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 第26页

作者:李碧华

几个人监押着她出去了,犯人们都特殊敏感,脊梁骨如浇了冷水,毛骨悚然。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人哼着这样的歌,唤咽而凄厉,带了几分幽怨:

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

泪洒相同带。

今宵离别后,

何日君再来?

喝完了这杯,

进一点小菜,

人生难得几回醉,

不欢更何待……

中间有念白的声音:

来来来,喝完了这杯再说吧!

芳子缓缓地和唱着:

今宵离别后,

何日君再来?…

颤抖的中国离愁,甜蜜但绝望的追问,每颗心辛酸地抽搐。

芳子手中紧捏她的“绝命诗”。

那白绸布和服,冷清地被扔在牢房一角。

晨光熹微,北平的人民还沉迷在酣睡中,芳子被押至第一监狱的刑场。

她面壁而立。

执行官宣判:

“川岛芳子,满清肃亲王十四格格,原名显歼,字东珍,又名金壁辉,年四十二岁,国汉奸罪名成立,上诉驳回。被判处死刑,于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凌晨六时四十分执行。”

他们今她下跪。

执行死刑的枪,保险掣拉开。

“咋呼”一声。

芳子背向着枪,身子微动,紧捏纸条。

处于生死关头,也有一刹的信疑惊惧突如其来,叫她睫毛跳动,无法镇定,最豪气的人,最坚强的信念,在枪口之下,一定有股寒意吧。芳子也是血肉之躯。

枪声此时一响!

枪声令第一监狱紧闭的大门外,熙熙攘攘来采访的新闻记者不满——因为他们未能耳闻目睹。

早一天,还盛传在德胜门外的第二监狱执行死刑,但临时又改变了地点和时间。

新闻记者们早就作好行刑现场采访的准备,中央电影第三厂的摄影队,也计划将川岛芳子的一生摄制成胶片,可是最后一刻的行刑场面却落了空,“珍贵”的镜头,终于无法纪录下来?为什么有如此忙通的安排?

大门外,大家都在鼓噪。

士兵严加把守,说是没有监狱长之令,绝对不能开门,不能作任何回答,即使记者们纷纷送上名片,也无人转报。

一番交涉。

——直至一下沉闷的枪声传出。

棒得老远,听不真切。

枪决已经秘密进行了?

没有人能够明白,里头发生什么事。

太阳出来了。

阳光与大地相会,对任何一个老百姓而言,是平凡一天的开始。对死因来说,是生命的结束。——她再也没有明天!

狱吏领来一个人。

他是一个日本和尚。

迸川长老随之到监狱的西门外,只见一张白色木板,上面放着一具尸体。

一具女尸。

这女尸面都盖着一块旧席子,上面压了两块破砖头,以防被风吹掉。

死者身穿灰色囚衣,脚穿一双蓝布鞋。

迸川长老上前认尸。

他是谁?

他是一个芳子不认识的人,日籍德高望重的名僧,原是临济宗妙心寺的总管,又是华北中国佛教联合会会长,为了传教,东奔西走劳碌半生,现已七十八高龄。

他一直关心芳子的消息,也知道她的兄弟、亲戚、朋友、部属,全都害怕受汉奸罪名牵连,没有一个敢或肯去认领遗体。古川长老以佛教“憎罪不惜人”的大乘精神出发,纵与她毫无渊源,也向法院提出这要求。

老和尚上前掀开盖面的旧席子一瞧——

子弹从后脑打进,从右脸穿出,近距离发射,所以炸得脸部血肉模糊,枪口处还有紫黑色的血污。

他喃喃地念了一些经文,便用月兑脂棉把一塌胡涂的血污擦掉。

不过完全不能辨认生前的眉目。

他以白毛毯把尸体裹起来。

就在此时,记者们都赶来了。他们匆匆地忙于拍照、吵嚷,大家挤逼一处,企图看个清楚。——到底这是一个传奇的人物!

他们好奇地七嘴八舌:

“枪决了?”

