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如意合欢 第17页

作者:言妍

院里因无庑廊,许多盆景都被搬到他处过冬,变得有些空旷凄清,那几丛修竹罩着白雪,彷佛几个修道的老者,静静垂伏。

他把几本书放在几案上,又想到母亲所说的“名字”。唉!他要到哪里去找这份名单呢?

他首先想到学生会里几个热心的女同学,平日大家都很谈得来,但那只限于公事,若要论及私情,就会变得很怪异。此外,他去参加外面的活动,或去公园、戏院、茶馆,也会碰到其它学校的女学生,她们当中若有表现出大方热情的举动,他通常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真可笑,他一向提倡自由恋爱,男女可以公开交往,他自己怎么都没有身体力行过呢?可能是人忙了,忙着呼口号、写文章,尽速往前冲,什么女孩都没有认真看过一眼吧!

他将脑中有限的名字一一除掉,最后出现了宁欣。

他愣了一下,怎么会想到她呢?他和她见面的次数只有四次,而且每次都不欢而散,根本连朋友都算不上,把她放到可能谈婚事的对象,不是昏了头吗?

然而,她偏偏就杵在他的心上,对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特别记得清清楚楚,并且由北方如影随形到南方,始终无法释怀。她当然不是属于他相中意,可以任父母打听的姑娘。

打听?他倒应该去一趟汾阳,看看宁欣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或许才能明了她对他充满敌意的原因……

牧雍随即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

他疯了吗?这是他第二次想去汾阳了,尤其又在宁欣那么绝决的表白之后。如果他真去找她,就不是有骨气、讲原则的正常男人了!

※※※

北风呼呼,震响着纸窗,连屋顶梁架似乎也在嘎嘎作声,这空旷无边的土地上,小村落默默地蹲踞着。

璇芝坐在暖热的炕上和吴校长细心地准备过年的红纸片,垂挂式的就用剪刀,张贴式的较精致复杂,就必须用小刀慢慢地割划了。

在这种大雪纷飞的天候,她很高兴有一处可以栖身。

吴校长是家中么女,自幼随兄嫂在南方,很早便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甚至接触过革命工作,成了不以婚姻为重,而以教育为职志的奇女子。

第一次在仰德学堂初遇,璇芝不太习惯她那齐耳短发的模样和粗着嗓门的作风,总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到了汾阳,才在居家生活申,体会出吴校长也有女性温柔的一面,就像姊姊、阿姨一样,是可以吐露心事的。

璇芝在烛光下,斜斜刻着一朵菊的花瓣,细细如弦月,叠叠似横波,一刀一刀地就化出一声轻叹,彷佛要释出内心凌乱又模糊的感觉。

“怎么啦?是不是想家了?”关怀的声音询问着。

“还好,写了一封信回去,比较安心了。”

璇芝顿一下,用吴校长的闺名称呼说:

“蕴明姨,前次到上海帮我发信的人,一直没有找到珣美的下落,她会不会出了什么事情?”

“如果她是真的跟着唐铭,大概不会有危险;只怕她自己胡乱瞎闯,上海又是个花花世界,那就很难担保了。”蕴明回答说。

“您还是认为她不可能和唐铭私奔吗?”璇芝问。

“他们一个是我的学生,一个是我请来的老师,分开来绝没问题,但凑在一块,就会产生许多变量,我也不知道该相信哪一种说法了。”蕴明笑笑说。

变量?她的生命不也充满着难以控制的变量吗?

璇芝咬咬唇“洬诱U定决心,又开口说:“过了这个年,我不打算回北京了。”

“不回北京?”

蕴明惊讶地说:

“是遇着什么麻烦了吗?”

璇芝犹豫了一会儿才说:

“我在北京被徐牧雍撞见了,他就是我爹娘帮我许配的那个人。虽然他目前还没有怀疑我的身分,但我怕长久下去,总会露出破绽。”

“北京城那么大,怎就这样刚巧呢?”

蕴明说:

“我记得你说过,他并没有看清楚你的长相,在这种情况下,他大概不会认出你来吧!以后离他远一些就是了。”

璇芝不知该如何解释心中那种幽幽潜潜的危机意识。她老觉得牧雍不曾就此罢休,他还会以某种方式来打扰她的生活。就比如此时,远在汾阳,他仍以一种力量在牵绊着她。

那种力量令她不安,却又幽微地捉不着,更找不到言语来形容,她要如何说明牧雍的欲意“纠缠”呢?连她自己也不懂呀!

“再想想看,你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在女师念书?如今为了怕徐牧雍起疑,就轻言放弃,岂不太可惜了?”

蕴明更进一步分析说:

“况且,离开北京,还不见得能找到这么好的上学机会呢!”

“可是……”璇芝支吾着。

“别担心了!徐牧雍曾想尽办法躲避你,躲避这场婚姻,依常理判断,他即使识破了你的身分,也不会随便回家张扬,免得把自己再搅进去一次。”蕴明拍拍她的肩膀,?

“你就安心地回北京读书吧!”

吴校长最后的一段话倒挺合情合理的,因而解了璇芝不少的疑虑。这些日子来,离家飘泊的旅程,使她的情绪绷到最顶点,一有些微的风吹草动,就惹得她胆战心惊。

牧雍应该不会,也没有理由再来了,她不是说连当朋友都不可能吗?她还记得他直唤她名字的语调,说她“无法了解”的评论,还有那一声叹息……或者,这真是一个结果,而非另一段纠纷的开始吧!

璇芝继续刻划着红纸,心神渐渐平静,菊花的雏形也慢慢显现出来。

※※※

饼完年,璇芝搭着邻人的牛车入汾阳城去探望湘文。

湘文的家是做木材生意,居家及店面在城的中心地带,大门一开,可见宽广的汾河。冬天到了,河面结成茫茫的白冰,两岸的枯枝缺乏临水而照的波影,也彷佛失去了生气。

幸好年的气氛妆点了一切,红春联、红炮竹、新衣裳、为元宵节而制的花灯,以及人脸上的笑容,都为这严寒熨出一股暖意。范家人热忱极了,留璇芝下来过夜。当天晚上,她就与湘文同住一房,两人隅隅私语,重续去年在旅途中结下的情谊。

湘文的卧房令她十分惊讶,完全没有女孩子的瑰丽色彩,反而是清淡素净,墙上挂着字画,透出满室的书香。

“这是你画的吗?”璇芝指着一幅淡绿的兰草图问。

“画着好玩的。”湘文说。

“你小小年纪,又绣又画又写的,真有才华。”

璇芝好奇地问:

“你进过学堂吗?”

“没有,这些都是爹娘,我说的是在杭州的爹娘教我的。”

湘文说着,翻出一件簇新的浅紫夹袄,旁边滚着绛红的细边,胸前一对琉璃草的结扣,双手交给璇芝。“这是送给你的。”

“你做的吗?真是太美了。”璇芝又惊又喜地说。

“在我的想象中,你若穿上它,一定像极了一位尊贵的格格。”湘文露出可爱的笑容说。

璇芝看看自己暗红的旧袄,不禁有感而发地说:

“我以前过的的确是格格般的生活。”

“宁姊姊,我一直不敢问,但心里真的很好奇,你的容貌、谈吐和学问,看起来都不像来自普通人家,我猜你并不是陇村人氏吧?”湘文谨慎地问。

“不是。老实告诉你,我是逃婚出来的。”璇芝直截了当地说。

“逃婚?”这两个字吓坏了湘文。

“在我一岁的时候,我爹娘把我许配给别人,可我一直反对这种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你怎么可以嫁给一个你没有见过,甚至没办法喜欢的人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