰的翳痛。

“敬生,告诉我,什么事了?”

“我担心敏敏!”才说了这么一句话,敬生竟肆意地哭出声来。哭得简直象个小孩子。

我赶忙紧紧的抱住他,像安抚贺杰似的对他说:“快别这样,吓死人!敏敏会有什么事呢?”

敬生呜咽道:“她出水痘,兼发高烧,热度几天都不退下来,医生说再这样子下去,人要能活,怕脑部也要受损害,小三,我好怕!我好怕!我爱敏敏!”

“当然,当然!我知道!”我一叠连声的说,温柔地抚拍着敬生的背:“敏敏一定吉人天相,贺家的孩子都必快高长大,你别怕,别怕啊!”

敬生还是躲在我怀内,久久才倦极而睡。

做父母的,有那一个不疼爱自己儿女,把骨肉看成珍珠宝贝。

我爱敬生,敬生爱他的孩子,因而我也爱他们了。

如此的顺理成章,只为我不要看到自己所爱的人担忧牵挂、愁苦懊恼。

贺智如果有了好的归宿,可以想象得出她父亲会有多快慰了。

送客的队伍仍是以贺敬生为首,依次是贺聂淑君,然后由贺聪带头,长幼有序的站立,向嘉宾握别。

我一直有意无意地在旁边张罗,跟个别的亲友款谈几句,并没有排到送客的队伍上去。

这种心理是怪异的,跟刚才诚恐敬生领着聂淑君去敬酒而遗忘了自己,好象有着抵触。

其实不然。

只要面前有道阶梯,可以帮助我下得了台,一点点的委屈,我是肯受的。不论是为着敬生安乐,抑或自己少惹闲气,总之多一事几时都不如少一事。像如今这个场面,排在送客队伍中,抑或站在附近跟各式亲友话别,看在别人眼内,也不会觉得我是备受冷落。所谓过得人,过得自己,也就算了。

这跟全家大细去祝酒,只余我一人,跟宾客无分彼此地坐着,面子是太过不知往那儿放,是比较难以忍受的。

只是不让我太难为,我绝对肯礼让半步。

尤其是今早,敬生要我戴上那套价值连城的翡翠,聂淑君的面色就没有好过。

免得过我都不便再明目张胆地站到她身边,将之比下去了。

那位阮家姻女乃女乃与姻姨女乃女乃虽说是站在聂淑君一边的人,赌她们仍是会忍不住把敬生买下那只翡翠玉镯的故事讲得街知巷闻。

聂淑君的面子一定因此事而受损,不宜再加添她的刺激了。

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从没有羡慕过聂淑君有这起所谓走得近的朋友。

我有我做人的原则,绝不同于他们。

好象我对群姐与芬姐这两位知已,从来都不曾在人前说过一句半名有损她们体面的说话。我认为这才是爱护朋友的表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