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我心 第10页

作者:亦舒

这是同一个家长同一个孩子吗?

英迪忍不住,拨电话询问。

“我找关家虹女士,我代表灰点小学校务部。”

“有什么事吗?我就是你要找的人。”

“关女士,我们收到阁下的入学申请表,可否拨冗面谈?我们有几个问题。”

必女士大方地答:“可以。”

“明日下午三时。”

三时已经下班,不过英迪不介意偶然超时工作,这是从香港带来的好作风。

必女士推门进来时,英迪真正眼前一亮,只见她一身淡灰色套装,珍珠首饰,外形高雅,她拖着个小女孩的手,那孩子有一双大眼睛,可爱一如安琪儿。

必女士约莫四十出头,不过,现今四十岁才生第一胎的女性是很多的。

英迪站起招呼:“关女士,请坐。”

可是接着,校务室门又被推开,另一位年轻女士走进门来,同样叫人惊艳,最奇的是,她身边也有一个小女孩。

这小孩同先头那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宛如孪生。

余英迪睁大双眼,一时搞不清这四位女性的关系。

她只得说:“请坐请坐。”

她们四人长得那么像,一看就知道有血缘关系。

可是,谁是谁的女儿?这里到底是两代抑或三代?

余英迪努力把讶异与好奇心压下去。

年长的关女士笑着开口:“大家是华人,好说话,我叫关家虹,这是我的女儿关小虹,小女自幼跟我姓。”

余英迪只得称是,“孩子们可是对双生儿?”

年轻的关女士笑笑,她才廿多岁,打扮时髦,身段非常好,看上去总觉似哪个女演员。

“不!”她轻轻答:“孩子并非孪生。”

余英迪耐心地说:“可是,她们出生年月日完全相同。”

年长的关女士答:“她们不是同母所生。”

余英迪问:“那么,是同父异母?”

必女士答:“你说得对。”

“那么,那位父亲呢。”

必女士很平静地说:“我们不知道。”

“父亲姓名?”

“我们亦不知道。”

余英迪扬起一角眉毛。

这时关小虹说:“母亲,你同孩子到操场去,我与老师说清楚。”

必女士带着对孩子出去了。

必小虹轻轻说:“那一年,我与家母到巴贝多斯度假。”

余英迪丈八金刚模不着头脑,瞪大双目。

必小虹说下去:“月色下,那人的确非常英俊温柔……”

电光石火间,余英迪这个教书先生明白了。

是,是同父异母,这对小孩儿分别由她们母女所生!必小虹笑笑,

“关夏是家母的幼女,即是我妹妹,关霞是我的孩子,亦即是关夏的外甥,两人名字英语拚音完全相同,两个孩子的正式关系是姨甥,你明白吗?因剖月复生产,故同日而生。”

余英迪只有颔首的份。

“她俩各随母姓,因此也都姓关。”

余英迪吞一口涎沫,“我马上跟你们注册。”

那年轻的关女士犹自轻轻说;“家母与我都觉得移民生活会比较适合我们四母女。”

余英迪也认为如此。

她也相信她会陆续遇到奇事。

不信

深夜,月黑风高

年轻人驾驶一辆名贵德国跑车在近郊窄路上奔驰。

这一架车,是都会人生活最高指标之一,许多人认为,若能拥有这个牌子的跑车,才算在社会上混得稍有眉目。

年轻人却没有洋洋得意,踌躇满志的神情,相反地,他态度十分沉着。

因为这是一条出名的死亡之路,弯角多,两边又有乡村,时有黑衣人蓦然过马路,更有狗只闯出来,令司机闪避不及,易生意外。

年轻人是否有要事才经这条路?

