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美丽的她 第21页

作者:亦舒

她回答老总:“王夫人这种人,其实是社会的寄生虫。”

“不要太偏激,一种米吃许多种人,明天你还要出差。”

对于这种粉饰太平,隐恶扬善的文字工作,英莉已觉得厌倦。

第二天的对象,是一位着名政客。

他对着刘英莉发表十分慷慨激昂的演讲:“眼光要放得远大,目前的些微牺牲不算一回事,青年们不要怕,向前冲,冲上去……”

英莉看着西装笔挺的他,忽然忍不住问:“你会不会叫令郎也冲上去?”

政客尴尬了:“小儿才十岁。”

英莉忽然又问:“那么,八年后的他会不会在你鼓励之下冲上去,抑或,持正统英国护照的阁下一家毋需作该种冲刺?”

政客呆视英莉。

这个不懂事的小记老,不识抬举,拨出宝贵时间给她,不外是想利用她作广大宣传,谁叫她独立思考,故意刁难?

英莉说下去:“我们华人有句话叫以身作则,李先生你入英籍太久了,恐怕已经忘记。”

她站起来告辞。

回到报馆,老总铁青着脸看着她,看样子李政客已经投诉过。

“刘英莉,你没有毛病吧。”他责问她。

英莉抱怨:“李某口是心非,利用群众做他政治木钱。”

“小姐,这根本是互相利用的世界,你又不是昨天才出生的,你的责任是有闻必录,读者自会分别真假。”

英莉说:“我不写他。”

“喂,你担任这分工作已有两年,一向不听见你表示不满,最近是怎么一回事?”

不知恁地,廿二岁生日之后,似有人唤醒她的更知。

老总见她不出声,劝她:“看不过眼,做愤怒青年,凭一股浊气辞掉工作,连写真话说真话的机会都失掉,岂非更为不智?”

“下次给我一个较可爱的访问对象。”

英莉暂时屈服。

她又想起在梦中许过的生日愿望。

下班,与玲玲诉苦。

玲玲说:“有收入有开销,还有随时不写的自由,不算苦了。”

“你那份工作呢,比我这份强吧。”

“开玩笑,天下乌鸦一样黑,稍有良知,都做不下去,只得同流合污,可悲的是,我居然混得如鱼得水。”。

“你在商界,努力替老板赚钱即可。”

“你想想人人唯利是图,利欲薰心,臭不可当。”

英莉被她说得笑起来。

“炒卖过三五七层楼宇,略尝过一点甜头,便一本正经说起地产物业的潮流,只有他的看法最聪明正统,其馀的人,全是蠢材,不是得物无所用,就是有钱不会花。”

英莉说:“我也认识这种人,敝报财经版有专栏专门教人家怎么发财。”

“撰文那人发了财没有?”

“当然没有,不然还写呢,他只是教人发财。”

“不得了,我同你再债世嫉俗下去,会被人用石头扔死。”

玲玲赶着上班去。

也许是工作过劳,生出厌倦,也许最好放假,休息、玩耍,再从头来过。

老总说:“你看.这篇政客访问还不是逼出来了,写得不赖,最后一段形容得逼真贴切,又有讽刺意味:“一个人有如此崇高信仰已经值得尊重”,多妙。”

肉麻透顶,原作者给文章下评论。

那个晚上,英莉匆匆进入地下铁路站,一抬头,就知道自已又回到同一梦境里去。

地铁站灯光雪亮,英莉过去,看牢那少女,“你是谁,你几乎害我丢掉职业。”

那少女笑笑说:“我替你预备好了。”

“这次又怎么样?”英莉无限好奇。

“你可以再许一次愿。”

“好,”英莉干脆地说:“我要读者迷上我的文字,写得再坏也受欢迎。”

