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堡主冷冷的 第1页

作者:小陶

楔子

大清王朝乾隆十三年,乾隆帝首次正式出宫,举行视察百姓民生的大型巡视活动。

处于盛年的乾隆,率领妃嫔东巡山东,驻留曲阜,并奠祭少昊、周公、孔子等祖师,以表皇室对儒学的尊崇与敬佩。

这个时候的大清帝国一片繁荣昌盛,文治武功兼备,乾隆励精图治,使清王朝达到强盛的顶点,国泰民安,人人安居乐业,再也没有民不聊生的情况出现。

然而,黑暗的例子仍旧存在。

喜爱在民间四处游览耍乐的乾隆,这天撇下一群妃嫔和官僚,带着贴身侍候的太监喜庆、福寿,和两个一等大内高手傅钏、傅桓微服出巡,私访民情。

从乾隆仍是皇子时已酷爱私下出宫,走遍大江南北,看尽世间天下。黎民的悲与喜,他自认都略知一二,绝不是住在深宫内苑而不知天下事的无能君主。

他们一行五人,来到山东一处偏远的山区。这儿有一个煤矿区,是北方煤炭的主要供应地,若没有这个产量丰富的煤矿,相信很多百姓都挨不过冬天。

“哎呀--”

他们还未接近,便听见煤矿口传来一阵阵凄厉无比的叫声,和一下下鞭子的抽打声。

乾隆的心沉了一下,马上领着其余四人躲在一个小丘后,仔细观察是怎么一回事。

他们一看,发现几乎每个赤果上身的矿工,背部都绑着一条粗重的铁链子,和满身的瘀红鞭印。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间地狱?

乾隆气愤难当,正想现身阻止,赫然发现一群大男人中,竟然有四个少年!

这四个少年看来不过十几岁左右,衣衫褴褛,但个子并不瘦弱,且脸庞长得端正好看,和一般粗野的乡村小孩截然不同。

“手脚还不快点?”监工见这四个少年一直沉默做工,更是欺凌他们。“我是可怜你们无父无母,与其终日在街头流连行乞,不如来这里赚钱!现在你们还敢拖延进度?我可不会因你们年纪小就优待你们!”说完鞭子准备落下。

“住手,我不许你们打我的兄弟!”一个少年快步走上前,推开正想拿皮鞭抽打另一名矮小少年的监工。

“嘿,你这个小子竟敢顶嘴,不要命了?”监工怒气冲天,扬起鞭子就往那少年身上猛抽下去。

“三弟!”

“三哥!”

他的结拜兄弟马上过去,护着少年。

“我没事!”此少年年纪尚轻,但早已练就如行军将领般的坚毅性格。“老天有眼,你这个人迟早会有报应!”

他的背部被鞭打得皮开肉绽,烙下一条腥红的血痕,腿部也因跌在沙石路上而磨损,伤口血肉模糊,可是他并没有像其他大人一样狂呼吼叫,反而咬紧牙关、眼神坚韧、绝不认输,坚持保住他仅余的一身骨气。

其他的兄弟亦因为维护他,而面临同样的命运。

小丘后的五个人,看见这四个独特的男孩,心里无不震撼,尤其是乾隆,他在那一刻开始,已决定要将他们带离这个鬼地方。

“那个少年,会是个充满勇气和气魄的好将士。”乾隆对曾在沙场上奔走的傅桓说。

“皇上所言甚是。”

“傅钏、傅桓,替朕将他们带出来。”乾隆下令,心里同时对这四个少年有所打算。

他要栽培他们成材,让绝非池中物的四个少年成为人中之龙。

救出他们之后,乾隆赐姓题名予这四名异姓兄弟,而该少年排行第三,叫做尉迟滕,他后来更被教育成一个军事专才。

十年后,在江淮一带出现四个青年俊杰,建立了统称为“四龙堡”的庞大势力。

没有人知道这四个伟岸倜傥的男子究竟从何处而来、出身如何,只知道他们具有雄厚的资本和实力,与朝廷似乎亦有关联。

向来崇尚骑射武功的满清贵胄子弟,一到成年后无不自动请缨,到战场上大显身手,只要一提到尉迟滕的姓名,没有人不想跟他一同领军作战,因为不仅可以跟他切磋领兵的技巧,还有机会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虽然尉迟滕的战功彪炳,但他从来不接受任何将军之封号--他只强调,他是四龙堡的三当家,再无其他。

