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第4页

作者:亦舒

乃娟简单介绍自己,时间宝贵,立刻纳入正轨。

她轻轻说:“你为甚幺要结婚?结婚,是两个完整的人成为伴侣,不是两人企图互相填补不足。

“在一段婚姻里,任何一方,都不可超支付出,需量力而为。

“还有一点,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婚礼上,不,你要计划的是婚姻本身,不是请多少人观礼吃饭,订哪一件礼服,拿多少聘金。”

乃娟声音温柔但肯定,娓娓道来,吸引全场。

她讲了几个实例,反问少女学生有其幺意见,得到热烈反应。

一小时过去,同学们没有离去意向,课室外站满人,连其它老师都来参加座谈,愿闻其详。

座谈会终于结束,胡老师大为兴奋,“以后得常常举行这种有益讲座。”

乃娟有点倦。

“我最赞成婚姻比婚礼重要部分。”

“一般年轻女性甚至以为婚姻即婚礼,只求婚礼成功,无暇顾及其它。”

“廿余岁结婚是太早了,心智尚未成熟,如何应付艰巨变化。”

“迟婚是好事。”

“但是-生育问题呢?”

“所以高龄产妇越来越多。”

“这又不公平了,四十岁做母亲,人讥老蚌生珠,四十岁做父亲又如何?”

“老当益壮。”

大家呵呵呵笑起来。

乃娟在笑声中告辞。

走向学校停车场,她发觉身后有人。

她警惕地转过头去,看到一个穿白衬衫卡其裤剪平头男子。

有点面熟,是谁呢。

对方赞道:“讲得好极了。”

乃娟谦逊答:“不过是集中了几位专家意见,人家早已着书立论,不过每段际遇都有不同之处,尽信书不如无书,还得凭当事人机智。”

“秘诀是忍耐吧。”

“我想是,一位太太说过,必需在忍无可忍之际,重新再忍。”

这人是谁呢,是女校的老师吧。

那人见她略有踌躇,知道她仍然想不起他是谁,未免惆怅,因此说:“我是李至中。”

她朝他点点头,上车。

李至中问她:“有空一起喝杯咖啡吗?”

乃娟觉得他唐突。

“呵,”她说:“我还有点事。”

跋快把车开走。

好象在几个不同地方见过这李某,真巧合。

乃娟的确有事。

她约了师傅诉说心事。

谌教授已经退休,看见得意门生来访,十分高兴。

乃娟挽着硕大果篮进屋。

教授斟出香茗。

“这茶里有果,香不可言。”

乃娟捧杯深深嗅闻。

宽敞书房里只有两张沙发一张大书桌,长窗处树影婆娑,紫藤花垂得尺多长,不知名昆虫吱吱呜叫,书房成为谈心最好地方。

教授穿蓝布长衫,梳髻,保养得很好,却绝无意图使自己看上去比真实年龄年轻,份外庄重智能。

她轻轻问乃娟:“仍然没有勇气走到他面前自我介绍?”

乃娟一只耳朵发痒。

半响她才说:“能够看他一眼已经很好。”

教授微笑。

乃娟解释:“在那样英俊可亲几乎完美的他面前,未免自卑。”

“你怎幺知道他性格完美?你看到的不过是表面。”

“从未见过他对老人小孩有一丝不耐烦。”

“那是他的工作,有人一下班就原形毕露。”

“我想他不是那样的人。”

“你把他想得太好。”

“也许是。”

“明天试试走过去同他说话。”

乃娟用手掩住睑,“不,不。”

“为甚幺?”

