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特首小姐你早 第3页

作者:亦舒

“他好像打算教书。”

“校车来了。”

周启之在小床上转个身,他每句话都听到。

他睁开双眼,心里想:真该找工作了。

可是全部资本已经用来游学六年,文凭一大堆,户口无一文,究竟会些什么,他也说不上来。不过再不搬出去,怕启超在妻子面前日子不好过。

连侄儿小宝也问他:“二叔,你不上学,也不上班,你做些什么?“

这便叫做社会压力。

他起床梳洗更衣,电话响了。

原来是早他三年回来的老友林森。

“启之,出来喝杯茶。“

“半小时后我到你办公室见。“

需开口了,已经睡饱,真该找份工作,赚取薪酬,养活自己。

第二章

周启之找到林森,开口说出要求。

“我知道你有三张文凭:一张言语系、一张英国文学系、另外一张新闻系,但市场所需是管理科人才,要不,做电脑动画,还有生物科技也吃香,那么三师也总找到饭吃。”

周启之摊摊手。

林森说:“启之,一早同你说,要不教书,要不来帮我。”

“四间大学里我都递了申请表,迟迟未有答复。”

“有无兴趣到政府工作?”

周启之只是笑。

“那么,到鄙公司上班。”

“你办报纸杂志,用不到我。”

“你看不起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林森说:“你不明何以一个论文写《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物与中华文化密切关系》的博士会得在融岛办秘闻杂志。”

“林森,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

“启之,掀开名人假面具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

“把人脸皮都剥开,未免血淋淋。”

“当年回流,我也像你这样,在家躺了一年,高不成低不就,结果承继了舅父这间领先出版社,一做下来,其乐无穷。”

“华人有一句话,叫久入鲍鱼之肆。”

“你做不做?”

周启之叹息:“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我在郊区有一间小平房,另外可派一辆吉普车给你,从今日起,你是领先杂志特约记者。”

“什么?”

“你是新闻系高材生,当年你带领一班同学协助教授破了一宗陈年旧案,甚获好评。我至今记得,津津乐道。”

“性质不同……”

林森看着他。

周启之静下来。

“本公司员工福利著名超卓,另设奖金,你放心做。”

周启之不出声。

“你的首宗任务是这个。“

林森把一张大头照片放在桌子上。

周启之只见照片中是一个清秀的年轻女子,一眼吸引他,他从未见过那样炯炯有神的眼睛。“这是谁?“

“启之,你在山洞睡太久了,这是融岛特区最新行政首长王庭芳。”

周启之大大讶异:“这是几时的事?”

“你家不看新闻吧?下午侄儿霸住看日本动画,晚上大嫂看长篇话剧,你完蛋了。”

“不,我肯定从未见过这女子。”

林森嘻嘻笑:“启之,消息自日本东京传来,官方尚未证实。”

周启之坐下来:“日本人仍然对我们这样密切注意?”

“真可怕,他们派拍摄队到上海北京也还算了,可是一直取道延安窑洞,又代表华裔追寻黄河源头,当然不会放过融岛。”

“虎视眈眈。”

“日本人把王庭芳的背景查的一清二楚。”

“她叫王庭芳?”

“是融岛一班智囊幕僚破釜沉舟推举的人才。”

“你指酒囊饭袋。”

“当然,在融岛,你可以持有相反意见。”

两个老同学齐齐唏嘘,“真是大幸。

“所以,这是你的任务。”

“什么是我的任务?”周启之张大嘴。

“特首小姐王庭芳。”

“什么叫王庭芳是我的任务?”

“发掘特首小姐贴身秘密,令城内好事读者疯狂,使鄙杂志销路节节领先,独占鳌头。”

“你疯了。”

林森拉长面孔,“连东洋人隔着一个东中国海都感兴趣的事,我们怎可放过。”

林森取出一本周刊文春掀到某页,图片中正刊登王庭芳同一帧近照。

周启之看到内文其中一句说:“伊平日喜穿香奈尔套装,但星期六一定月兑下高跟鞋换上平底…”

“你看,同胞能不争口气吗?”

周启之说:“这是特区最后一届推举的首长,你莫坏了大事。”

“我们是做新闻的人,需报道事实,焉可天天在蛋糕上涂女乃油。”

“林森你叫人对新闻自由这四个字另眼相看。”

林森取出一只信封:“薪酬、门匙、车匙,全在这里,工作立刻开启,你做,还是不做?”

周启之叹口气,“逼良为娼。”

林森狰狞大笑:“逼你是社会,不是领先杂志。”

“你好像很高兴。”

“周先生,这十年来,凡是赚过一点合理报酬的编辑与撰稿人,均从秘闻杂志出身,即使离职,还引以为荣,念念不忘,如果没有我们,文人哪里去赚壹圆美金一个字?都还孵在没有冷气的老报馆作业,还有,算起稿费来,要扣标贴!领先有什么不妥,你说说。”

周启之抹了抹额角的汗。

“等到大学给你长期合约,你大可离开领先,然后撰文痛骂领先这等败类是害群之马。”

周启之点点头,“我一定会那样做。”

林森把信封推到他面前。

周启之把它收进口袋。

“领先有一组人正在策划这件事,我们会通知你怎么做。”

“哗。”

“我们工作态度一流,读者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人家怎样看待我们,管它呢。”

一辆小小半新旧吉普车在门口等他。

周启之打开信封一看,里面装满千元钞票,足足一寸厚,老友待他不薄,他驾车到平房宿舍。屋里布置简约,但是设施应有尽有。

周启之躺在沙发上叹口气,就这样,走进火坑,万劫不复。

啊,找到工作了。

他离开新加,往商场买了若干礼物。

一直听兄嫂说想要一架平面直角型电视,他即时替他们办妥。

侄儿要的最新电子记事簿也有现货。

周启之忽然觉得他有资格做人二叔了。

启超两夫妇均是官校老师,下午四时多,他们一家三口拖着疲倦身躯回家。

看到礼物,精神一振,欢呼起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

周启之答:“找到工作了,今晚搬出宿舍住,这是我新地址电邮电话,打扰兄嫂这么久,不好意思。”

大嫂眉开眼笑,象是看到太阳升起来那般,“真舍不得你走。“

小宝一直叫:“二叔二叔,帮我将手提电脑充电。”

周启之忽然明白都会这许多女郎纵身跳入婬逸火坑的原因。

大哥轻声问他:“是什么工作?”

他回答:“大学里文书工作。”

他没吃晚饭就告辞了。

小宝追出门来话别。

“二叔,有一套任天堂……”

“你写给我,我明日派人给你送来。”

回到宿舍,他取出王庭芳小姐的照片,贴在书房的布告板上,这才是真正老板呢。

又把领先杂志交给他的中英法文资料看个清楚。

文字重复着王小姐履历,因为年轻,她毫无历史污点,那班智囊也许终于移植了若干脑细胞:给你一张白纸,你最多批评她是一张白纸。

周启之打电邮到联合国问朋友“你可听说过王庭芳此人?”

答复很快就来了,“最近才听说,她已离职,传说有优差等着她,大家好奇,急急打听,近身同事说王庭芳果断、沉默、办事能力属甲级,但最为人乐道是她修理容貌,请记住联合国有万多名员工,我云人亦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