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金融大风暴 第17页

作者:梁凤仪

殷家宝对傅卡碧的遗体,心上默祷:

“小杨,请原谅我没有把卡碧一家照顾好,卡碧问:为什么会有?你知我知。我们心知肚明那些人在设计一场游戏规则之内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等着吧,我当着卡碧的遗体起誓,终有一天,小杨,血债必须血偿。”

“别难过,你尽早赶回香港去吧,老板需要你在他身边,我们会帮忙办好傅卡碧一家的后事,她家里还有什么亲属要通知的没有?”

姚学武这么一问,才叫殷家宝想起伍诚来。

48、等待报应

卡碧一家是四代同堂的,如今死难的是三代,还有伍诚这位老人呢?到哪儿去了?

殷家宝不是不焦虑的,千万别迟去了一步,让悲剧继续延续下去。失掉了生命、财产、家园、亲属的案例已经够多了,任何人在今日所承受的精神压力、感情创伤以及经济损害已经到了极限,只要再多加一点点的意外,整个人就会崩溃了。

殷家宝一待汽车停定了,就冲向伍诚的房子去叩门,大门原来是虚掩的,殷家宝一边走进去一边叫喊:“诚伯!诚伯!”

屋子空洞得生了轻微的回响,凝造成一种浓浓的冷漠和淡淡的悲伤气氛,叫人不寒而栗。一切摆设都是旧时模样,客厅角落上的茶几满放着一帧帧照片,殷家宝伸出颤抖的手拿起来看,是他和卡碧抱着小宝的合照,小宝那张胖墩墩的苹果脸笑起来,竟那么像从前的小杨模样,殷家宝忍不住抽泣起来:

“小杨,我对不起你。”

“别伤心,小杨会明白的。”

把殷家宝轻轻抱住,不断拍抚他肩背的是伍诚。

这天晚上,殷家宝与伍诚一直陪伴在卡碧、小宝和伍碧玉的遗像旁,谈以后的计算。

“诚伯……我还能够做些什么吗?”殷家宝问。

“好好地回香港去,紧守你的岗位,怕这场风暴还没有过去呢,多一个人的力量,会减一分的破坏。”

“诚伯,我不放心让你独个儿留在曼谷。”

“别担心,”伍诚拍拍殷家宝的手,“请相信我一定会好好保重自己,活下去,活到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我需要长寿,好让我有机会看一些人的下场。”

伍诚说这番话时,语气隐隐然有着难以潇洒的哀痛和仇恨,然而,眼神是决绝坚定而真挚的。

“诚伯,我们是要好好活下去,看最后的一笑属谁。”虽然伍诚一再催促,殷家宝还是要坚持办妥了傅卡碧母子三人的后事才回香港。

下葬时,殷家宝掏出小杨给他的笔记本,放在卡碧骨灰盒旁,让黄土把它从此埋葬,他心中默祷:“卡碧,相信不必我再解释,你也明白一切。这是小杨的遗物,我归还给你了。那班无恶不作的金融风暴作俑者,在游戏规则之内谋害平民百姓的财富与生命,是很不公平的事。我们是无法依靠一些纸上的数据向他们索偿和追讨报应的。总有一人,有人会替天行道,以眼还眼,血债血偿。”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殷家宝到泰国才不过几天工夫,在香港,不知多少误踏国际金融大鳄法兰罗斯陷阱之中而不能自拔的财经企业,已处于风雨飘摇,临于生死边缘的绝境。瞬息之间,堂堂皇皇的一个企业王国就会化为乌有。

宝隆集团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49、红颜知己

这天晚上,李善舫伏在偌大的办公桌上喘息,脑子里空白一片,完完全全不知道怎样去应付卡尔集团送来的最后通牒。欠债还钱,否则就只能将宝隆双手奉上。这时,有人叩他的门。进来的是妻子杨颖。

“善舫,我是顺道来看望你的。”

“嗯,”李善舫慢应着。

“善舫,我买了赴澳洲的机票,今儿晚上启程,特来向你告别。”

“杨颖,宝隆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我没空跟你玩这种把戏,你知道吗?”

