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琵琶误 第10页

作者:一两

“珰姑娘,你别嫌我多嘴。咱们都是女人,将心比心我才多这个嘴。”和婶道,“你总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啊,你得为自己的将来着想。”

“怎么着想?”

“赶快替唱公子生个孩子!有了孩子,名分就定下来。母凭子贵,就是这个道理。”和婶道,“镇西边上有座送子观音庙,特别灵!什么时候我陪你去拜一拜,一准能生个大胖小子!”

“孩子?”珰珰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目光落在在一旁玩的小孩身上,小男孩虎头虎脑,十分可爱,忍不住心里一甜,问,“真的很灵吗?”忽又想起,“不行,唱不想我出门。我长得跟你们不同,出门很容易被人注意。”

“这很简单。”和婶很愉快地支招,“戴上风帽就好了。”

当下和婶便翻出一顶风帽,帽沿垂下布帘,珰珰嫌不方便,让丫环找出一条轻纱裙裁下一大堆,替换下厚厚的布帘。戴上之后,外面的人看不清里面人的面目,里面人却能很轻松地看见道路。

这是珰珰第一次出门,走在路上,总有认识和婶的人打听这位身姿高挑曼妙的女子是谁,透过轻纱,隐隐只看到一点朱唇,红得耀目。和婶只说是自己远房的外甥女,听说这里的送子观音灵验,专门过来求子。

庙里香火很盛,进进出出几乎全是女子。孩子是否注定是女人操心一辈子的事?年轻的女子想要个孩子,年老的想为孩子求个孩子。

珰珰学着和婶的样子跪下,从来没有拜过菩萨,面前这高大慈悲的漆像真的有人们所说的那么通灵吗?

菩萨,你真能听到我的愿望吗?

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唱的妻子,可以牵着他的手逛街,可以成为他的家人,可以朝朝暮暮地看到他,一生一世都不分开。

有孩子固然是好的,没有孩子也没有关系。

我只要有唱就可以了。

“请菩萨保佑我们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耳畔仿佛有这样的声音。

这是自己的声音。

心里是这样想的……却有一丝恍惚,那个人好像并不是自己……隐约看见两个人跪在佛前,虔诚跪拜,“请菩萨保佑我们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呵。

菩萨真能保佑吗?心里却已忍不住相信,菩萨已经听到,并且会代自己实现。

菩萨俯视众生,慈眉善目。

虽然明知道即使轻纱遮住了自己的脸,却遮不住周围人的好奇,回去的路上,珰珰还是忍不住变了逛。

喧嚣的叫卖声,街上拥挤的人群,茶楼里飘下来的小曲,热闹的红尘,俗世的快乐,对她有致命的吸引力。

茶楼上二胡伊伊呀呀地拉,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娇声细气地唱。起初她不知道那乐器的名字,还是和婶告诉她,说完,和婶感叹:“你竟然什么都不知道——难为你的汉话倒说得这么好。”

这话说得珰珰怔了怔。按她的容貌,应该不是汉人。为什么,却说得这么好的汉话?

她记得睁开眼睛的时候,唱问:“你醒了?”

她毫无疑问地听懂了,点点头,又问:“这是哪里?”

那是一间小小的民房,房主是路妈的女儿和女婿。路妈在街上看到她晕倒在路边,所以把她捡回来。

她的所有回忆,就是从这一刻起。

意外昏倒,贵人相助,遇上英武又优雅的男子,爱上了他。

回忆之前一大片的空茫,什么都没有。因为没有一丝线索,所以干脆放弃了希望。反正这样的日子也不赖,她有唱。

有唱,就足够了。

女孩儿唱:“捍拨双盘金凤,蝉鬓玉钗摇动。画堂前,人不在,弦解语。弹到昭君怨处,翠蛾愁,不抬头。”

她小小年纪,自然解不出词中意,但是声音宛转,别有一股动人处。听到“画堂前,人不在”,珰珰怅然一叹,轻轻和着她的曲调唱了一遍。

她的声音低沉,吟唱时有轻轻的沙哑,里面仿佛历经岁月风霜跋涉而来的涩意,就像第一遍的浓茶,入口总是苦涩,次后便是回甘。

茶楼里的客人们都望过来,轻纱帽沿遮住了她的面容,隐约看见红唇一点,十分明艳。

珰珰叹了口气,向拉二胡的爷爷道:“老人家,人生苦短,需及时行乐,你拉这么伤心的曲子做什么?换点喜气的吧!”

