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风流艳主 第6页

作者:董妮

齐皓只觉胸口像被一只巨锤重击了下,痛入骨髓,他忍不住仰头呐喊,同时口鲜血喷出喉头。

随即,无限的黑暗将他淹没了。

第三章

齐皓一倒下就是五天,把秦可心吓死了。

初始,她对他印象不好,劫他出宫,给他的饮食照护也只是到吃不饱、饿不死的地步,称不上周全。

这一路,他两回惹火她,她都毫不留情地下手惩治,给他落下了病谤。

虽然她开始为他治病,却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费太大心思了解他的身体状况。

直到他在江州吐血昏迷,她细细为他检查,才知道糟糕。

他少年白头不止是因为过度操劳,还是服多了游方道士昕炼的“仙丹”。

坊间很多人都相信——尤其是那些好清谈的读书人——道士炼出来的仙丹可以让人长生不老、永保康泰,更甚着还能羽化登仙。

但那些仙丹在正统大夫眼里,与毒药无异。

不知道朝中哪些白痴,竟把这些丹丸弄进宫里,让皇帝天天服用,这不是要害他性命吗?

现在她不止要调理他的疲劳、郁闷,还得解掉那沉积于他体内五脏六腑的铅毒。

她忙得恨不能多生几对手脚出来,能一次做双倍分量的事。

这样团团转的日子倏匆到了第六日,他终于悠悠转醒,算是她再度从阎王爷手中将人抢回来。

“你觉得怎么样?”当他气息开始紊乱,从细微到强盛,她迅速飘到他床边。他喘着、喘着,好半晌,声音弱得像风一吹就散。

“老爷、夫人和大小姐呢?”

“我作主给他们收殓了,就在城东。”

这几日,她也稍微打听了一下他幼时的生活,知道他三岁娘亲病笔,是通宝当铺的老板收留了他。

而他自己也争气,虽没有正式拜过夫子,却靠着自修,先是识字、习算学、辨古董,到了十二岁,便进当铺做学徒。

饼两年,他升了伙计,大伙儿都夸他有经商的天分。

丙然没半年,他一双眼便轰动了江州。

凡人进当铺,什么东西、哪里来的、是否贼赃、有无仿冒,他一眼即知。

加上他人和气,相貌又好,做生意公公道道,不过两年,便将通宝当铺的名声彻底打响。

众人皆知,通宝当铺有个小伙计,博文强记,学富五车,甚至有几家古董商行、当铺都来挖角他。

但齐皓为人念旧,他是在通宝长大的,从来没想过去别的地方与自己的老板打对台。

后来老板看重他,便升了他做掌柜,那一年他才十七岁。江州人都道,再过个十年,这江州第一商的称号非他莫属。

可惜世事演变,岂能尽如人意,他最终还是离开了通宝,更成为搞垮通宝的间接凶手。

而今,一手养大他的老板夫妻和暗恋着他、却不知如何表白,只能以欺负他为乐的大小姐都死了。

他不杀伯仁、伯仁因他而亡,百年后,入了黄泉,他有何面目去见老板一家三口?

秦可心见他面色忧郁,心里也不好受,便离了他床杨,走到几案边,掀开竹笼,端出一碗尚带余温的小米粥。

他人事不醒的几日里,她每隔三个时辰替他熬一碗粥,要让他一睁眼就有热粥喝。不过他一直不醒,倒是浪费了她很多心血。

“别想太多。”她又回到他身边,端着粥,准备喂他。“你要烦恼,也得把身子养好才行。”

他摇头,拒绝了她的粥。“先告诉我是怎么一回事。”

她心思灵巧,自然知道他想问的是冯老板一家三口究竟犯了什么事,竟落得如此下场?

她迟疑着。这事过程十分难堪,实在不适合一个身染重病的人听。

“你不说,我自己去打听。”

她瞪他,以她的武功和本事,要他生死两难就跟捏死一只蚂蚁般简单,就凭他想跟她讲条件,太自不量力了吧?

有道是,“舍得一身剐,能把皇帝拉下马。”他现在就是这样子,豁出去了。

“我说到做到。”

秦可心翻了翻白眼,算是服了他的固执。

“因为朝廷禁商的原故,地方官员便大力打压商贩,除了一些有官方背景的,大部分的私人商行都因此倒闭,或被各世家豪族瓜分了。通宝当铺在江州的风头最盛,因此打压行动一开始,它便成了箭靶子。知府大人直接给它扫上一顶有碍风化的莫须有罪名,查抄了。但冯老板为人和善,家业虽失,却颇得人心,在左邻右舍的照护下,一家三口生活倒还无虞。只是没了当铺,他们便要转换营生方式,向官府租了块田地,做起农夫。奈何,做惯生意的人,让他们去辨五谷、搞耕种,怎么做得起来?于是一年、两年地借春贷,又还不起,最终官府判了冯小姐进司教坊抵债,冯小姐不肯,然后……便是你看到的。”

“朝廷几时禁商了?”抑止跟禁绝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啊!若非亲眼所见,他真不敢相信,一条重农抑商的政令落实到地方上,能扭曲成这莫名其妙的样子。

“不管是抑或禁,都很奇怪。天地分阴阳,各有所司,就像人一样,你能想像你或我去种田的样子吗?所以我说你管太多,累了自己,又讨不到好处,还不如啥都不做,让喜欢经商的去经商、爱种田的去种田、想读书的去读书……人尽其才,方是富国利民之道。”

人尽其才……他看过一部治国策,其中心论点就是“人尽其才”,上农工商一律平等。

但这个想法在朝中以李友合为首的诸言宫御史中,与妖异言论画上等号。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才是那些老夫子信奉的至高条例。

齐皓不觉得治国策里的论点是正确的,但他也不赞成老夫子们的想法。他认为百姓如流水,水无常态,因此需要朝廷制订各项法规引导他们定向正确的道路。但显然,他不是个合格的引导者,所以好好一个国家才会被他搞得乱七八槽。

他叹口长气,疲累地闭上眼。

秦可心则是无奈地看着手中逐渐变冷、变凉的粥,看来这一番苦心又白费了,待会儿再去厨房熬一碗新的吧!

她不打算打扰他休息,静静地起身,准备离去。

“秦姑娘。”他却突然睁眼,喊住了她。“我想吃点东西,养些体力,明日去祭拜冯老板一家。”

“不行。”她叫道。总觉得这家伙自从入了江州,整个人都不对劲了。初见时,他温文儒雅到有些软弱,随着相处日久,她发现他和善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定的心。而今,他圆滑的外表渐退,露出了锐利的棱角,那寒芒像极了出鞘就要见血的宝剑。

“我只是通知你,并不是征求你的意见。”他语气淡然。

她宁愿听他叫骂,也别像现在这样渗人心寒。

“你此刻的身子受不了折腾,让我帮你调养一下,三天后你再去祭坟如何?”她竟不敢再擅自点他穴道,阻止他的行动,只能软下态度说着。

“好。”

“啊?”她以为他会很难缠,想不到他答应得如此干脆,反倒吓她一跳。

“把粥端过来吧,我且在客栈里休养一二天,再去祭坟。”

此刻,他身上有一种很怪异、夺人心魄的气势,让她不由自主地乖乖照着他的话做。

她看着他喝粥,举止高贵而优雅,后知后觉地记起,这曾经的一国之君,姑且不论他是个好皇帝还是昏庸君主,也是高高在上的天授之子,他的话就是圣旨,任何人都得遵从。

以前他没对她摆皇帝的谱,所以她毫无知觉地欺负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