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爱上状元郎 第10页

作者:文闻

"皇上为何这么问,臣不解。"清心惶恐地问道。

"不解就算了。"她的不解是他意料中事。"爱卿,朕问你,先帝可有亏欠你什么?"

清心闻言,内心大大一惊。皇上果然有听到她和蒙面人的对话。"没有,皇上为何有此一问?"

"真的没有吗?"晋御阌意味深远的看她一眼,见她不想多说,也不勉强,转移话题问:"爱卿,你家里可有姐妹,长得……长得很象你的姐妹?"

清心觉得此刻的心,比面对刺客时跳得更加快速。她强自镇定的深吸口气,努力试着发出正常的声音。

"没有。"

"噢。"晋御阌失望的应了一声。不过他心里也十分清楚,就算有跟爱卿神似的女子,但仍不是他的爱卿,如果爱卿是女子该有多少?可是如果爱卿真的是女子,那他就犯了欺君的死罪,不,他不要爱卿离开他的身旁,不要爱卿死,还是保持这样就好。

晋御阌看她不敢抬头看他,猜想他方才的行为可能吓着了她,"爱卿,你受了伤……"

"回皇上,只是点小伤,不碍事的。"

"不,小伤还是伤。此外,你也受了惊吓,朕今日让你提早出宫,回去休息吧。"他有些心痛,想疼她又怕吓着她,干脆让她出宫,好回去放松一下心神。

"皇上,这……"

"怎么,难道你舍不得朕,怕朕一个人在宫里无聊,不想回去吗?"他语调轻柔的问。

"皇上公事繁重又怎会无聊,臣是担心皇上龙体无法负荷,不过……方才之事臣仍心有余悸,所以多谢皇上,臣告退。"清心本想继续留在宫中,可是她想起与净言师姐的约定,决定还是接受皇上的好意。

晋御阌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匆匆离去,转身走到案桌旁,但看到此刻手中的刀砍在桌上所造成的裂痕,不禁双眉紧蹙,眼里布满杀气。可恶!扁天化日之下,居然有人胆敢闯入皇宫刺杀他的爱卿。

"明士!"晋御阌怒声一唤。

"属下在!"宋明士立即出声回答。

"你去帮朕查办……"

"臣陈辅忠有事呈奏。"

"嗯,说吧。"晋御阌端坐在龙椅上,耳里听着群臣的禀奏,眼光却不时飘向立在一旁的清心身上。

自从一个月前的此刻事件后,爱卿时常流露出忧郁、担心或害怕的神情,再不然便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但每次他问起时,爱卿又说没事,明知爱卿是在诓骗他,偏偏他又不想逼问,不知明士把他交办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皇上。"清心轻唤一声不知神游到何处的晋御阌。今日皇上不知怎么了,常在听取群臣的奏文时心神不集中,她时常得在一旁提醒他。"皇上右大臣懿禀奏完毕,请皇上定夺。"

陈辅忠一直躬身盯着手上的笏板,等待皇上的指示,但他一直没听见皇上开口,不禁偷偷地抬头看一眼,见皇上直盯着他瞧,登时以为自己说错话,惹得皇上生气。

清心知道晋御阌装莫作样的专心,让上奏的大臣误以为他听了奏文后,正思量着该如何处理,通常等的愈久的人会愈害怕,因为大部分的人,皆会认为晋御阌此时的表情是在生气。

"皇上,臣有一事上奏。"清心步下台阶,站在陈辅忠身旁,躬身请奏。

晋御阌听见清心的话,又见她走离身旁,立即回神道:"爱卿,何事想说?"

