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乞儿弄蝶 第9页

作者:于晴

她认真地点点头。

“老爹说过:天天沐浴净身,会招致鬼魅附身,易生灭厄病痛。你想我天天洗个干净,好招来那些鬼怪附身,要是死了,也省得麻烦。不过,你也别忘了,我要是给你弄死了,必成厉鬼来找你报仇!”说来说去,就是拒洗。

“这又是你爹说的?”他轻声问,原来就严厉得吓人的脸庞更显可怕。

“那是当然。”她挺得意地说道:“别瞧我爹是个乞丐,以乞讨为生,他的学识可丰富得很!打从小时候起,什么事都是老爹教我的。”

“好个老爹!”他喃喃道。

她偷偷瞄了他一眼。

“所以啦!你不是想害我是什么?难不成是为了我好?”

他冷冷打量了她半晌,道:

“你不洗,我亲自帮你洗!”

“呸!你敢?”好话还没说完,发觉自个儿被人轻轻松松地拎起,像是豪不费力似的,让人给抛到澡盆里去了。

半是因为她喝了好几口水,半是因为那洗澡水还热得很,让她忍不住大叫一声,全身湿漉漉地朝他又喊又骂。

“你存心想淹死我呀!亏我还当你是好人,原来不过是个伪君子!我就只有这么件衣裳,现在好了吧?全弄湿了!你叫我穿什么?”她当这衣裳可宝贝了,虽是不怎么合适,但好歹也算是十六年来唯一一件最像样的女装,比过去那件全是补钉的衣服强太多了。

所以,这会儿她很气裴穆清也是理所当然的。尤其瞧他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模样,差点没让她磨碎了牙。

裴穆清见她为一件衣裳气得双颊胀红,不觉好笑。

“待会富大娘会送些女装过来,你就暂时将就些。”

她朝他用力吐了吐舌,做了个鬼脸——此举只换来裴穆清一笑置之,转身吩咐了阿珠一些琐事,如要从头至尾伺候她沐浴。换句话说,就是监视她洗澡,最好再月兑一层皮,不然,他可要亲自动手,那时可就不担保会不会淹死人了。

他的这些话虽是对丫环阿珠说,不过那声量可是故意大得确定弄蝶可以听得一清二楚——摆明了是在威胁她嘛!

待到裴穆清出了香闺,还听见那长串的恶毒咒骂。他摇了摇头,大感无奈,早在当初就该知道这丫头不好惹,若是长久留她下来,只怕裴家牧场将永不得宁日——

走了几步,他瞧见富海正规矩地站在曲桥旁等着。

一看见主子出来,富海急忙上前。

“少爷,白教主前来拜访,现在正在前厅等候着呢。”

“白若亭?”

盎海拼命地点头,回头瞄了一眼裴园,便急步跟在裴穆清身后。

“少爷……”他欲言又止,只因生怕一个说得不对,祸及己身就惨了。

“有话但说无妨。”

盎海吞了口口水,照实说:

“奴才不懂少爷的心思,日前才将那小乞丐买回来,不是买来做丫头的吗?怎地如今竟成了大小阻?”

裴穆清停下脚步,注视着他。

“你认为不妥?”

“不!奴才不敢——”富海吓出一身冷汗,“只是奴才认为少爷如此做法定有其深意。奴才生性鲁钝,猜不出少爷的心思,所以……所以……”

“今后别再提这件事了。”裴穆清冷冷道。他岂能说,就连自个儿也不清楚他的做法到底有何深意?连自个儿都不明了的事,又如何解说?

“是——”

盎海瞧见主子冰冷冷的态度,只能唯唯应诺,明哲保身。想想近日也发生不少事情,先是那杀人魔在关外一连杀了六人,继而是这小乞儿闯进裴家牧场……少爷也真是可怜!基于关外霸主及裴家牧场主子的身分,既要追捕那杀人魔,又要整治这古灵精怪的小乞儿——

忽地,一时忘形,他击掌叫好。

“少爷,我懂啦!”

