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锦绣河山4 第6页

作者:铁勒(绿痕)

甩月兑不开敌军黏人的步兵,前头伏羲营的中军又即将大举攻至,恐将战败的阴影在余丹波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无论他事前究竟是高估或是低估狄万岁,此刻的战况绝对是他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即使是他现下想改派出中路,被困在前军里的他也无法出军。他更担心,一旦,他转身命中军前来支持,到时赶来的中军正好会掉入已经将阵式摆开的伏羲营的陷阱里,因此,他只能咬牙坚守着前军。

开战后的前两日里,狄万岁相当沉得住气,始终都不派出主力,仅只是派出左右两翼叫战,余丹波并没有因此受激,按照已安排好的步调,以前军慢慢扫荡?可在今日狄万岁使出以攻城技法为底的战术,四面包围战地,而后开始分割敌军前军的战法时,余丹波开始怀疑,究竟该下该照着原本已拟定的战略继续苦撑下去?或是在这当头冒险应变?

此时此刻,有多少双期待的眼眸在他身后瞧着他?他不清楚,他也没有去管圣上加诸在他身上的元麾将军殊荣,他只想着一双眼眸,他不断地想起,玄玉在将白虎之玉交给他时看他的那双眼眸。

他不能战败于此。

在阵中遭敌军分割战术而与余丹波冲散的袁衡,在敌军中路逐渐向余丹波所处的前军靠拢时,他手举着一面绣有余字的将旗,骑马领着一支小队,没经余丹波的同意,径自引定一部份集中杀向余丹波的骑兵伍,以减轻余丹波的负担。

当袁衡成功地引定敌军时,轩辕营前军马上获得了喘息的机会,重新结成一个个方形阵反制敌军的分割战术,手握着将旗的袁衡,在逐渐驰远的马背上回过头,远远瞥见了余丹波正朝他拚命挥着手,似要他快点回来,但因距离过远、四下太过吵杂,他听不见余丹波正嘶声竭力的对他喊些什么,在余丹波的身影被他身后追赶的敌军遮去后,袁衡不回头地带队杀出一条血路,继续引走途中所见的每一个敌军。

刻意诱敌的他,也知道这是自寻死路。

余丹波不遗余力要他回头的模样,牢牢据在他的眼底,置换了眼前所掠过的一幕幕景况,在身后与两侧追赶的敌军愈来愈多时,他拋开了手中的将旗,拿起侧挂在马月复旁的大弓,在疾驰的速度中准确地命中不断想朝他们靠过来的敌军,一径上箭放弦的他什么也没多想,他只是想藉此替余丹波杀出一条不败的命运。

敌军很快地响应他的挑衅,在他奔驰了数里后,如流星般殒落的箭矢将他们逐下马背,密密麻麻的敌军自四方将他们包围,令无处可躲的他们,脚下所站之地成了四战之地。

谤本就无路可走,无计可活。

决心将他们剿灭在围阵中的敌军,派出了骑兵伍开始冲锋,在极度恐惧与战栗中,站在原地一动也未动的袁衡,以沉稳的音调对身后残存的下属说着。

“谁都不许自尽。”

颤抖的众人不约而同看向他的背影。

袁衡缓缓拉开了战弓,“就算只剩一张弓一柄箭,咱们也要拚到最后一口气。”

众人看着他一步也不退让的侧脸,在无声中,他们放弃了另觅生路的念头,或是以自尽代替战死,与袁衡一般选择了骄傲的他们,默然围成圆阵,再次一一挽起手中的战弓。

手中的弓弦,因久候而隐隐颤抖,袁衡两目直视着前方逼近的滚滚沙尘,在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他的心思忽地飘至远处。

再次站上沙场后,他总会忍不住想起当年那场余丹波与乐浪联手败盛长渊的战役,他还记得,在盛长渊死后,乐浪那无奈的低语,以及余丹波为了他们不心死而勃然大怒的模样。他一直以为,在他心中,盛长渊是无可替代的,但现下他所惦记着的,却不是早已随玉权而去的盛长渊,而是那个方才在他引开敌军时,在他身后不断要他回头,不让他去送死的余丹波。

