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折花 第6頁

作者︰古明希

「那皇上還煩什麼?」她仿佛在笑他自尋煩惱,在他皺眉前適時送上香滑的羹湯。原來連喂食都要挑好時機啊!

挑了挑眉,朱祈良毫不猶豫地在奏章上批了又紅又大的「準」字。每次有容華在旁,批公文的速度就會順利許多。

又拿起一份,「安南今年貢品數量大減,建請停止我朝布匹、瓷器……等等物料之輸出以為教訓……唉,停就停,拉拉雜雜寫一堆。」

「皇上,每次臣妾來陪您,都會帶上一盅甜品吧?」容華暗自快速瞄過奏摺上寫的東西,「如果下回臣妾來了,卻沒有帶呢?」

朱祈良直覺地眉頭攏成一座小山,「朕會很不習慣,說不定還會生氣呢!」

「這些甜品就像那些出口安南的物資,若無預警斷絕,您想安南國王會有什麼反應?更何況我們正與韃靼作戰,後顧無憂不是較有勝算?」

「你說得有道理——」朱祈良想想便要動筆。

「不過,若是皇上像安南對待我朝那般,待臣妾不好,臣妾免不了就要在甜品上偷工減料一番,以為抗議了。」她淺笑看了他一眼,在他寫下第一個字前又說了這一段。

她的話如一盞明燈,令朱祈良腦際一亮,快速的在奏招批下「減少輸出即可。」

這或許也是一種手段,容華從不直接于政,她清楚朱祈良一切的忌諱,所以下決策的永遠是聖明的皇上。

說到韃靼,朱祈良突然想起方才與莊仲淳討論的那份棘手奏摺,「還有這個,若把今天奏摺的麻煩程度排個名次,這份該是榜首了。」

容華將奏章瀏覽一遍,「皇上煩惱的是接任武將的人選吧?」

「還是愛妃了解朕啊!」朱祈良听到她說的話,不知為何心里就舒坦起來,好似事情已解決了一半。

「奏折上說,與韃靼之戰事已到尾聲,似有勝望,目前也只是兩軍膠著罷了,敵軍還在八達嶺數十里外呢!要成名首重軍功,只要主戰不主和,這場仗可以贏得很漂亮。所以皇上更不用憂心人選了,此為急件,不待幾日被推薦的能人必定泉涌而來,大臣們會幫您決定的!到時候再挑一個適當的不就行了?」四兩撥千金,又解決了一個難題。

朱祈良對今天的進度相當滿意,兩人像在閑談般翻過一份又一份的奏摺,直至蓮蓉白玉羹見了底,他終于撐不住丟下筆,打了一個呵欠,「啊……罷了罷了,余下的就如趙元任所擬吧!」

容華識趣的將食器收妥,有禮地起身,「那臣妾先離開了。」

她的利用價值只到這里,除此之外就沒有了,他再累,也不會期待她的陪伴。

即使背對著他走開,她仍是一臉淺笑,多年來已成了一種習慣——要坐穩寧妃的位置,便不能隨意讓人看出她的喜怒哀樂。

但真的沒有破綻嗎?想起朱翊刻意的撥捺,她玉手不由得撫上雙目。也因為這個動作,走出御書房後,她差點撞到一個人。

「莊大人?您還沒離開?」及時停住腳步,容華臉上沒有露出一絲驚嚇。

「娘娘!臣有一事不吐不快。」莊仲淳想是忍了很久,等在門口堵她去路。平時在朱祈良面前進諫的,全搬到容華面前覆誦一遍,「自古聖王必有佳眷,扶君王以振朝綱,而今國家征戰,國事繁忙,皇上不應耽溺于美色之中。‘後漢書’有雲,立夫人論婦禮,立九嬪以倡四德,娘娘應謹守禮紀,豈可……」字字忠勇愛國,句句鏗鏘有力,幾乎讓容華覺得自個兒真是個禍國殃民的禍水了。

