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闺女有财路(上) 第4页

作者:宁馨

刘氏说着话就要出门,其实说是门,不过是块破木板拼凑的,只有半人高,根本挡不住什么风,里外也都能瞧得清清楚楚。

任瑶瑶一抬头就见不远处有人端了个陶盆走了过来,于是笑道:“娘,您怕是不用去借干粮了。”

任月月和辉哥儿这会儿也看到了,忍不住欢呼道:“娘,七嫂子来了!”

七嫂子就是昨日在祠堂里一直帮扶刘氏的小媳妇,她长得娇小,容貌也普通,但一副笑面,说话又爽快,倒是难得的好女子。

刘氏赶紧迎了上去,一边帮忙接下装满包谷粥的陶盆,一边感激道:“我还想着去二女乃女乃家借点吃的呢,没想到你就来了。”

七嫂子扫了一眼远处的正房,翻了个白眼,小声道:“二婶你就算了吧,两亩水田他们只给了八两银子,可是占了大便宜,昨晚连间厢房都舍不得,只借了猪圈给你们一家,你还指望她能舍出一顿早饭啊。”

刘氏叹气,强打起精神道:“昨天能把家分了就不错了,别的……也没办法了。”

“行了,二婶,赶紧让孩子把饭吃了,特别是瑶瑶,大病一场可不能再饿坏了。”

七嫂子放下碗筷,随即从怀里又掏出一个布包,把金黄的包谷饼子分给三个孩子,末了才道:“我家老七一早就去拾掇村头那个破草棚了,去年虽让雨水浇烂了屋顶,不过盖层茅草,再砍些树枝挡挡,应该也比这猪圈强很多。我二叔呢?让他一起去啊,赶紧搬过去就好多了。”

“你二叔一早就去山渠那里干活了,如今这样总要给孩子挣个活命的路啊。”

刘氏感激的红了眼眶,都说患难见真情,平日她在村里也没少给人家帮忙,但这样艰难的时候,居然只有七嫂子这个小辈伸出了援手……

“难为你们两口子了,帮到这样就好了,小心老宅那边……”

七嫂子不在意的挥挥手,噘嘴不屑道:“她又不是我婆婆,我怕她什么,说几句又掉不了肉,倒是二婶你啊,先前太孬了,就算是孝顺老人应该,也不能把自己一家子都当牛马折磨啊,如今分家就好了,虽然苦一些,但以后自己过日子,总有好起来的时候,是不是?”

“是这么个道理。”

刘氏昨日真是抱了必死的决心,晚上几乎没阖过眼,彻底想开了,先前不愿自家男人为难,不愿被人骂不孝,一直忍气吞声,倒是连累得儿女们都跟着遭罪了,以后她再也不会了,先前那么多年的苦就当替自家男人还了婆母的生养之恩,往后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任瑶瑶刚喝了药,胃里火烧般难受,但包谷饼子实在粗劣,前世吃惯了精细米面,这会儿实在有些难以下咽,她只能端了粥喝了足足一大碗,看得刘氏和七嫂子都欢喜起来。

“哎呀,瑶瑶能吃就好,这次大病一场,以后这辈子可就剩下好事了。”

“是啊,这孩子吃亏最多,以后就盼着她享福了。”

刘氏同七嫂子又说了几句闲话,任瑶瑶喝了热粥,胃里舒坦就抵不过周公的召唤,跑去下棋了。

模模糊糊中,她还想理一理如今的处境,将来的出路,但是奈何这副身体病了多日,实在虚弱,方才撑着听听闲话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待得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日头当空。

阳光从猪圈棚顶的孔洞里照进来,晃得她微微眯了眼,有一瞬间不知道身在何处。

“姊姊醒了,姊姊醒了!”

“姊姊,我饿!”

任月月和辉哥儿在旁边眼巴巴地守着姊姊,终于见到姊姊醒来都是欢喜坏了,抱着姊姊的胳膊就嚷了起来。

任瑶瑶听得有些无奈,又有些心疼,前世见过的那些孩子,哪个不是挑食又浪费,不想这一世的弟妹,几乎时时刻刻都把“饿”字挂在嘴边。

看样子,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是她迫在眉睫的大事啊。

“爹娘呢?”

