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醉红尘 第2页

作者:梁凤仪

代表她的是本城首屈一指的顾氏律师楼,全权负责跟罗氏家族商议产业的分配问题。

至于罗尚智要把山顶这块地皮分给他的三个女人与五名子女,又真是匪夷所思的。

事实上,身家一沾上九位以上数字的富有人家,都流行成立基金,让后代只享用利息,而不得动摇老本的多。

这地皮要发展的话,理应拨归罗氏企业,让子女们视为家族公司资产处理。何况,地皮上建有罗家大宅一所,若放到基金名下去,更是顺理成章的事。

为什么罗尚智会立下遗嘱,偏偏要这块地皮,连罗氏家族大宅平分给各人,由他们全权自由处置呢?

如此安排,显而易见,只有两条可走的路。一是留着这块山顶地皮与巨宅从此变为废墟,谁也不去碰它。一是将之变卖,平分资金。

罗尚智去世之后,罗家的正室与偏房携同儿媳,相安无事地住在这大宅内,几近不可能,若还加上那位神秘兮兮,跟罗尚智有过如斯深厚情缘的女人,情况更加不堪想像,

罗家的三位子女,在丧父之痛后不久,立即恢复常态。换言之,在商言商,犯不着无端冻结几亿元资产在这山头,来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今日世界,尤其不必了!

于是联合七份力量,看来代表那红颜知己的顾忠廉律师,也就只有爽快地签署拍卖半山巨宅与地皮的同意书。

有人说泉下的罗尚智,一定惴惴不安。才入土不足一载,罗家大宅便将不保,如何向祖上交代。

另一派市场人士,则刚持反调,认为这正正是罗尚智的心愿,

罗尚智并不是弱智人士,如何会不知道他如此分配产业,必然会有机会导致今日的结果?

他一定是有备而战,不忍心把祖居从自己手上卖掉,于是在遗嘱上下了功夫,借后人之手,将罗氏大本营转让他人。其实,罗氏巨宅与半山地皮,不论实质价格与家族精神象征,都是价值连城,何解要变卖了

江湖传说纷纭,最有趣的一个传说是多年以前,罗尚智偶遇一位自国内来港小住的高僧,二人一见如故,剪烛夜谈。高僧坦育相告,罗家富贵,三代之后,便见式微。因为这半山巨宅,自九十年代开始,气数变移,居于其间的人,免不了一场倾家荡产的斗争。

人们言之凿凿,绘形绘声。话说当夜,罗尚智急极而泣,忙问应对之策。

斑僧长叹一声,久久低头无语。

终于说;

“人力不能胜天。二十世纪末开始,香江必换另一批新贵,罗氏的百年基业,就算避得一时风头火势,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罗尚智当时睁着泪眼,恳恳哀求:

“就算能为子孙多添一年半载的安乐日子,也是好的,要付什么代价,我也在所不计了!”

斑僧感动于罗尚智的真诚,于是告诉他,山腰这地皮的灵气在九十年代开始,必作山崩地裂式的转移。以罗氏家族第四代各人的时辰八字而论,正正相冲,必会弄至勾心斗角,四分五裂。为了避免这场浩劫,务必将家族撤离。此举最低限度能使罗氏第四代命中的厄运延迟发生。往后,如若多行善举,不再累积刻薄寒酸的行为,也许能有转机。

罗尚智当年半信半疑,既不敢轻举妄动,亦不敢稍忘高僧训示。这些年下来,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那高僧预言会发生在罗尚智身上的几宗大事,都陆续实现。最令罗氏震惊的,莫如是垂暮之年,仍遇上红颜知己一事,听说那女人的生肖与姓氏,跟高僧预测的不谋而合。

要罗尚智以迷信为唯一理由,在他有生之年出卖这罗氏家族的根源地盘,他无论如何出不了手,于是决定在遗嘱上做如此匠心独运的设计。

罗尚智的意思是,如果命中劫数,注定九十年代开始,居住或拥有半山罗氏火宅的人,要斗个你死我活,也叫做没法子的事。自己平生挚爱也不过是这三妻五儿,就让他们机会均等,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好了。

万一罗氏家族命运能避过此劫,这接受产业的一批人,自然会将之转卖。以后是福是祸,也真要看各人的修行与福分了。

这个江湖传说,甚嚣尘上,顿使这次拍卖笼罩上一层神秘色彩,倍增市场中人有趣的话题。

若然以事论事,这半山的一幅地皮,地点之优,当今是绝无仅有,难得业主有此巨变而肯放手拍卖,怎不受财雄势大的财团与企业巨擘青睐?

至于风水命运一事,信之则有,不信则无。以此跟有心染指这地皮的日本松田集团与澳洲资金为背景的建邦实业商议,他们断断不会放在心上,而成为考虑进退的凭借。

若说到其他中国财阀,包括勇夺这幅地王呼声最高的永盛集团主席杨慕天在内,都有一种不约而同的想法。

就是二十世纪末香港财势的转移,败落的一族只会是他人。相反,传说中那高僧所言,自九十年代起将旧一派香港世家取而代之、真正大有作为者就是自己。

谁个当时得令,风生水起的企业巨子会长他人志气而灭自己威风?

杨慕天就是近这十多年,才在财经企业界崛起的风云人物。

香港委实太多传奇。

无人确知杨慕天的出身,只知他是在六十年代中期,也正是他二十多岁的年纪,才从中国内地潜至本城发展的。

名副其实赤手空拳地打天下。才不过二十年,杨慕天摇身一变而成巨富。现今的家产估计在六十亿上下,以他手上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而论,仅仅排名第四位。名望是一日千里。

他是怎样发达的?

任何人都有兴趣知道,当然不可能简简单单一句长袖善舞,就能解释得来。

传媒老是出尽办法,要求访问这位叱咤风云的财经新贵,都被他身边那些公关大员挡驾。

于是新闻界封给永盛集团公关部一个诨名,叫太极门。

鲍关部头头饶倩真的太极功夫耍得出神入化,无迹可寻,有关她老板的来龙去脉、出身背景,一律保密。

当然,保密归保密,断不能因此而使各类揣测与谣言,在江湖上绝迹。

七三年股票大崩围,听说就是杨慕天借此冒出头来的第一个机缘。

杨慕天创办的永盛集团辖下的永盛投资公司,主要业务是经营黄金股票买卖。

七十年代初股票的黄金期,交易正如火如荼之际,突然狂泻不止,固然是为股价炒得太高,物无所值,又如何经得起风浪?

然,其中一个导致市道崩溃的原因,市场中人认为有可能是三几间大经纪行,联手做淡股市,从中谋取暴利所致。

杨慕天主持下的永盛投资,相传就是其中一名淡水大鳄。

今日若以此问饶倩真,她会气定神闲地解释:

“股票买卖,当然有人看好,有人睇淡,输赢全在于眼光是否独到,总不成老埋怨赢家,说他好拼命沽出,害得市道狂泻,是不是?”

又若果问她:

“市场中人说,你老板在股市大崩围时斩客户的仓,未免太残忍了吧?”

饶倩真又摇摇头,一派无可奈何的表情,写在脸上,慢条斯理地答:

“话可不能这么说呢!愿赌自然要服输,永盛跟其他几间股票行,没有责任让客户无了期,而又抵押不足地赌下去!”

不愧是—等一的公关人才,事事言之成理。

怎么能怪责饶倩真呢?法庭内的大律师,天天在处理奇形怪状的案件,莫不竭尽所能,维护自己的米饭班主。除非不接办罪案,否则,客户坚持自己无辜,大律师就得拚尽九牛二虎之力去为他洗刷罪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