“我其貌不扬,何必自讨没趣。”

教授微笑,“但愿每个人看自己都这样谦卑。”

“不认识反而好,坐在人群里,他不知道有我这样一个人,我没有负担,随时可以去看他,又能自由消失,大家都不觉尴尬。”

教授温和地说:“平日英姿飒飒的你,竟也会有腼腆的时候。”

“教授,这是一般人口中的暗恋吧。”

“乃娟,你的层次不同,我代你分析:你因为在工作上接触太多怨偶,故此对感情失望,不想进一步发展。”

“真的,原来世上并无美满婚姻,只看当事人可以容忍到甚幺地步。”

“嘘,千万不要说出去。”

谌教授也是独身,她自然是个明白人。

乃娟轻轻说:“工作毫无突破,如果可以尾随这些问题夫妇回家,追究他们的分歧原因,才是真正的辅导员。”

“清官也审不了家庭事,来,我做了下午茶。”

乃娟的胃口一直欠佳,平日只吃一点点,而且,也不计较味道。

她对教授说:“有一对夫妇互相抱怨对方不煮三餐,我也希望男伴懂得烹饪,贡献三菜一汤。”

谌教授说:“我很庆幸有个老厨子。”

乃娟本来有许多话说,但是吃完点心,胃填得饱饱,感慨唏嘘忽然都比较遥远,牢骚也就减少。

她告辞驾车回家。

驶到一半,天下起雷雨来,乃娟急急回家关窗,客厅已经溅湿一角,那亚热带的雨下得像面筋似白哗哗,许多人家晾在露台外的衣服来不及收。在风雨中挣扎飘摇,像一群顽皮的街童。

谁家在听收音机,隐约幽怨的歌声转来:为甚幺,不见你,再来我家门,盼望你,告诉我,初恋的情人……

乃娟在露台前听雨,蜷缩到沙发上,悄悄睡熟。

她盼望有一双温柔手臂轻轻替她盖上毯子。

乃娟觉得她心灵有小小一部分尚未进化,是一个旧式女子,庭院深深,独守闺中,对异性有无限憧憬。

第二章

第二天一早起来,淋浴时不慎打翻了香水瓶子,溅得一身都是,乃娟连忙冲洗,出门时仍然觉得太香太招摇。

那日,寻求辅导的一对夫妻为金钱纷争。

一定是主任调错他们来她处。

他们应当往魏华博士的办公室,他才是经济问题专家。

这一对夫妇吵得乃娟耳朵嗡嗡响。

“我们结婚后便把收人存进联名户口,可是三年来她一直把两份薪水花光光,她万打万那样买首饰衣物,我得兼职偿还房屋供款,苦不堪言。”

那年轻的妻子不满地说:“女人买几件衣服很普通,没理由叫我把收入添电器家具。”

乃娟怔怔地看着这一对拒绝长大、心态未成熟的男女。

魏华会怎幺说?

乃娟苦苦思索。

室内静下来,那夫妇全神贯注看着乃娟,等待她的忠告。

乃娟咳嗽一声。

“夫妻最好分开户口存钱。”

“但是,一女一男结婚后不是已经两为一体吗?”

乃娟看看他俩,“那是形容词,指二人共患难同进退,但无论在精神或上,你们仍然是个体。”

他们愣住。

“两人应留有空间,尤其在金钱上,各人有花钱自由,互不干涉,联名户口引起的烦恼最多。”

“那么,谁负责房屋供款?”

“结婚之前,你们没谈过这个问题?”

他们面面相觑。

男方说:“一人一半。”

女方拉下脸来,“明日我即回娘家。”

乃娟说:“只有双方都是负责任的成熟人士才可拥有联名户口,而且户口中需有大量存款,否则,财政独立,顿少纷争。”

他们沉默。

“你俩对对方的期望太高了,难免失望。”

时间到了,他们站起来告辞。

谭心进来说:“真是当头棒喝,原来即使婚后也不是无分彼此。”

乃娟微笑,自书架取下一本着作,“这是魏华博士的著作:『婚后十大理财要诀﹄,借给你拜读。”

“房产呢,可否联名。”

“我不知道,待我问魏博士。”

“子女呢,子女才真正应该联名。为甚幺要硬性规定追随父姓?”

“嗯,牵涉甚广。”

谭心说:“在这个办公室做久了,简直不敢结婚,专家们的意见太过理性,婚姻不是合作做生意,何来这许多条文。”

“你如不怕吃亏,那就勇往直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