或许在下意识里,他也在余丹波身上寻找着盛长渊的影子,当他发现余丹波在他心中的份量愈来愈庞大,而盛长渊的印子愈来愈淡时,他强迫自己绝不可忘记盛长渊,于是他不在口头上承认余丹波胜盛长渊之处,更不承认,其实他是多么想就这么一直追随那道令他折服的身影。

他只是好强而已。

若是可以,他很想把此时心底的话,全都老老实实的告诉始终都以为他们对自己仍有不服的余丹波,可是以往没有把握的机会,如今已自他的手中溜走不再重来。

数不尽的敌军骑兵挥扬着大刀喊杀逼至,袁衡站在圆阵中挽弓-箭又一箭的射出去,当筒里的箭矢用尽时,他拔出腰际的陌刀奋力往前砍杀,敌军自四面八方冲向他们,将他们淹没在卷起的漫大烟尘中,再看不见他们的身影。

手边的感觉有点顿了,喉际喊得有些嘶哑,原本充斥在窄气中的血腥味道再也嗅不出来,燕子楼微瞇着眼扬首看向再次高照的烈日,而后他在已经变成制式的反复杀人行为中察觉,时问在不知不觉中又过了一日。

他不知道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多久。

绛阳战场上,燕子楼举起酸麻到已没有什么感觉的手臂,将手中的陌刀再次刺向敌军的颈间,但前仆后继的敌军,有若蝗虫来袭,在历经了数个日夜不止的攻守交锋之后,轩辕营的每个士兵都又饥又累,原本守在绛阳城外的轩辕营,也已自退守至绛阳城,再次退守至绛阳城后。

他拦不住赵奔。

现下他只期望,轩辕营能够摆月兑紧咬着他们不放的伏义营大军,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撤至九江城,但问题是,军员数远胜出他们的伏羲营,根本就不打算让他们离开绛阳。

急着想召回中路重整结阵的燕子楼,在与敌军步兵肉搏之时,努力召回屡屡被冲破的阵线,就在他手中的轩辕营陷人苦战时,另一阵自后方传来的马蹄声,再次撼动大地。燕子楼在一刀捅向敌军后,回首看向大军军后远方,就见后头的山丘上,飘扬着一面面轩辕营黑色军旗,绣着顾字军旗的大批援军,当下令燕子楼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大批援军,正是奉冬卿之命自石守开来,协助燕子楼撤兵至九江的顾长空之军。

在余丹波麾下待了多年,顾长空手底下的箭兵,箭术之精准可说是轩辕营之冠,不似赵奔或是燕子楼,顾长空手底下的箭兵,从不浪费半根箭矢,每发一箭,箭下必定留下一具敌军的尸首,因此当顾长空率庞大的箭伍赶到前线时,战局顿时改观。

结成新月阵型的援军,最前头的箭伍瞄准敌军前军,就算敌军持厚盾力抗,只要找着一点缝隙就出手发箭的箭兵,仍是准确地命中盾外的手脚或人头,两旁距离较远的箭伍,则以密集的箭雨阻拦敌军前进,让燕子楼与困在前头的骑兵与步兵能够把握时机往后撤至箭伍之后,纵使敌军仍想追赶,护航的箭伍在顾长空的令下,硬是以箭矢拉出一段敌军无法前进一步的敌距。

时隔多年,再次重返战场的顾长空,在这处数年前也曾沦为战地的绛阳战场上,没有找到余丹波或是乐浪那令人安心的身影,这一回,他与燕子楼一般,都只能倚靠自己。他稳稳地握住手中寻常人拉不开的大弓,心定箭亦定,每每架在弓弦上的兵箭总是三箭齐发,当燕子楼他们已避至大军后方时,他箭筒里的箭矢也快告尽,他一壁发箭一壁召来巳伺机冲锋的骑兵伍,在手中箭矢用尽时立即翻身上马,改握着弩弓,结阵冲向敌军欲重新整队的前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