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皇商的小廚娘(下) 第4頁

作者︰簡薰

母女見面,自有一番親熱,游姨娘說起識文很認真讀書,先生說過兩年可以試著去考秀才了,姜吉時很是安慰,離去前又塞了兩百兩銀子給嫡母汪氏,說是給她的壓歲錢。

汪氏笑得那個誠心,直說自己會好好照顧游姨娘跟姜識文,讓她放心——拿錢買母親跟弟弟的好日子,姜吉時是很願意的。

回朱家的馬車上,姜吉時自然對朱子衿多種道謝,想也知道,她跟游姨娘母女說話,朱子衿就是被岳父跟連襟纏著,都是一群巴望著朱家錢銀的家伙,想投資做生意啊,想一起做海運,听說朱家跟沈家的海運那是蒸蒸日上,不如也分股出來,讓我們大家一起有甜頭,有錢大家賺才是道理麻……朱子衿想必應付得很辛苦。

回到家,自然有朱家的女兒在等著,也都是回娘家的。

朱婉兒雖然之前宣告非五品以上門戶不嫁,但後來年紀實在太大了,折騰不起,還是嫁給了一個九品門戶的嫡子當正妻,現在已經生下一個兒子,朱珂兒去年秋天嫁入布商周家,現在大著肚子,兩人都是在丈夫的護送下回來。

雖然是庶女,但爹跟哥哥是皇商呢,夫家也不敢怠慢,听說朱家來往的都是王公貴族,少惹微妙。

朱珂兒跟鄭柳兒表姊妹倆從小交好,因此看姜吉時不太順眼,見哥哥領著一家子進門,笑說︰「哥哥什麼都好,就是缺個兒子。」

那犬麗個妹妹離公前,朱了衿照例金給人紅包,他卻把準備好的剛個  |,了都給了朱婉兒。

朱珂兒傻眼,「大哥,那我呢?姊姊兩個,我都沒有。」

朱子衿輕輕松松的說︰「你大哥我不只缺兒子,我還缺心眼。」

姜吉時沒忍住,噗的一聲笑出來,被朱老太太瞪了一眼。

朱珂兒大悔,原來是自己多話。

朱婉兒連忙打開匣子,一個匣子一張地契,看地址是鬧區的鋪子,一下得了兩間鋪子,朱婉兒大喜,「多謝大哥,大哥大嫂順順利利。」竟是連「早生貴子」都不敢說了,就怕戳到她大哥。

初三,朱子衿的兩個叔叔上門,都是庶子,朱老太太不喜了這才分出去,但跟朱老爺兄弟感情還是不錯。

兩個叔叔沒什麼出息,就是靠著分家時的幾間鋪子收租,當然朱老爺也不是小器的大哥,兩個弟弟舉家二十幾口上門,早就準備好了大紅包,荷包是五十兩面額的銀票,晚輩拜年一人一個,懷孕的女子可以拿兩個。

朱老爺另外給兩個庶弟一個大紅包,朱子衿跟姜吉時說過,那個紅包很大,有一千兩,足夠兩戶叔叔整年的開銷。

朱老太爺過世前,就交代兒子朱老爺一件事情,兩個庶弟才學平庸,讓他照顧弟弟衣食無憂。

初四開始到元宵,有各式各樣的親戚朋友上門,朱子衿天天見客,姜吉時也天天招待貴客的女眷。

大家對她的態度都差不多,非常矛盾,一個沒有兒子的女人很可憐,但一個獲得獨寵的女人很令人羨慕,在後宅大家都不容易,但姜吉時被養得白白胖胖,完全不像經歷過後宅不寧的模樣。