她望著那把黑髯都快因氣憤而變得卷曲,總覺得這種情景似曾相識,捺下性子听他說完,她才悠悠開口,「莊大人,請問您近親之中,是否有十七歲女孩兒,名叫小綠呢?」

www.lyt99.comwww.lyt99.comwww.lyt99.com

弦樂繚繞,舞妓輕紗疊舞,穿梭在廳內的翔鳳金柱與賓客之間,皇後居住的坤寧宮內杯觥交錯,大開宴席,說是要針對皇上出巡護駕有功之人論功行賞。

皇後趙致玉坐在最上首,內閣首輔趙元任落坐賓客主位,其下是一干大臣,有的還攜家帶眷。其中最突兀的客人,也就是唯一被邀請的嬪妃容華,坐在趙元任正對面與其遙遙相望。

縱然坐在如此醒目的位置,容華始終靜靜地旁觀他人交談,偶爾微笑點頭表示禮貌,但是她絕不認為這場宴席真只是慰勞功臣這麼簡單。

上座的皇後比容華印象中蒼白了些,臉色不見愉悅,白皙的肌膚沒有血色,似乎是不太舒服,投向容華的目光也沒什麼好惡,或許是兩人平常就不熱絡,容華也不甚在意。然而對面的趙元任卻興致大起,頻頻與她眼神交會,坤寧宮內最醒目的西洋鍍金鏤空花瓶正好矗立在他背後,與他異常燦爛的笑容相映成趣。

趙元任從未如此積極地向容華表達善意,照理說,他應是恨死她這個與他女兒爭寵的女人才對。

權傾一時的內閣首輔,沒有理由需要向她示好。容華從來不想和他走得太近,正確的說,她從不想和任何人成群結黨,明哲保身才是她處世的原則。

可是趙元任顯然並不這麼想,一晃眼,他已笑吟吟地來到眼前,容華不得已起身與他相對。

「趙先生。」正當容華施禮時,趙元任舉手制止了她。

「不必多禮,寧妃。」現場人聲鼎沸,沒有人注意到這里的動靜,就算有人看到了,大概也只會以為他們在話家常。「老夫有一事想與你談談,只得借這個機會和你好好聊聊。」

容華懂了,趙元任不方便直接到對育軒找她,所以以皇後邀宴為由,與她短暫會晤。這個宴會對她而言雖稱不上鴻門宴,但幾道菜也絕非她能輕易咽下的。

「趙先生請說。」趕鴨于上架,明知是虎穴,也非跳不可。

「最近與韃子的戰事,居庸關李將軍負傷在身,無法再戰,朝廷需增派遞補的將軍前往,你應該知道此事?」趙元任相貌威武,臉上有深刻的紋路,此時笑起來倒像頭笑面虎。

「國家大事,臣妾怎麼會知道?」容華謹慎因應他的試探。

「你不必謙虛了,宮里誰不曉得皇上最寵信的便是寧妃,事情無論大小都會與你商量。」客套兩句,趙元任直接切入重點。容華是聰明人,毋需他說太多。「我想知道,皇上對于派任武將的人選決定好了嗎?」

「皇上自有定奪。」她含蓄的回答。

「那就是還沒決定?」他得意地笑起來,「老夫就明說了吧!這次武將人選,我決定薦舉皇城校尉林愷前去。」

會找到容華頭上,代表著他勢在必得,但她仍有些不明白,林愷只是小小校尉,職權有名無實,又未曾建過軍功,何德何能擔起防護居庸關重任?

確實,此仗要勝不難,平時邊關和韃靼零星戰役時起,這次只是小辨模的戰事,派十個武將去,有十個可能立大功回來。趙元任便是要扶植自己人,也不該在她面前表現得這麼明顯,天知道他只要在上奏時為林愷美言兩句,朱祈良省去動腦筋的力氣,定會干脆的答應他。

「先生的意見皇上一向重視,您要薦舉還會有問題嗎?」容華百思不解。

「你莫忘了,朱翊回來了。」說到此人,趙元任的笑容有些變形。

「七王爺與此事何干?」

「朱翊這個人城府深沉,皇上微服出巡遇刺,他的嫌疑可還沒完全洗清。他的封地在太原,京師方圓都是他的駐軍,諸王之中聲望最高的就是他,若被他開口討了這個差事去,立這個功不僅不費吹灰之力,還徒然壯大他的聲勢。」。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