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懒散宫女 第1页

作者:方辰

楔子

序文全新尝试方辰

很高兴又完成一本指定稿。

现代稿与古代稿,辰向来较为偏爱古代稿,对此也较为拿手,所以接到这本古代指定稿,辰自是欢喜万分。

这次写的是宫女的故事,辰未曾写过这样的题材,所以感觉非常的新鲜,写起来也非常的好发挥,不过要同时将女主角一堆的性情一一点出还真有些困难呢!所以辰每次写一写就得看一下亲亲育贞姐给的设定,确定不至于超出范围,才又安心的继续动笔。

另外,因为朝代订的是唐朝,辰为避免与史实有所出入,所以也上网查了不少的资料。全书虽然是辰自己杜撰的,但那些描写京城街道的景致、园林的造景特色,服饰、发饰以及妆花的叙述,辰可一点也没有马虎哦!所以写来挺辛苦的。

女主角沈小玉也是。

因为辰想,当宫女的多半是来自穷困的家庭,如果家里有钱,自然不可能将女儿送进宫里,所以父母肯定不是不识字便是未曾读过书。既然不识字又没读过书,取出来的名字自然不可能好听到哪里去,菜市场名的机率绝对比较高;所以思来想去,辰才取了沈小玉这个名字,虽然很普通,但念久也挺可爱的呢!

总而言之,希望读者宝宝们会喜欢这本书,如果喜欢的话,不妨来封信或媚儿告诉辰吧!让辰欢喜一下,OK?

那,辰就不打扰大家了,看书去呗!

辰的伊媚儿:chin_pisces0306@yahoo.com.tw

辰的专用信箱:300新竹邮政24-78号信箱

前言爆女寻春

相信看倌们对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的丰功伟业并不陌生,不过为了让看倌们更加了解,这就再简单介绍一番!

李世民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然曾为争夺帝位而用了一些手段,不过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呛箧薄俺、疏缓刑罚的政策。统治期间民生乐利、政治稳定,并且进行一系列政治军事的改革,史称“贞观之治”。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可谓最完美的太平盛世,唐太宗勤政爱民的王者气度更传为美谈,为人津津乐道。

看了这么多歌颂唐太宗的文字后,且让时光倒转,回到大唐贞观年间──

唐太宗登基之初实行许多利民措施,使人民富饶丰足、安居乐业,之后更以隋炀帝之荒婬为戒释放宫女三千六百人。

在宫中执役的宫女来自各地,有些是为帮助家计而被迫入宫,有些则是慧黠伶俐而被挑选入宫,这些宫女不论老少皆被迫与家人分隔两地、丧失婚配的权利。

此德政一出,简直让这些长年幽闭宫中的宫女欣喜若狂,只除了──正抱在一起痛哭流涕的四位宫女!

这可怪了,能回家乡与亲人团聚、求个如意郎君是众人求之不得的喜事,怎么这四个宫女在得知自己即将重获自由之后却是茶饭不思、哀叹连连?

嘿……各位看倌有所不知,这四个可是以好命出了名的“上等宫女”!或许是上辈子烧了好香,也或许是老天爷的特别眷顾,这四个宫女进宫后跟了一个好主子──温柔婉约的爱贵妃。

名义上她们是专司服侍爱贵妃,事实上却和爱贵妃情同姐妹,不必当受气包、不必干粗活,只需在外人面前做做样子便成,平日跟着多才多艺的爱贵妃品茗对弈、吟诗赏花,在宫中的生活可是惬意得很呢!

这四个宫女压根儿不认为自己是皇上口中的“怨女”,所以在得知自己即将被“扫地出宫”的噩耗后,才会有如此与众不同的反应──

襄姓宫女──喜爱荣华、贪图富贵,对于自己被发放出宫很不高兴,认为无端失去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大好机会。

沈姓宫女──个性迷糊、懒散依赖,习惯接受别人的安排,胡里胡涂进宫,又胡里胡涂被放出宫,要她自主反而让她无所适从、坐立难安。

蔺姓宫女──愤世嫉俗、坚强独立,讨厌那种将女人当作私有物、三妻四妾的男人,基本上天生反骨的她纯粹为反对而反对。

赵姓宫女──逆来顺受、随遇而安,遵行“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准则,对于自己不幸被“撵”出宫只能暗自垂泪。

不过,正所谓“君无戏言”,更何况抗旨可是要人头落地的!被贴上“怨女”标签的四个宫女再怎么不愿意,仍是得乖乖收拾包袱各奔前程。

至于她们在回到民间之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还是个未知数哪!

第一章

大唐盛世,京城一片繁荣景象。唐太宗用人无私、纳课从善,且讲求治道、关心吏治,能纳谏言。君臣上下一心,社会安定富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物价低廉、国威远播,终于缔造出清明盛世。

大唐国力之鼎盛,从首都长安城便可窥知一二。

长安城外城郭东西长九七二一公尺,南北长八六五一.七公尺,城墙厚约九至十二公尺左右。每面城各有城门三座,南面当中是长安城的正门明德门,明德门向北是正对皇城的朱雀门和正对太极宫的承大门,有五个门道,较其他城门多两道。

门道宽约五公尺,左右两端的门道专供车辆行走,其次二门则出入行人,而当中一门,石门槛雕刻精致细腻,唯有皇帝郊祀或出行时才通行。

皇城东南、西南则是东市和西山,是长安城内最繁荣的地方,两市均呈长方形,市内有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平行街道各两条,且交叉成井字形,把整座市规划成九个长方形,每方都临街,方之内还有小巷道,巷道下有砖砌的排水沟,设计极为完备。

长安城南北向街道共十一条,宽一百步;东西向十四条,宽四十七步、六十步或一百步不等,街道笔直,作正东西和正南北,交错如棋盘,两旁街道绿树成荫。

而街道划分出来的一百零八坊及东西二市,各坊有坊墙,坊内有街道、下水沟,每坊皆有名字,成一个独立的小单位,宅院与庙宇就盖在坊内,热闹的市集则在两侧街道上。

而甫踏出宫门,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沈小玉,就这样泪眼汪汪的坐在街道旁的一处石阶上。

想起待了十二年的皇宫、想起与她情同姊妹的爱贵妃,满眶的泪再也忍不住,扑簌簌的滚了下来。

“爱贵妃,小玉不想离开您,小玉想待在皇宫;宫外陌生如他乡,小玉无一识得、心乱如麻啊!呜呜呜……”

她粉女敕白皙的小脸上挂满了看了让人不舍的泪珠,双臂紧抱着怀里的素色包袱,抽抽噎噎的缩在石阶上。

不过一道圣旨颁下,她就被迫离开待了十二年的皇宫,返回民间。

可知民间之于现在的她,简直陌生有如异乡,毕竟打她五岁进入宫中为婢后,她便未曾再踏出皇宫一步,当初的思乡情绪早已荡然无存;如今的她,已不再像幼时那般妄想着出宫,回到远在泉州的娘亲身边了。

不是她不想家,而是爱贵妃待她极好、亲如手足,不像韵贵妃会鞭打奴仆,而且脾气也不会阴晴不定。主仆两人感情之深厚,宛如姊妹,她真舍不得离开她啊!

一名妇人在此时携女走过,她们的对话清清楚楚的传入了泪眼迷蒙的沈小玉耳里,让她的心瞬间冻结。

“娘,小舞想吃糖葫芦,您买给小舞吃可好?”

那名女娃儿约莫四、五岁,圆滚滚的小脸蛋漾着甜甜的酒窝,着实可爱得紧;此刻正扯着她娘亲的衣摆哀求着要糖吃,圆润的模样好生讨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