就在元宵那日,敬親王府的長史上門,說是敬親王跟敬親王妃有命,讓他送禮物到朱家,謝謝那日朱二少爺義舉,救了安定郡主。

朱家眾人這才知道,朱子衿那日帶妻子上街逛逛,還當了一回英雄。

親王府的長史乃是四品官餃,朱家不敢怠慢,幾個男子都出來招待了,長史離去前,求見了朱老太太。

朱老太太當然不會拒絕,開了門,請長史大人到花廳談。

談了什麼也沒人知道,總之談了滿久。

那天晚上吃晚飯,朱老太太明顯興致很高,居然連吃兩碗飯,朱子沛的妻子何氏道︰「老太太可是遇上了喜事?」

何氏自從前年生了對雙胞胎男嬰,一躍而成了老太太最疼愛的孫媳,說話底氣十足。

朱老太太眯著眼楮點頭,「是好事。」

朱太太賠笑,「老太太不如說出來,讓我們同樂一下。」

「原本也是吃完飯就要說的,既然大家想听,那老身就先講——我們家要有喜事了。」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約而同把目光移向朱子宣——七個妾室,沒正妻,因為他花五千兩買個花魁初夜,門戶相當的姑娘不敢嫁,敢嫁的,朱子宣又嫌配不上他。

要說喜事,只有朱子宣了吧。

卻見朱老太太吱的一聲,「不是子宣,是子衿。」朱子衿很鎮定,「老太太莫不是忘了,孫子已經成親。」

「傻孩子。」朱老太太慈愛的說︰「安定郡主看上你了,願意紆尊降貴,成為你的貴妾。」

第十章  平地一聲雷(1)

這幾個字說來輕描淡寫,但對朱家來說卻是平地一聲雷——朱子衿疼愛妻子,連外人都知道,老太太這是要強逼娶貴妾?

姜吉時更是矛盾起來,自己生不了兒子,難道讓朱子衿這支真的絕後?招贅也不保險,忘恩負義的白眼狼時有所聞,朱子衿還是要一個自己的兒子這才妥當,忍不住模了模自己的肚子,只有一圈消不下來的肉,沒有兒子……

朱子衿需要一個人繼承衣缽,但跟人分享丈夫……唉,雖然說有錢人誰不娶幾個小妾,但她光想就受不了。

好矛盾,她知道自己應該高興多了一個「妹妹」,可就是高興不起來,轉過頭看朱子衿,也沒高興的樣子,甚好,還算安慰。

就見朱太太一臉喜悅,「老太太說的可是真的?」

朱老太太笑咪咪的,「王府長史親自跟我說,哪有假?說敬親王跟敬親王妃本不同意,禁不起郡主軟磨硬泡,這才點頭,不管正妻還是貴妾,都沒有女方主動提起的道理,所以王府派長史來說,讓我們主動上門求結緣,還有,雖然妾室不能比正室,但畢竟是郡主,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

朱老爺模著胡子,大樂,「那是自然,我們就派一隊八人粉轎,前後各一喜隊,聘金,喔不是,是安家銀就給多一點,總之讓敬親王跟敬親王妃滿意。」

「那可不。」朱太太喜孜孜,笑容誠心,「郡主乃皇家之人,一定有福氣,子衿很快就會有兒子的。」

雖然安定郡主名聲不好,之前還想嫁給一個侍衛,但怎麼說都是郡主身分,若家中有這樣的貴妾,對朱家來說大大有好處——敬親王可是親王,可以襲九世,如果郡主生下朱子衿的長子,那關系三代之內不會改變。

朱家人上上下下都很樂,除了朱子衿夫妻。

朱老太太笑說︰「長史告知郡主在養傷,讓我們先上門打貴妾契約,明天就讓辦事先生來一趟,算算日子。」

朱子衿放下筷子,「老太太見諒,孫兒不想娶貴妾。」

朱老太太臉沉了下來,「別糊涂。」

朱太太急勸,「子衿,你胡說什麼,這多好的一門結緣,郡主沒讓你休妻再娶已經是大恩,不要不知道好歹。」

卻見朱子衿轉頭問母親,「我對她有救命之恩,她卻想著破壞我夫妻感情,是誰不知道好歹?」

「子衿。」朱老爺不太高興,「說話小心。」

「是啊大哥。」朱子宣道︰「郡主都肯當貴妾了,你待想怎麼樣,那是敬親王府,我們只是皇商,惹不起,大哥還是去迎過門吧。」

朱子衿冷冷看了他一眼。

朱子宣脖子一縮,不敢再說。他以前風流帳太多,導致現在婚事不順,如果能成為皇親國戚,身分好歹往上提一提,郡主的小叔說出來多有面子,所以也不管這不是庶子能說話的場合,就直接開勸,但現在被嫡兄瞪了,自然不敢頂嘴,明眼人都知道這個家以後是朱子衿扛,自己得乖點,才不會被分出去。