那少女只是笑。

英莉先求题材永不干涸,再求一枝笔有良知,现在又希望文字备受欢迎。

越来越贪婪。

第二天,她醒来,耸耸肩,同自己说:再做这个梦,大抵要去看心理医生。

她来不及详自的梦,便赶去采访一个青年画家。

这画家被视为画坛瑰宝,据说是画坛唯一的新希望,直被捧到云端上。

英莉还是第一次看他的画,在展览馆才兜了一个圈子,已经深感震荡,不,不是因为太好,而是因为太差,十幅画中,十幅抄袭。

这,这是抄毕加素立体派,这,这是抄米罗,那是抄查高尔,还有,连梵高都不放过,装模作样,统共没有自己的风格。

英莉惊得呆了,竟会有这样的画风画格。

那画家一本正经走到英莉面前来说:“许多人,不停重复自己,一个题材,重用百多次,我不屑为,我每张作品,都不同题目,都新鲜可贵。”

英莉笑,拍拍他肩膀,“你的确不必抄袭自己,你把所有古典名着统统抄一次,占为己有即可。”

那画家脸上变色,英莉趁他喊打之前逃之夭夭。

唉,这种访问还怎么写得下去,不如学写小说,默默创作,满足感更大。

难以下笔。

英莉一直搔头。

同事们看到她那种痛苦的样子,不禁笑起来,劝道:“刘小姐,不是篇篇文章都要得奖传世,大部分只是供读者茶馀饭后消遣消遣而已。”

英莉无奈地说:“各位误会我心怀叵测了,我只希望读者茶馀饭后不要看得作呕而已。”

此言引起哄堂大笑。

英莉在文中老实不客气指出该名画家有模仿之嫌。

那一段被删掉了。

英莉据理力争,“本市没有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不指可以随便批评攻击另外一个人。”

“他可以辩驳呀。”

“人家没有专栏。”

“我不写了。”

编辑看着英莉,“你已经被惯坏了,我若不是看着你出身,才不会吃力不讨好意图指教你,刘英莉,出来做事,要做到皆大欢迎,自己活,也让别人活,你的观点意见,不一定是生命、道路、真理。”

“可是我的感情是真挚的。”

“真挚的感情一样会伤害对方,何必令他人生活不愉快,为一点点区区稿费结怨,值得吗。”

“呵,你是劝我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错,我是劝你做访问选对象时小心行事,不喜欢的人,不要去访问他,既然已经走到人家面前,要尊重人家。”

英莉语塞。

“还有,觉得难以下笔,便暂时不要下笔,这是你的职业,不要仇视它,要做得快快乐乐。”

说完了,编辑摆摆手,示意她告退。

英莉听了教训,一边面孔麻辣辣,老人家的话当然有道理,所以捏到她的痛处。

被读者宠坏了,好似写什么都有人看的样子,所以觉得可以任性发挥,不理他人感受,所以觉得笔杆儿可以横扫千军。

所以觉得自己是个特权分子。

所以想月兑离编辑部的控制独自生存。

以前,只觉写作最怕没有题材,入了行,对这个行业略知一二,才发觉行有行规,不容越雷池半步。

有了题材,有了读者,又忠于自己,还得学一学照顾他人感受。

同事仿佛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你不想做丑笔吧,有些人写专栏似小丑,读者喜孜孜看他的文字,就是等着看该人天天出丑,日子久了,虽然拥有读者,却一点尊严都没有。”

“那应该怎么办?”英莉茫然。

“开玩笑,你比我写得好多了,”同事不愿多说,“我还要向你讨教呢。”

英莉沉默。

她找到好友.才说出烦恼。

“我还以为你已经上了轨道,随时飞升,要做大作家呢。”

“真的,开头动笔的时候,觉得直可挑战金庸倪匡。”

玲玲掩咀笑。

英莉尴尬地说:“人往高处。”

“是,志大才疏。”

“喂,给些许鼓励好不好。”

“我一直觉得,”玲玲正经地说:“成功靠提升自己的成绩,而不是靠拉低别人的成就,刻意丑化他人,徒然显得无聊肤浅,别忘记社会是有公论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