“懂了?”

盎海猛点头,道:

“我懂您为何会收留那小乞儿,让她成为裴家大小姐,并且随您姓裴的原因了!”

“你懂?”裴穆清倒是愕然了。连他自个儿都不懂,这年轻的管事会清楚他的心事?

这倒有趣得紧。

“你说说看。”他愿闻其详。

带着既得意又钦佩的眼神瞧着裴穆清,富海忍不住性子,急切地说:

“少爷,还是您见多识广,这脑子转得比谁都快!原来你让那小乞儿飞上枝头做凤凰,是为了引诱杀人魔出现。想我先前还不解少爷为何要这么做,原来这一切全是为了以她为饵,诱出杀人魔来。”富海说到得意处,忍不住又加上一句:“既然要让她作饵,不如做得更彻底些,少爷干脆收她为义妹,让关外人人皆知裴家牧场多了个千金小姐,这杀人魔说不定下个月就会选中她。想想这半年来,六个枉死的姑娘里就有五个是富家千金,若是运气好,下个月中便可捉到那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盎海愈是往下说,裴穆清的脸色就愈难看。

当初他本无意让弄蝶成为诱饵,如今听这富海说来,岂不正好陷她于危险之境?但倘若再任她回头做乞儿,跟着那个没心肝的老爹,又岂不是让她一生全毁了?

两相权衡之下,不如就让她暂时跟着她。有他在,谅也不会有人敢伤害她。虽说杨明怀疑那杀人魔就在裴家大屋中,但只要有他在,料是没人敢动弄蝶的——

至于收她为义妹,就可是想也不曾想过的事。

但原因为何,他倒也一时理不清,只能跟着自个儿的直觉走了。

第四章

所谓袄教又名拜火教,于北魏时传入中土,南宋以后则不见史册记载,或绝迹于中土,或私下崇奉,皆不得而知。

不过,在裴家牧场的西侧可供奉了一座不小的教祠,教主乃是一名年轻男子,名曰白若亭。貌似二十余岁,生得普通,平日一身白袍奔波于关外牧场,专司教化人心,排解纠纷。偶尔开堂授课,在短短几年间已有不少信徒归于此教门下。

但裴穆清可不是信徒之一。

虽说教祠设于裴家牧场里,但从未经过裴穆请的允许,此乃因十年前裴老爷子在世时收留了白若亭之父,允他在西边土地上建造一座雄伟的教祠——据闻,裴老爷子晚年信奉此教。直到白若亭之父三年前去世,由白若亭接掌教主之位。据白若亭所言,拜火教之所以重入中土,乃是因当年郑和下西洋,曾至印度洋西岸,那儿便有拜火教的分坛。由于当时郑和军威之盛,船货之多,加之以西洋人对明朝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有不少西洋人士纷纷遣使者或附搭郑和回程船只东来。白若亭的祖父辈们便是如此而来到了中土,从此在中土生根建祠,壮大了拜火教之声威。直到十年前,不知何因,白若亭之父放弃关内拜火教的分坛,携子远赴关外重建拜火教,十年下来,也算是小有名气。

而今,白若亭造访裴家,不外乎为了力劝裴穆清信奉拜火教——不是白若亭强逼信教,只是裴穆清这一生可不曾信服过任何宗教。在白若停看来,人们实须有个宗教信仰,借以寄托无助的心灵,所以裴穆清只信自个儿的态度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同时在不可思议之余,也极力说服他入教,虽说为的是教化人心,不过其中也有些微的私心——只因这裴穆清乃关外霸主,任谁听了他的名,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若是他能入教,岂不能带来更多信徒,让拜火教更加威名远播?

所以,每隔个几日,白若亭便会登门拜访,大概也只有这位年轻教主不畏裴穆清的冷言相待,及那一脸吓死的表情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