"启禀皇上,方才右大臣言,南境久旱不雨,粮食无法收成,百姓久饥成病,请皇上拨三千石米赈灾。臣认为此时不宜延迟,此乃攸关百姓生死和皇上的盛名,请皇上尽早定夺。"

"朕同意爱卿的看法,退朝后由武状元梁戟元,运送粮食三千石和三十万两白银到南境赈灾。"晋御阌立刻做出指示。

"臣另有一事要启奏皇上。"

"爱卿还有事?"晋御阌有些好奇,平日她几乎都与他同在宫中,处理他身旁的文事,怎么今日有事请奏?"那爱卿久说来听听。"

"启奏皇上,臣入京以来便有耳闻,离京城两、三百里之处由一座山,长久以来为盗贼所据,附近百姓均称此为山为强盗山。如果要运粮食和白银到南境赈灾,必须经过此山,臣恐这三千石秘两和三十万两白银,还未能到南境赈救灾民,就会先让那些强盗洗劫一空。"

晋御阌双眉轻蹙地看向群臣,"众卿,靖新爱卿所言是否属实?为何朕登基以来,未曾听过此事?"

"回皇上,微臣早在半年前已有耳闻,但一直未能证实,所以不敢贸然向皇上奏明。"说话者是左兵部侍郎曾振风。

"臣禀皇上,此事臣等皆有耳闻,但皆是捕风捉影之事,所以——"

"大胆,这事既然早有耳闻,为何朕从不曾见众卿家上奏说明?若不是靖新爱卿及时奏明,朕不明就里便将银粮送去,岂不白白便宜了那些山贼,却依旧让南境的百姓受苦,那朕又如何对得起南境之?你们分明是想陷朕于不仁、不慈之名,朕要你们这群臣子有何用?"晋御阌大声怒斥。

"臣等罪该万死!请皇上息怒!皇上敕罪!"群臣纷纷跪地,扣求圣颜勿怒。

晋御阌本打算让他们跪久一点,然而清心也同他们跪在地上,让他心生不忍,他叹了一口气,"起来吧。快想想有何法子能解决眼前的困境,好让南境的百姓尽早得到拯救。"

群臣谢恩起身,分列两排静默不语,一阵紧绷的沉默后,晋御阌又生气了:"众卿平日不是能言善道吗?怎么今日一个个都哑了,没话好说吗?"

"皇上,依臣认为,南境之灾不容等待,既然李大人调查出强盗山存在属实,那赈银,赈粮不如走水路。至于剿灭强盗山一事,实从长计议,急不得。"宁静王爷提出他的建议。

晋御阌闻言,在心里思量着整个情形,同时也考量宁静王爷的说法。

群臣见皇上努力平息,也开始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样不好,万一消息走漏,水上防御不易。"

"皇上,必须把握时间,拖得愈久百姓受的苦愈多,百姓心里对皇上的积怨更多。"

"皇上,臣认为还是……"

晋御阌见他们七嘴八舌争相发言,除了批评外也提不出个好方法,不禁怒气上涌,"好了,全部都给朕闭上嘴。"

满朝文武在这声斥喝下,果真立即静的连呼吸都不敢发出声音。晋御阌见状,更加生气,但他还来不及开口训斥,便见清心已出列跪在地上。

"微臣斗胆请皇上息怒,请皇上听臣一言。"

"爱卿平身。朕没有生你的气,你起来说吧。"

"谢皇上。"清心站起身立刻说道:"皇上,微臣赞同宁静王爷所言,南境之灾是在刻不容缓。但粮食与白银若由梁大人一次押送,毕竟树大招风,就算没有遇上强盗山的强盗,也会引来其他贼辈觊觎。微臣认为何不将赈银、赈粮分为三路,一路走官道、一路走民道、一路走水路。如此一来便可分散风险,且可由不通的地方进入南境,如此便可迅速分发赈银、赈粮给全南境灾民。"

"可是爱卿,若走陆路势必要经过强盗山,万一那些强盗意图打劫又该如何?"

"微臣也考虑到强盗山贼窛打劫一事,臣想先请梁大人,备粮、调兵需要一些时间,不知梁大人打算何时起程?"

梁戟元想了想后回道:"快则十天,慢则半个月,定能起程送粮。"

清心点点头,"皇上,微臣想,如果在梁大人起程前,能剿灭强盗山的贼窛,便能减少路上的风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