「這事不必再討論,這回我站郡主那邊。」朱太太道︰「打听打听,等郡主傷好,就上門打契約,問結緣日。」

朱子衿淡淡的說︰「我不同意,也不會去。」

朱太太生氣了,筷子啪的一聲拍在桌子上,「我是母親,難道一個結緣都作不得主?」

姜吉時心想,你那麼喜歡郡主,那你自己收郡主為貴妾啊,看給朱老爺添個貴妾,你願意不?自己不願意的事情逼兒子倒是很順手,但身為媳婦,還是一個沒兒子的媳婦,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只敢想,不敢講。

面對母親發怒,朱子衿卻不退讓,「兒子二十二歲的大男人了,難道自己的後宅有誰都作不得主?」

「你可是我兒子!」

「兒子感謝母親,也孝順母親,但愚孝不是真孝,兒子事務忙碌,不想後宅不安。」

朱太太簡直炸毛了,但又說不出話來,只是衿持著一張臉,怒氣沖沖。

朱老太太放下湯匙,又用手帕抿抿嘴角,把目標轉向姜吉時,「孫媳婦,你自己說,這樁結緣是要,還是不要?」

姜吉時一臉為難,「老太太……」

「你生不出兒子,又不給子衿納妾,現在安定郡主願意成為貴妾,你還不滿意嗎?你不想想鳳晨郡主喜歡陳少爺,可是直接把陳少爺的妻小都毒死了,以正妻之姿風光下嫁,安定郡主這樣大器,不但不殺你,還讓你保有正妻的地位,你還有什麼不滿意?」

「老太太……我知道自己生不出兒子……」

「好啊,你還知道是自己生不出兒子——」

朱子衿打斷,「老太太,我們都才二十出頭,本就打算繼續生,您別急著催,何況子沛已經有三個兒子,我們朱家也不是無人祭祀。」

「你掙來的家業呢,也要傳給子沛的兒子?」

「如果孫兒真的無子,那家業傳給子沛的兒子,孫兒爭來的,給滿姐兒跟梅姐兒當嫁妝。」

「那豈不是便宜了外姓人?不行。」朱老太太黑著臉,「這事情不容你拒絕,也別怪我手伸得長,三年已經太久了,我不是沒給過你們時間。」

「祖母,我東瑞國法可沒規定一定要生兒子,何況生男生女是老天的意思,怎麼能怪吉時?」

朱太太眼圈一紅,「我生的好兒子,為了妻子頂撞祖母,忤逆母親,真是好孝順,我真欣慰。」

見到朱太太哭泣,朱子衿也放軟姿態,「任嬤嬤,給太太擦擦眼淚。」

在後面布菜的任嬤嬤連忙拿出手帕,給朱太太擦了擦。

姜吉時愧疚已極,為了自己,朱子衿跟朱老太太還有朱太太杠上,現在是吃飯時間,滿屋子人,話傳出去,朱子衿不知道要背負多少罵名。

朱老爺也不甚愉快,「只不過娶個貴妾而已,事情就這樣多?讓祖母生氣,母親哭泣,你就當孝順一回不行嗎?」

「此乃愚孝,兒子不能遵從。」朱子衿十分固執,「但我們一定還會再生的,若下一胎還是女娃,到時候再說。」

朱太太擦著眼淚,「又是到時候再說,上一胎也是這樣講的,你是一直要用這個糊弄我們嗎,那可不是普通人,那個是安定郡主,敬親王的嫡女,娶了她,對整個家族大大有好處,母親又不是要你愛她,應付應付還不會嗎?」