凭他的优越条件,早该娶妻生子,甚至连高贵的公主、格格都想嫁给这么英伟的男人,奈何他只醉心于研究兵器,仍迟迟未肯成家立室。

究竟是怎样的女子才能使尉迟滕动心?

第一章

新疆伊犁--在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其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在众多气势雄伟、蜿蜒不断的群山顶上,终年白雪皑皑,冰山雪峰融汇成大小河流,纵横奔腾。

茂密的天山雪岭云杉森林,浩淼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广袤的那拉提、唐布拉草原等正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然而,受命前往迎接为逃避沙俄的剥削和压迫,从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土尔扈特族回归的大清兵将,落脚的地方却不是在山上,而是在一个湖水清明沉静,宛若仙境的湖泊西侧。

经过长途跋涉,历经种种磨难,付出巨大牺牲的土尔扈特族人,就在盆地的附近驻扎,让大清朝廷予以赈济、划定牧场,使其得以休养生息。

落日余晖透过山头,与山峰一起倒映在清澈的湖中,清朝兵营在四周点起了几十把火炬,照得黑夜如同白昼一般。

其中一个大帐幕外,挂有一面印上行龙图腾的旗帜。此行龙呈缓缓行走状,整条龙为水平状态的侧面,龙头作回首状,其状栩栩如生,犹如能一飞冲天之势,令人见了无不慑服其中。

这正是专属“四龙堡”兄弟中,排行第三的尉迟滕的行龙图腾。

四龙堡这名字,近十年来威名远播,普天之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特别在江南地区的商界、江湖上,它担当了龙头领导的角色,在一般老百姓的眼中,四龙堡就有如江南半边天。

而四龙堡的三当家、皇上的养子之一--尉迟滕,自小受到圣恩关爱,受的亦是宫中皇子们的文武教育,文治武功比贝勒、阿哥们毫不逊色。

虽然尉迟滕没有官职在身,但各地的大小辟员都对这位少年时期即跟随乾隆出征,对朝廷素有战功,又深得皇室喜爱的三当家,既敬畏羡慕,亦顾忌防备,不敢有所怠慢。尉迟滕这次是身受皇命,代表大清朝廷,率领精兵一千,协助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

尉迟滕先是采取乘敌不备、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歼灭沙俄驻军,再摆月兑俄军和哥萨克骑兵的追击。

虽然土尔扈特族付出了惨痛代价,在离开伏尔加河时原有十七万人之众,而抵达故土时已不足半数。但终能顺利迅速东归大清国土,回到向往已久的祖国,除了渥巴锡的功劳外,尉迟滕亦功不可没。

此刻,尉迟滕正坐在豹皮椅上,贴身属下胡少威,及傅钏的儿子傅尚志皆在他身后左右站立,尉迟滕正在誊写禀报这边战况的奏折,好让远在北京的皇上能够安心。

他五官深邃,俊逸的容貌有着一对自信锐利的棕黑色眸子,性感薄唇带着柔和的笑意,高大强壮的体型隐约散发惊人却内敛的豪迈和威严,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爷,这回你相助蒙古土尔扈特族,大大提升朝廷的威望,想必边疆问题定能早一天得到缓和。”胡少威道。

“这次回去,皇上说不定又要游说你接受什么武将官职吧?”傅尚志打趣地预测着。

“大概吧!这些年来,皇上有哪次不是乘机提议,可我真要大官做的话,早几年就接受了,不会等到现在。”别人可能对这些名利官位垂涎已久,但他尉迟滕,就是对这些事不以为然,只想继续他无官一身轻的逍遥生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