“二胡声音暗涩,越悲伤的曲子用二胡拉越好。”答话的却是唱曲的女孩子。

珰珰掏出一锭银子递给她,笑道:“那么,不要二胡了,换别的吧。”

女孩子看了看银子,又扭过头去看了看爷爷,道:“我爷爷只会拉二胡,要是姐姐想听,我可以弹别的。”

说着,从角落里拿出个包袱,解开来是一把三弦琵琶。她拨了两下试声,珰珰道:“你不用拨子吗?这么弹手不疼?”

女孩子“呀”了一声,这是她第一次在人前弹琵琶,对方又给这样高的赏钱,一时紧张,居然忘了拿拨子。

和婶问:“姑娘弹过琵琶?”

“没有呀。”珰珰道。

和婶点点头,“那就是以前看过别人弹——我见你不知道二胡,以为你也不知道琵琶,正想告诉你呢。”

“也没听过。”珰珰随口答,一面看那女孩子调音,女孩子的手法不是很熟练……她蓦然怔住。

她可以肯定,自己没有弹过琵琶,也没有看人弹过琵琶,但是,她何以知道弹琵琶要用拨子?何以知道不用拨子手会疼?

何以知道这女孩子弹琵琶的手法不熟练?

这种冥冥之中的笃定由何而来?

难道说,在记忆之前,在那一段完全空白的时间里,曾经,曾经有过一个琵琶?

早已灭绝了的希望,忽然之间,仿若死灰中掀起一点火星。

以前……以前……她的以前……

她的手控制不住地颤抖,杯里的茶倾在身上。

琵琶声已经响起。

第4章(1)

琵琶声自头顶飘落,声声如珠洒玉盘。忽而急如云涛四起,忽而清若雨打疏荷。曲调很奇特,然而技艺娴熟非常。这琵琶声一响起,整个街市仿佛都安静了许多,商贩们的叫卖声都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扮舒唱忍不住停下脚步。

他很少有这样的闲情来听曲,但是父亲喜欢听琵琶曲,家里经常请琵琶名师上门。这人的琵琶跟那些人都不同,仿佛可以把人的魂魄勾住。

一个声音低低地响起。有轻轻的沙哑,仿佛这嗓音就是琵琶上的一根弦,被谁轻轻拨弄。乐声衬着歌声,歌声化在乐声里,分不出彼此。

唱的是月氏方言,哥舒唱听不懂歌词,可音乐没有民族与地域之分,听来里面仿佛有历经岁月风霜跋涉而来的涩意,像茶,入口浓涩,回味甘甜。

便在此时,楼上却又响起乐声,琵琶还是方才的琵琶,声音还是方才的声音,这一次,唱的却是汉话。

只听她唱道:“太阳下呀,风尘沙呀,谁曾看见风中的玫瑰花?

那野刺荆棘,是他为我摘下,他把它轻轻插在我的发,他说要带我回他远方的老家,他说世上只有我这一朵开在风里的花,我记得他,我记得他,眉呀眼呀永不忘他,可他怎么还不来,还不来迎我回家?难道他忘了我在这里等着他?”

原来是段男女相悦的情歌,一个女子痴心的等待,被这婉转低哑的声音唱得荡气回肠。

曲调都是一样的,仿佛是前面一段的翻译。

一曲终了,楼下的百姓仿佛舒过了一口气来,纷纷交口称赞。

向导见他凝神倾听,便把百姓们的话翻译过来告诉他:“他们说,楼上的人是明月小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