「兒子在外面天天應付人,不想回家還要應付。」

僵持之下,朱老太太開口,「孫媳婦,你自己說,你是能保證下一胎一定是兒子,還是不能保證?」

姜吉時回答,「孫媳婦……不能保證。」

「那我再問你,有個肚子幫忙生孩子,是不是比較有可能生出兒子?」

「……是。」

「好,你也知道是,那你肯不肯?」

「……我……我……」

「孫媳婦,做人憑良心,我們兩家門戶差異這樣大,我說話了沒?你進入我們朱家,什麼例行規矩都不懂,我說話了沒?你的父親跟弟弟老是惹麻煩,仗著是我們親家招搖撞騙,老是要子衿去收尾,我說話了沒?你連續兩胎都是女兒,我說話了沒?我就讓你收安定郡主為貴妾,有這麼難嗎?你什麼好處都想佔,什麼虧都不肯吃,這是當人媳婦的道理?」

姜吉時啞然,老太太說的都對,主要是她自己很愧疚,她不是沒想過要收祁香雲或者鄭柳兒,但總是白天想得開,一看到朱子衿的臉,她的獨佔欲又涌上來,這麼好的丈夫,必須是她一個人的。

現在想想,朱家確實對自己很寬容,如果安定郡主能給朱子衿生下兒子,對朱家的生意來說,更是如虎添翼。

看了看朱子衿,他卻彷佛懂得她在想什麼一樣,對她輕輕搖了搖頭。

看到他那樣溫柔的模樣,姜吉時卻更矛盾,想讓他收個貴妾幫忙開枝散葉,但又不想跟人分享他,她不知道該不該勸他收了安定郡主,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兩全其美。

「祖母,父親,母親,還記得我當年染痘痊癒,因為身體過弱,被送到江南養病的事情嗎?」

朱太太想起死去的朱子海,好不容易停住的眼淚又掉下來,「當然記得,你莫不是在怪母親沒跟到江南照顧你?」

「當然不是,染痘凶險,若不是母親不分日夜的照顧,兒子只怕好不過來,只是病後體弱,京城天冷,不得不到南方溫暖之處養病,京話跟江南話完全不一樣,兒子初到江南,那是一句話都听不懂,所幸遇到吉時,她教我說江南話,跟我玩游戲,等春天身子好一些,又開始帶我抓魚打獵,因為每次奔跑,身子壯實得快——我從沒說過,我那時是很寂寞的,爹跟母親都沒來信,我以為自己會永遠待在江南,那時候吉時給我很大的安全感,覺得自己不孤單,這天下還有人跟自己作伴。」

朱子海過世後,朱太太沉溺于悲傷之中,已經無暇去管在江南的二兒子,而朱老爺忙碌生意,更沒空了,這中間只有朱老太太會去信,朱子衿當時不過一個小孩子,什麼也不懂,只知道爹娘沒信給他,而寫一封信需要多少時間呢?不需要多少時間啊。

「里正家的下人都在說,朱家不要我了,我當時年幼,無法分辨事實,只覺得難過不已,只有吉時每天來找我玩的時候,我會忘記自己被拋棄這件事情,她跟我交好,就像姊姊對待弟弟,不含任何目的,白天的時候都很快樂,晚上想京城時,只有想著明天要去哪玩,我才能好過一點,跟她在一起總是無憂無慮——以前是,現在也是,比起兒子,我更希望看到她能過得簡單開心。」

朱老太太皺眉。

朱老爺跟朱太太卻是有點愧疚,他們都覺得他當時不過是小孩子,什麼也不懂,所以什麼也沒跟他解釋,沒想到他會以為自己被遺忘了,一個孩子以為自己被家人拋棄,那該有多難受,他過了兩年這樣的日子。

「祖母,爹,娘,安定郡主雖然說願意以貴妾的方式過門,但她是皇家兒女,又怎麼會甘願屈居人下,想必是要千方百計把吉時弄走的,我現在過得很好,妻子是自己愛的,滿姐兒撒嬌,梅姐兒可愛,我對人生沒有什麼不滿意,要的東西我會自己想辦法賺取,而不是靠著貴妾給我好處,那麼看的模樣,我做不來。」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