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救命佳人 第5頁

作者︰牧芹

听了這句話,斷腿士兵心頭明明有幾千、幾萬個答案可說,可當下卻怎麼也答不出一個最適當的來。

「算了,我一個粗人要真能清楚,就不會來這里了,說白了,這仗還不是為了皇帝老子打的。」激憤逸去,又剩無奈,他頹喪地抬手模上前襟,拿出一堆東西。「如果你一定要找大夫,那東大街住了個張老兒,問他試試吧。」

除了之前領到的藥包,斷腿士兵還將剛剛偷偷取出的金創藥及一些碎銀塞給了女子,話一說完便轉身離去。

望著斷腿士兵顛簸的腳步,女子心里竟憶起了某人說過的話。

人,是自私的;人,是貪欲的,那一副血肉皮囊之下,無真愛、無真情、無真憐憫。戰爭,是他們逞私欲的工具;冷淡,是他們心之表相;怯懦,是他們可悲的天性。當天地離棄了人,也就是他們滅亡的時候。

滅亡?難道真的是唯一的一條路?

找到了張老兒,但雙目失明的他,不過是個醫治過馬匹、羊只等牲畜的老郎中。

「我跟你說,醫人和醫畜生其實大同小異,別的我不敢講,但外傷真的都一樣,先前很多士兵都來找過我,其中還有斷手、斷腿的。」

十五天後,張老兒又坐在土屋內的臥鋪旁,一手正對著仍舊不省人事的男子把著脈,他磨蹭良久,又說了︰「嗯……幸虧他人壯,要不然我再怎麼高明,怕也救不了他的命,你有沒有听我的話,兩三天幫他清一次腐肉。」

「有。」一旁的女子答道。而貼在她身後的男童,則是一臉作惡。

當然有!每次看她拿著過火的刀子幫他刮爛肉,他都好想吐,因為那個味道真的好難聞,就像爛透的老鼠!

「沒長蛆吧?」張老兒又問。

「沒有。」

當然沒有!她每回刮完都上了藥,那原本像河一樣長的傷口子,現在起碼小了一半。男童在心里答了。「那這幾天他有沒有再發熱?如果還有,那情況還不成。」

東模模,西揀揀,張老兒收拾著他帶來的一堆東西,那里頭包括了一把幫羊剃毛的刀,幫馬整理蹄子的銼子,還有一把不知道做什麼用的小矮。

矮頭?他是來救人,還是砍人的?男童面露愕然。

「今天沒有。」女子應。

「那就是我退熱的藥草有效嘍?」張老兒站起來,讓女子引他到土屋外頭,然後攤掌要著今在醫治的代價。

將一塊碎銀交到那只皺巴巴的手掌中,女子問︰「退熱的藥草,您在哪兒摘的?」

「哪里摘的呀?我……我也不曉得,那是藥商從秦州老遠帶過來的,我一兩銀也才換他一兩藥,今天我可賣你便宜了。」要跟她說了,他還賺什麼?北城門邊那片高坡上剩的也不多了,一會兒他得要孫兒去全采了。

「這樣嗎?」女子表情波瀾不興,毫無因手邊的銀兩即將用罄而感到不安,她只是定定盯著張老兒,許久未再說話,直至眼盲的張老兒不自在地吭了聲。

「我……我看我袋里還有一點,這些全給你好了。」好怪,為什麼他眼楮瞎了,還能強烈感受到被她質疑的目光,她的沉默好比拿著一把刀抵住他的喉,讓他心慌。

速速掏出袋中的藥草給了她,張老兒轉了個方向就走,因為過于慌張,臨走時還絆了下。

冷眼看著此狀,女子只是輕喟了聲,而後折回屋內。

來到臥鋪旁,她瞅住散著長發、兩頰瘦削的男人,心有所感。

看來能救他的不是大夫,不是藥,也不是命,而是人心的最後一點良善。

探手覆上他的額,發現方才並未發熱的他,居然又開始高燒起來。「唉,看來你的運似乎也不是太好。」

順手擰了濕巾敷上郎兵的額,她準備叫來一向負責煎藥的男童,卻發現前一刻還粘在她身後的娃兒,此時竟不在屋里。他去哪里了?

