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晚儿 第21页

作者:亦舒

同事已经为她饯行,走得近的朋友都有所表示,但延英恐有沧海遗珠,挂个电话辞行也总好过没有。

她打开第一页。

映着眼帘的是剪刀挖出来的一个长条型洞。

延英莞尔。

真孩子气,剪掉就忘得了吗?不一定,这个名字叫周俊华,是她第一任男朋友,那年,延英才十七岁。

许久没见他了,临走之前,应该通个讯息,她把他名字写在一张纸上。

抑或,延英又迟疑,应该就此无声无息别离算数?

她迟疑片刻,决定稍后再加考虑。

从一个冲动的小女孩到今日凡事三思的事业女性,其中不知经过几许眼泪心血,延英吁出一口气,又再斟出一杯啤酒。

她轻轻呷一口,任由泡沫留在唇上。

延英自小喜欢喝啤酒,长辈无法劝止,人家少女喝橘子汁,她比较豪迈。

啤酒沫留在唇上,充胡子逗周俊华笑的次数实在不少。

转瞬间两人已经长大。

既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大家应该见个面。

他家住在中区半山一幢老房子内,救火车上不去,一定不会改建,电话号码不用问延英也记得,改了也不要紧,她可以查。

非趁这个机会见次面不可。

延英又翻到第二页,有一个名字,打着几十个叉叉,看仔细了,黑笔下的字迹隐约可见:赵小冰。

对,这赵小冰便是自她手中把俊华抢走的人。

延英笑不可仰。

人名册简直记载了她前半生所有的喜怒哀乐,风流韵事。

她终于倦了,打个呵欠,上床睡觉。

第二天一早,接到母亲的长途电话:“东西都收拾好了吧,别叫我挂心。”

谤本没有什么行李,延英的身外物绝不会超过航空公司所规定的限额二十二公斤。

潇洒的她就是这么精灵。

带不走放不下的也许只是人情与思念。

回到公司,她便开始寻访周俊华的电话。

本市能有多大,要找一个人,焉会找不到他。

略为转折,她已经找到要找的号码,从他的家人处,延英又得到周俊华办事处电话。

“俊华,”她开门见山,“我叫林延英,还记得我吗?”

回复出乎她意料之外,周君几乎立刻不加思索的答:“你是宇宙公司公共关系组发言人林延英,亦即是我中学同学,我在报上时常看到你的照片与新闻,怎么会不记得。”

延英放下心头一块大石。

地方小就有这个好处,虽然不相往来,但是鸡犬相闻。

“俊华,许久不见,有没有兴趣喝杯咖啡?”

“我同小冰一起来可以吗?”

“呵,你们结婚了。”延英十分惊奇。

“都快十周年,”他一直笑,“两个孩子,一男一女。”

“明日下午阖府统请。”延英说了一个喝茶的地址。

谁知那周俊华立刻打蛇随棍上,“那我们不客气了。”

明敏的延英立刻知道,这位周俊华可能已不是她想见的周俊华,他一定变了很多。

十年后的他必然已经成为一个务实的小家庭男主人,精打细算,尽忠职守。

那么早婚,大抵没有升学。

真可惜,中学时期地功课非常好,可能是因为家境问题,才放弃大学课程,但是一早成家,负担岂非更重,简直好比自火坑跳进油锅……但,他似乎又很快活。

延英很快见到周家四口。

他们很准时,都打扮过了,穿着像新衣的新衣,周氏夫妇长胖许多,两个孩子十分乖巧,只是像吃不饱似的,各要了一客三文治及两块蛋糕。

如果在街上碰见周俊华与赵小冰,延英绝对不会认得他们,外型变太多了,此刻夫妻二人同在官立小学任教师职。

赵小冰听说延英要移民,问了许多问题。

一小时后,延英看看金表,只说要赶一个商务约会,便结束是次会面,临结帐吩咐侍者挑一只最大的巧克力蛋糕给他们带回去。

两个孩子一接到手,使忙不迭道谢。

延英看着他们住地下铁路口走过去。

奇怪不奇怪,曾经一度,延英恨得他俩要死,而且起码恨了三年整。

此刻都想不起来为着什么。

延英与周君统共是纯洁的,他比她高两班,他们只在过马路的时候拉过手,看过几部电影,以及一起吃过冰淇淋。

中途因为发现了丙班的赵小冰,才疏远延英,他根本没有做错什么,只不过作出了一个选择。

青春期少女,不是要找个人爱,便是要找个人恨,以平息发泄冲动的情绪。

周君与赵小冰无辜成为延英的牺牲品。

而今世道已惯,延英已知道被拒绝被淘汰出局,也是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比这大十倍百倍的失意也得处之泰然,因为世界不是她的,因为老天不欠她什么。

周氏夫妇一开始便给她新地址,但是延英没有将之抄进人名册里。

不知恁地,她愿意把他俩的名字划掉,延英深切了解到,这两个已是无关痛痒的人。

把地址记下亦无用,她不会同他们通讯,也不会写卡片问候。

是夜,延英又兴致勃勃修改人名册。

一页一页翻过去,看到了第一份补习的地址,习泳班、法语班的电话,第一个银行户口号码,同学们往外升学留下的海外地址以及十个字电话……

犹如重温旧梦,延英沉醉其中。

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

然后,她看到了一个重要的名字:吴喆。

什么人有一个这样别致的名字?自然不是普通人。

他是国画大师吴嘉瑜的儿子,他本人可也没辜负了这个美名,他既是机械工程学生,又作得一手好书,他才是延英第一个恋爱对象。

延英站起来,点着一支烟。

顺手按了右胸,一颗心,还似有特别感觉。

她微微牵动嘴角。

她爱他吗?至今未能分辨。

她经人介绍,参加国画班,认识了吴喆。

第一次偶遇,令延英瞠目结舌:从没见过那么英俊的男孩子。

大学里有的是出类拔萃的男生,但没有一个比得上吴喆。

他剪平顶头,冷冷的浓眉,有北方人的长脸,单眼皮的眼睛特别清秀,高佻身裁,穿白衣白裤。

吴老师的书斋很大很静,那一天,老师正午睡,延英自顾自练习,吴喆进来,见无人,便说声对不起,退出。

饼了一会儿,他再进书房,捧进一碟子水果。

延英当然敏感,立即知道年轻人对她有好感。

她没有放下毛笔,仍然在宣纸上练画竹子。

那男孩子自我介绍:“我叫吴喆。”

也不待延英回答,便自案上取饼笔墨,指点延英。

延英低着头,一路受教。

累了,两个人坐下闲聊,吴喆伸手在果盘中取饼一只石榴,办成两半。

有胭脂色汁液溅到宣纸上去,淡淡化开,十分娇媚,延英后来一直留着这张两人合作的竹枝图。

他们聊了整个下午。

不知为什么,吴老师一直没有进书斋来,而两个年轻人,又熟络得好似已经认识了一辈子似。

延英不介意再在吴宅逗留多十多廿个小时,但少女必需维持一定矜持,她在太阳下山时分告辞。

整个夏季他陪她习画。

吴宅庭院深深,蝉声长鸣,延英有时觉得累,便伏在红木大书桌上打盹,半明半灭间,像是跳进了费长房的葫芦,那里另有天地,又有吴喆陪伴,日月甚为舒泰,她不想再出来。

真没想到这一切会随着夏季逝去。

秋季,开学,却不见了吴喆。

受了好些煎熬,忍不住问起,吴老师闲闲说:“喆儿回英国升学去了。”

这个打击使延英茫然。

她又上了一课,人家的想法,未必与她一样,做人,不能丝毫不加保留,一下子把心交上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