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行行出状元 第27页

作者:席绢

真是想都不敢想……

“考秀才倒是有些把握。但若想再往上,却是难了。”不知道为什么,王诗书对着这个小他近十岁的孩儿,就把心底话给说出来了。

“如果你考中秀才,那可是咱小遍村几百年来第一人呢。”小云觉得秀才这名头跟状元一样闪亮啊。看看大树村,只因为几十年前出了个秀才,就弄得全村一副耕读世家作派,所以,小云觉得不管大功名、小宝名,反正都很厉害。

王诗书笑了笑,指着小云手上的书道:

“你的书可以借我誊抄吗?”

小云点点头,立即把书交给他,说道:

“拿去吧。”想着以后柯铭还会寄书来,或许都是些有益于科举的。于是道:“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书,你都可以誊抄。如果这些书能让我们村子考出一个状元就太好了。”

王诗书珍而重之地收下书,笑得有点勉强,沉声道:

“这也是我的希望。”

然而,隔年三月,小遍村却仍然没有考出一个秀才。因为肩上担着全村指望的王诗书,在考试前两天得了风寒,全身高热,手脚发软得起不了身。直到进入考场那日,还是勉强由两个同窗搀扶进去,最后在考场里昏倒。

小遍村想要出一个秀才,只能再等三年;而大树村,却在这一年考出了第二个秀才。由于大树村实在欢乐得太过头,几乎是整整庆祝了半年,每个月都叫戏班来村子里唱“金榜题名”,吵得小遍村的母鸡都不下蛋了。所以小遍村的人火大了、同仇敌忾了,发誓下一场秀才考试,小遍村要中两个秀才。

这个豪言一下子传遍了其它三个村子,笑掉了无数人大牙。

可,两年半之后,那些曾经笑掉大牙的人,又接着惊掉了眼珠子。因为,小遍村这个土匪村、这个几乎所有村民都大字不识的特穷村,竟然还真的考出了两名秀才。

秀才之一:王诗书。

这是一点悬念也没有的,毕竟所有人都知道,要不是三年前临考时染上重病,小遍村几百年来第一个秀才早该产生了。王诗书缺的不是学问,是运气。这次,没恶运缠身,他理所当然地考中了秀才。

秀才之二:白云。

白云是谁?其它村的人听都没听过,只知道竟是个十岁的稚儿。一个十岁的秀才,那简直是神童啦!小遍村几时出了这样一名惊才绝艳的人物?为何之前没没无闻?

所有向小遍村打听的人,都打听不出个所以然。小遍村只放出消息,这个神童没上过一天学堂,一切的学识都是山上慎严庵的尼姑教的;而那孩儿竟只是尼姑庵的粗使小子,平常忙着劈柴干活儿,没什么空闲读书,这次随便应考一下,居然就考中了,一切纯属意外……

第8章(1)

带领自家蹴鞠队毫不留情大败皇家蹴鞠队之后,贺元脸上却没有特别得意的神色,让头球领着所有球员去京城最贵最好的“万味楼”吃上一顿庆祝,而他则在洗去一身尘土与大汗后,整装完毕,跨马扬鞭,直奔城北而去。

骏马在官道上疾行如风,不过两刻钟的时间,就来到北城门最为闻名的“登高楼”;俐落地跳下马,将缰绳丢给身后追上来的护卫,快步走入登高楼,经过大门口笑得殷勤的迎宾侍应时,随手甩了一颗银锞子,问:

“明宣侯府世子在哪一间?”

“贺二爷安好,世子爷在‘兰室’。”侍应半刻不敢耽搁,一句废话也不敢有,回答得简单明了。才说完,眼一花,贺二爷挺拔的背影早就从楼梯间消失不见,只隐隐听到三楼某间静室的门开了又关上的声音。

“兰室”里摆着十来盆开得正好的珍品兰花,空气里淡淡的花香似有若无,只能静静品味,若有一丁点喧嚣,香味就感应不到了。

“砰!”当这声略大的关门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后,柯铭便知道今日的安静到此为止,睁开眼,看到一脸不豫之色的贺元正端坐在桌几对面,直直瞪着他看。

柯铭轻笑出声,问道:

“莫非我得到的消息是错的?今日镇国公府蹴鞠队并没有大胜皇家蹴鞠?”