不不不,他只不过象其他所有年轻司机一样,希望考验挑战个人驾驶技术。

必于这条路的传说,他听得大多了。

你看,几乎每隔几个弯角,即可看到十字架,或是有人拜祭过的痕迹,不用问也可以猜到发生过什么事。

许多司机都说,他们在这条路上,遇到过不可思议的事。

一大团乌云飘过来,天空漆黑。

街灯不多,照明全靠路中央凸出来一颗颗的金属反射指示器,这种设施俗称猫眼。

气氛有点诡异。

年轻人忽然看到一个白影自树旁闪出来,那分明是一女子,正向他招手。

他虽警惕,却仍维持沉着。

夜阑人静,这条路通向一个沙滩,试想想,有谁会在这种季节这种时间要求乘搭顺风车。

他头也不抬,疾驶而过。

不少司送在这条路上见过那著名的白衣女,据说她总不甘心,总想有人载她一程。

车子驶入回旋处,慢了下来,该是回程的时候了,年轻人刚欲驶回市区,忽然之间,有人伸手按住了他的车头。

“请载我出去!.”

年轻人抬起头,看到一个中年男人站在他面前,在车头灯照耀之下,肥胖的脸,微秃的头显得有点狰狞,年轻人定了定神,凝视他。

那中年汉尴尬地笑:“不要怕,我是人,不是鬼。”

年轻人讶异地问他:“你怎么会一个人在这里,你的车呢?”

中年汉有点狼狈,“实不相瞒,我的车被人驶走了。”

年轻人脸上打满问号。

“唉!”他掏出手帕抹额头上的汗,“我约女友出来兜风,驶到此处,想……她把我推出车外……开走了车,我的手提电话偏偏在车上,在这荒山野岭等了个多小时,幸亏你的车驶进来,不然恐怕要在此过夜。”

年轻人忍不住笑了。

中年汉再说:“请载我出去,我愿付你车资。”

“上车吧。”

中年汉吁出口气,脸上肥肉松弛下来,嘴里喃喃道:“不肯就不肯,何必生那样大的气,还作弄老子。”

年轻人忍不住问:“那是谁?”

“啐,不过是公司里一个小秘书罢了。”

年轻人说:“独自流落在此,你不怕?”

“怕什么?啊,你是说鬼,他们都说这条万锦路上多怨魂。”中年人呵呵呵笑起来。

年轻人困惑地问:“有何可笑?”

中年汉上了车,关上车门,答道:“世上根本没有幽灵。”

年轻人开动车子,像是对这个问题颇有兴趣,“为何如此肯定?”

中年汉煞有介事地解释:“人死灯灭,我从未见过鬼魂。”

“晚上,还是不要谈这个好。”

跑车疾驶出市区。

中年汉问:“有音乐吗?放些歌来听。”

“我情愿专心驾驶。”

“好习惯。”中年汉赞道。

他觉得有点闷,想搭讪,于是又兜回刚才的话题上去,“你常来这条路,可有看见什么?”

年轻人答:“你不是不相信身躯死亡之后,灵魂尚可活动吗?”

“大荒谬了,俗云见鬼见鬼,就是说有种人无中生有,语无伦次。”

年轻人不语。

“我祖先辈均已作古,他们从来未曾来探访过我,朋友中亦不乏英年早逝者,亦都一去无踪,”中年人口才相当好,雄辩滔滔,“多少人想与死者联络,结果遭神棍所骗,什么扶乩、灵媒、统统是敛财手法,所以,年轻人,趁活着要好好享受人生。”

他又呵呵呵呵笑起来。

这样开心的中年人真不多。

年轻人沉声答:“也许,不是人人可以见到游魂。”

中年人反驳,“那么,是我时运高,不听鬼叫。”

“你对死者似无大大敬意。”

中年人收敛笑容,不耐烦起来,“你这年轻人真奇怪,想法如此迂腐,这不但是活人的世界,且是强者的世界,这个道理你都不懂?”

他见年轻人不出声,更加理直气壮,“凡是鬼故事,通常毫无根据,只不过是村言野语,传了又传,全无一手资料。”

年轻人低声问:“那么你肯定这世上无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