“就是因为我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宝隆朝不保夕了,我才作这样的决定。善舫,我们夫妻一场,你明白我的个性,我从来都只是温室内的一盆花,经不起日晒雨淋的。请原谅我,我不是个有德行有能耐可以吃得苦中苦的人。我想过了,我对你的最大贡献,还是远离本城。”

李善舫站起来,在办公室内来回踱步。

“善舫,”杨颖说,“男人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女人,当年你娶了我,是因为李氏豪门需要一个得体的女主人为你助阵,到了现阶段,你需要一位真正倾慕你的红颜知己。”

大门关上之后,李善舫双脚发软,颓然跪在地上。

这以后的两天,送进李善舫办公室的三餐都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出来。李善舫的秘书周太开始焦急了,她灵机一动,给樊浩梅摇了个电话。浩梅马上赶来了。

李善舫望着樊浩梅,想起了杨颖的话:

“现阶段,你需要一位真正倾慕你的红颜知己。”

他觉得樊浩梅更像柳信之,柳信之爱她,并不因为他拥有什么,也不因为他失去什么。他固不情愿对方为了他拥有很多而爱慕他,也不甘心对方因为他失去了很多而怜惜他,他忍不住问:

“阿梅,你是不是觉得我好可怜,是不是怕我成为第二个尤祖荫,所以跑来看我了?”

“什么?”樊浩梅相当委屈且恼怒了,她指着窗口,“从这儿跳下去,后果跟尤祖荫是一样的,是不是跳了下去就会解决问题,你亦明白。任何人对自己前途的选择都是高贵的,不需要别人怜惜。但,我不相信你会像尤祖荫,纵使你明天像初来时一样拍手无尘,只要你愿意重新开始,你就比以前富有,起码,你多了一段真正的感情。”

“知道吗?我每天想,三十年前我身无长物,就算明天回复原形,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只是宝隆的股东和员工,一旦积蓄与饭碗化为乌有,如何是好?”

“我从没想过纵身一跳,放弃我的责任。”

樊浩梅平生敬慕爱恋的就是这种有担戴的男人大丈夫。今宵回头一看,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

翌日,市场传出了宝隆财政不稳的消息。

50、临危受命

宝隆大厦的财务部出现了挤提的人群,宝隆的股价更像滔滔江水,不住下泻,势头难以控制。

殷家宝终于在这危难的关头赶回香港来,参加了李善舫的紧急闭门会议。李善舫既失望又气恼:

“这段日子来,我倾尽全力就是要撑住局面,不让卡尔集团有机可乘,趁我们财政出现困难时,揭我们的疮疤,造低我们的股价,以便增加他们跟我们讨价还价的注码。没想到,他们依然穷追猛打。”

“不消说,”公司秘书胡辉叹息,“宝隆财政不健全是卡尔集团放的声气,市场开始传说我们要被迫清盘。”

“卡尔集团犯不着逼我们清盘,约翰伟诺的目的是旨在以贱价收购接管宝隆,才会让市场上掀起谣言。”李善舫一言惊醒梦中人,殷家宝气愤地说:

“对,宝隆在亚太地区的金融网络太值钱了,去年美国嘉富道集团的资料调查部出过一个报告,认为要建立一个像今日宝隆的王国,所需的投资数十倍于宝隆的市值,卡尔集团能收购接管宝隆的话,是平白获得了一座宝山。”

“现今欠宝隆债务的各大中小型企业,其实都在亚太区内办得有声有色,前景相当好的。”财政总监骆滔接着说,“只不过地方货币被冲击成功,一时周转不灵,只要债主不追债,给一个缓冲时期很快就可以翻身。大债主是卡尔集团,他们控制了宝隆,等于全面掌握了亚太区内的这些优质企业,算盘打得精极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