“自是胜了。”

“那你为何没个笑模样?”

贺元立即将唇角两侧扯得高高的,回以一个假笑,证明本公子有笑了。

柯铭笑着摇头。

“阿元……喔,不对,我总是忘了该叫你端方,你已经二十岁,有字了。”

贺元摆摆手。

“自家人想怎么叫都成。端方这个字给外人叫就好,你还是叫阿元吧。”

“好吧;阿元,你心情为何不好?能打败高手云集的皇家队,这可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啊。”

“这种事,高兴一下即可,不必一直放心上。”贺元现在一点也不想谈蹴鞠。

“唷,真难得听你说这样的话。”蹴鞠一直就是京城贵公子们共同沉迷的运动,有时因为一场输赢而反目大打出手的情况也不少见。贺元身为一个蹴鞠高手,又如此自豪于自己的球技,难得攻克强队如皇家队,怎么不欢喜上一整天?

而今没个欢喜样也就算了,居然还一脸不高兴,真奇了。

“比赛完了就不用再提了。”贺元摆摆手,问道:

“被流放到无归山慎严庵那些尼姑在两日前就回到镇宁庵了,连同你姨母,以及另外两名妇人都一同回来了,可白云那小子怎么没一同前来?上封信里他明明说会跟着尼姑们一起上路,好彼此照应。结果小厮今日回报我,白云根本没在那堆人里!”手掌带着点火气地拍在桌几上,低骂道:“他一个上京赶考的人,怎么还如此不着调,任凭跳月兑性子行事,从来不管轻重缓急!别的举子,哪个不是战战兢兢地早早进京备考,恨不得不吃不睡,把所有圣贤书都给吃下肚子里去。就他!他这样一个浑人,对科考没上心过,偏偏就是一路过关斩将,居然给他混到了个举人身分……我都要怀疑我朝的科考试题到底有多简单!还有,那些

阅卷官员是不是一边打盹一边改卷子,才将白云这小子给漏了过去。”

“阿元,你这样说就刻薄了。你自己也知道白云这十年来所读的书,可不比其他举子少——那些书,大多是你让人从国子监里誊抄出来的。”柯铭笑横贺元一眼。年年让人送一堆书去小遍村,比他还勤快上心,而索求的回报不过是那每三个月一封的吵架信。也不知道贺元怎么就养成了这样奇特的癖好。

贺元哼声连连:

“那些在国子监读书的监生也不见得能得中进士,更何况他一个没有大儒授课解惑的山野村夫,还敢有什么想望!这回省试,天下最顶尖的士子齐聚竞试,他的好运可是到头了。”

“我听永定县的庄头说白云可真是个天生的读书苗子,平常也不见他用功刻苦,可每次应考后,榜单上一定有他的名字。”柯铭不理会贺元的口不对心。他可还记得有一回赵玥顺着贺元的话骂了白云几句难听的,就被贺元暗中整了几回,更是连着好几个月不冷不热地晾着,至今赵玥还弄不清楚那时到底哪儿惹到这位贺法规爷了。

贺元就是不乐意听到白云的好话,说道:

“考秀才时,他不是案首;考举人时,他不是解元也罢了,连前五名的经魁也不是,那靠后的名次,实在难看得紧,都可以去跟孙山结拜做兄弟了。这样的成绩,却硬要说他是什么读书苗子,我都替他害臊。”

“阿元,一个没有名师指导的孩儿,一个没上过一天学堂的孩儿,能一路考上来,实在是了不起了。别说永定县近百年来没出过一个举人,就是整个常州也没出过几个举人,那是个贫脊而缺少教化的地方,不若江南那样富庶且文风鼎盛,连个路边小贩都能随口吟几句押韵的打油诗。能出一个白云这样的人,实在是了不起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