“只拍尸体的相片,有什么意思Y”

“作好的准备都白费了。”

“是谁临时通知你们的。”

“真是川岛芳子吗?”

“不对呀,这是她吗?满脸的血污,看不清面子。”

“奇怪!不准记者到刑场采访?”

“她不是短发的吗?怎么尸体头发那么长?”

“死的真是芳子吗?”

迸川长老没有跟任何人交谈半字,在一片混乱中,他有条不紊地裹好尸体,再盖上新被罩,再在被罩上盖一块五色花样的布。这便是她五彩斑斓的一生结语。

他沉沉吟吟地诵了好一阵的哀悼经文,血污染红和尚的袈裟。

两个小和尚帮忙把“它”搬上卡车去。

扑了个空的记者们不肯走,议论纷纷。

卡车已开往火化场了。

报馆突接到一通意外的电话:

“我要投诉!”

不过,卡车已开往火化场了。

日莲宗总寺院妙法寺和尚,曾同火化场上的工作人员,把尸体移放到室内。

整个过程中,动作并不珍惜。工作人员惯见生死,一切都是例行公事。

不管躺在那儿的是谁,都已经是不能呼吸没有作为的死物,这里没有贫富贵贱忠好美丑之分,因为,不消一刻,都化作尘土。

尸体在被搬抬时,手软垂。手心捏着的一张纸条,遗落在一个无人发觉的角落。

再也没有人记起了。

和尚念着经文送葬。

柴薪准备好了。

众人退出。

两三小时之后,烈焰叫一切化成灰烬。

下午一点半左右,火化完毕,古川长老等人把骨灰移出来,拣成两份——一份准备送回日本川岛浪速那儿供奉;一份埋葬。

火化场的墓地,挖有一个坑,在超渡亡魂之后,一部分的骨灰便装在盒子里头,掩埋了。

和尚给芳子起了法名:“爱新壁苔妙芳大姐”。——她没有大家,养父又在异国,农家无人相认,所以只落得一个“大姐”的名号。

在墓地附近,有许多人围观,不过并无哀悼之意。

只生前毫不相干的出家人,焚着香火,风冷冷地吹来,她去得非常凄寂。

爱新壁苦妙芳大姐。

生于一九①七。卒于一九四八一生。

但那通抗议的电话没有死心。

监察院也接到控告信了:

被枪决的不是川岛芳子!

死者是我姐姐刘凤玲!

此事一经揭露,社会舆论及法院方面,为之哗然。

这位女子刘凤贞道出的“真相”是:——

她姐姐刘凤玲,容貌与川岛芳子相似,也是死因,而且得了重病,在狱中,有人肯出十根金条的代价,买一个替身。她母亲和姐夫受了劝诱,答应了。但事后,她们只领得四根金条,便被赶了回来,还有六根,迄未兑现,连去追讨的母亲,竟也一去不复返

事情闹得很大,报纸大肆渲染,官方也下令初查。

扰攘数月,谣传没有停过。

刘隔芳子还活着吗?

报上都作了大字标题的报道了。

监察院展开调查。可是由于控告人没有写明住址,也未能提出被告人的名字,芳子生死之谜,一直是个疑团。

年老的和尚,出面否认那是一个“替身”,因为是他亲自认尸的。是否基于大而化之的一点善心呢?

世上没有人知悉真相了。

后来古川长老把骨灰送到日本去。

七十八岁的他,抱着骨灰盒子,来至信州野夙湖畔黑娘山庄,过八十五岁的川岛浪速。两个会会老矣的衰翁,合力把芳子的头发和骨灰,掩埋在山庄,还加上一张她生前盖过的羽绒被。用过的暖瓶。没穿过的白绸布和服。

川岛浪速道:

“即便是替身也要供奉——万一是她本人呢?”

这个谜一直没被打破。

川岛浪速在接到骨灰之后九个月,某一天的傍晚,当看护他的女人如常把体温计换在他腋下时,发觉他悄悄地停止了呼吸。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