男童氣喘吁吁地由屋外跑了進來,兩手各抓著一大把張老兒所謂的退燒藥草,攤在女子面前。

「原來你曉得這藥草哪里有。」她微哂。

見她笑了,男童亦露齒驕傲地笑了。找草藥怎麼難得倒他?他除了速度快之外,耳朵、鼻子都很靈的。

「很難采吧?」

「不,只是有點遠啡,在兩里外的坡上。」

「兩里外的坡上,來回你只用了半刻鐘?好快。」

「啡啡啡,我是良馬,是寶駒,當然快!」他嘻嘻笑著。

「原來你是寶駒。」她縴細的手模上男童的頭,撫著他有點長卻柔軟的頭發,眼楮則盯住他有點長尖的耳廓。

听到女子的復誦,男童驚了下,並急忙改口︰「我……我的名字叫寶駒,所以……」

「別緊張,我了解,也不會把這秘密告訴別人,不過,你可以跟我說,你是怎麼認識郎兵的?又為什麼這麼替他擔心?」

「啡……」皺起眉頭。

「為難嗎?那如果我用一個故事交換你的故事,你考不考慮告訴我?」見他仍猶豫,她接著說︰「你不會吃虧的,因為那個故事非常精采,你真的不想听嗎?」

一個精采的故事?男童的大眼頓生好奇的光輝。

第三章

未知的年代,天的極南,有一塊樂土。樂土上有座山峰,名喚十寶山。

自天地開始之初,十寶山上便居住著一支非神、非妖的族群,此族群沒有翅膀,卻能飛翔。

它們不但擁有駕御風雨的異能,一瞬間更能上達九霄之巔,遠及後土之窮。同時,它們還擁有一副能撼動大地,使草木回春、萬物富榮的歌喉。

無欲無求,樂天知命,它們在仙山的頂處度過了歲歲年年,直到世道輪轉。某年,樂土上誕生了一名佛陀,佛陀慈悲,終身苦行只為了渡化眾生。

而此族群後來也感于佛陀的大愛,旋即立誓永遠追隨佛座,並將佛法普行于天下。

天下,即東、西、南、北、中。

距今百千年前,佛法從南方樂土經由犍陀羅小柄逐漸東行,而此族群亦隨著佛陀飛越了插天高山,來到了中土。

眼見天地浩廣,為了傳渡佛音,最後並入佛門的它們更選擇了分群散去。

于是這支御風族群有些到了極東的海域,有些到了極北的雪國,有些到了極南的山巔,而有些則留在中土。

然而,留在中土的為數不多,它們以西邊的九天山為據點,而後再分為數個極小的部眾,漸行東進。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在此族群的努力之下,佛光終于普照了這片炎黃子孫腳下踏著的土地。

寶成身退的他們因為天命圓滿,所以伴佛說法的御風族群便就地自成。

它們有些被人供上了桌,有些被人牽在佛寺里頭,有些被雕塑刻畫在高壁上,有些則住進了人的心中,永垂不朽。

這個,就是她告訴男童的故事,而男童也以生澀的漢語告訴了她,他和郎兵相遇的過程。

沒有郎兵,便沒有他,這是他給她的第一個想法。

從他口中,她得知郎兵是個老實勤快,心地又十分善良的人,如果不是邊地戰事不平息,數年前他又被征召入伍,或許今天的他早在這片大地上,找到了一塊好牧地,養起了牛羊馬,直到終老。

「還有嗎,還有嗎?再過來呢?」與女子同坐在屋外門檻上,男童興奮地問。

「沒有了,飛天的故事。我又說完一遍了。」

自從半個月前,寶駒就成了男童的名字,而他似乎非常喜歡這個關于飛天的故事,百听不厭。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