“爹娘都去山渠那边干活了,天黑才回来。”

任月月眨巴着大眼睛,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狠狠咽着口水,撺掇着姊姊,“姊姊,我们去找爹娘啊,娘那里有好吃的。”

“我要吃,我要吃!”辉哥儿不知道娘那里有什么,但只要是吃的,他都能放进嘴里,听到这话就扯了姊姊往外走。

任瑶瑶匆忙扫了两眼破猪圈,倒是真没什么怕丢的,于是也就踩着软绵绵的脚步,任凭弟妹半扶半推着往村外去了。

一路上,免不了碰到几个村里人,村里人瞧着姊弟三个的模样,特别是任瑶瑶脸色苍白,走路还打摆儿,恨不得随时要去找阎王爷报到的模样,都是忍不住摇着头,说两句任老夫人不慈。

却没人看到,出了村子,任瑶瑶脚步就踏实许多。

她就是故意的,给那刻薄的老太太上点眼药,也算是为了魂归地府的原主讨点利息。

第二章  烫手的财路(1)

任家村地处塞安县南二十里,因为不远处的翠屏山上泉眼众多,汇聚成河流经大半塞安县地界,浇灌水田,所以平日很得县里的重视,再刻薄的县官也不会忘记在春日里疏通水渠,毕竟逢旱灌溉,逢涝排水,都离不得这一条条水渠。

县城周边各家的徭役大半也都用在水渠上,任家的徭役已经服完了,但如今分家出来,头上没有片瓦,脚下没有寸土,任大山夫妻只好来渠上干活,起码要先给儿女赚口饭吃。

任大山正挥动镐头刨着尚且有些硬的土石,正值壮年的汉子却因为平日吃不饱,活计又重,光着膀子也没露出什么肌肉来。

任月月和辉哥儿想要跑上前去喊爹爹,却被任瑶瑶拦住了,“爹在干活,还是去找娘吧。”

姊弟三个问了一个同村的婶子,又走了一段路才找到老娘干活儿的棚子。

如今的县官还知道要些官声,百姓们服徭役,原本是自己带干粮的,他大发慈悲立了粥棚,每日中午发碗包谷粥。

百姓们是最容易知足的,这碗粥果然换来所有人的赞誉。

而刘氏的活计就是烧火熬粥,外加替驻守此地的几个官差们洗刷,每日有一碗粥和十文钱的工钱。她盘算着晚上把工钱都换了干粮,带回去给孩子们填饱肚子也该足够了。

任瑶瑶远远看着娘亲在灶台间忙碌,就带了弟妹找了个避风的窗下坐了,歇歇脚,也等着娘亲忙完再过去。

任月月和辉哥儿年纪小,眼见娘亲那里有吃的,恨不得立时跑过去,但是大姊好像比有病之前厉害很多,他们也不敢反抗,只能抱着咕咕响的肚子,嗅着包谷粥的香气忍饿了。

任瑶瑶也是心疼这两个孩子,正盘算着给他们讲个故事分散一下注意力的时候,就听见窗里一声脆响,接着有人抱怨道——

“这帐目也太过难算,大好春日本该出去赏花饮酒,如何就耗在这等铜臭之事上了。”

任瑶瑶眼珠儿转了转,大着胆子起身往屋子里看了一眼,原来窗边有张木桌,桌上放了两本帐册,还有纸墨笔砚和茶壶点心,一个年轻书生模样的人正在皱眉发脾气。

她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抬手开了窗子,开口道:“这位公子,若是您能把那盘子点心和茶水赏给我弟妹垫垫肚子,小女子就帮您理好这些帐目如何?”

那书生突然听到人声,吓了一跳,待得抬头见是一个瘦巴巴的小泵娘,倒也没怪罪,好笑道:“想吃点心,赏你就是了,这些帐册可开不得玩笑。”

说罢,他就端起那点心盘子递出了窗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