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报恩妻 第13页

作者:蔡小雀

他持箸的手一顿,有些愕然诧异地抬眼盯着她。

已经很久很久不见她这般大声说话了。这些日子来,她若不是唯唯诺诺,就是战战兢兢的小媳妇样,可是在这一瞬间,他有种恍惚的错觉,好似流光又回到了过去。

好似,眼前的她还是当初跑去大闹他的画摊,哭得泪汪汪,却又固执得像头牛似地硬要把他拖回家的那个傻姑娘。

他眼神不自觉柔和了些许,嘴角也些微上扬,“你好大的火气。”

“我——”刘惜秀才惊觉到自己刚刚的“出言不逊”,心慌地低下头去,结巴道:“我、我是认真的。”

尽避仍对她是满心满胸的愤怒和怨怼,这一刻,刘常君却不由自主地回答:“我说不用,也是认真的。这样的油灯,看字是足够了。”

刘惜秀呼吸一窒,他话里的平静认命,像是生生在她心上浇下了一勺滚沸的热油,烧灼得她心痛欲死。

这还是昔日意气风发、养尊处优的刘大公子吗?

想起当年,他带着小雪球快乐地大啖红烧肉,和友伴兴致高昂的追逐、玩着蹴鞠的景象……

这一切都是她的错。

“其实……”热泪涌上眼眶,她迅速别过头去,匆匆地用袖子胡乱拭去了,强笑道:“夫君也不用太担心,我有在做绣件挣钱,虽不能锦衣玉食,可家里会越来越好的,况且不就区区几支蜡烛,费不了几个钱的。”

“我刘常君还好算是男子?”他声音沉了下去,眼神有着掩不住的自嘲。“功名未得,白食白住。倘若连这点节省的心思都没有,我还是个人吗?”

她心口细细痛拧了起来,深吸一口气,这才勉强挤出一丝平静。

“夫君这么说,是要折煞我吗?别忘了日后能为刘家重振家声、光耀门楣的是你,我只是略尽身为妻子和儿媳的棉薄之力罢了。”

刘常君仿佛捱了一鞭般,身子一颤,神智刹那间又回复到了令人心痛无比的清明现实里。

“不用提醒我,你只是在报恩。”

刘惜秀愣住了。

“我不想亏欠你那么多。”他语气森冷而苦涩。

“不,不是的。”她急急道:“你从来不欠我什么。我做的,都是我心甘情愿的。”

“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他冷冷地看着她,“对吗?”

“夫君……”

“我要看书了,你走吧!”他下逐客令。

她看了桌上还剩下大半的饭菜,迟疑开口,“可你饭还没吃完——”

“我没胃口了!”他自顾自回到书案前,抽出一卷“战国策”。

刘惜秀怅然地望着他,心底有千言万语翻腾着,唇瓣嗫嚅着,努力了好几次想开口,可最终还是只能默默地、难过地离开。

一如既往。

扁阴总不理会人们是欢喜是悲伤,一迳自顾自地来了又去。

而他和她,仿佛像是陷入了同一张蛛网中的虫子般,绝望地遥望着,不管愿与不愿,每次的挣扎,却都只是将彼此越推越远。

于是刘惜秀越发默默地守在他身边,什么都不敢再多奢求、多贪恋妄前一步。

他则是不知从何时起,像是褪去了身上最后一丝的年少轻狂……情感不再浓烈冲动,喜怒不再形于色,而是越发冷静淡然理智,沉着得像个她不再熟悉的陌生人。

刘惜秀隐约感觉到,自己好像正在失去他。

可悲的是,其实她从来就没有拥有过他。

饶是如此,她依然小心翼翼地、一点一滴地试图牵着他衣摆的一角般,只求能够为他打理三餐、为他添饭递茶,在他生命里有着小小的角落立足着,就已心满足了。

这一日,刘惜秀为了赴得七天一回的赶集,一大早便匆匆忙忙在灶下帮他熬稠了浓浓的一大碗梗米粥,并煎了只荷包蛋,悄悄地送到了他书房桌上,这才出门赶集。

她挽了满篮子新捡的鸡蛋到市集去,卖得的几钱银子买了条活鱼,在热闹的镇上走走逛逛,经过纸铺时,忍不住帮刘常君买了几刀裁好的绢纸。

他虽然不说,可总节省着文房四宝用,常常见他写满了一面的纸,又翻过面来在透着墨迹的反面上,继续练字。

刘惜秀在整理纸篓时,每每想掉泪。

居然让常君哥哥过着这么苦的日子,她算什么好妻子?

刘惜秀左手拎着活鱼,一手抱着折叠齐整的绢纸在胸前,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咬牙自荷包里挖出了积存的一点碎银子,帮他买了双新鞋、新袍子。

常君哥哥身量修长挺拔,虽然青衣布衫也丰神俊朗,有说不尽地好看,可若是换上这簇新的一身月牙绸袍子,想必更加风采翩翩。

不过算算离应考还有近半年辰光,她还是得量入为出才行。

刘惜秀叹了一口气。

真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或是有陶朱公之才,能够将银子钱滚钱、利生利,好教常君哥哥一生衣食无虞。

揣抱着满满的“战利品”,翻过了小山头,顾不得脚酸口渴,她尽快赶路回家,迫不及待想让刘常君换上新衣衫。

才拐过小山路,她气喘吁吁地一抬头,蓦地愣住了。

咦?她家门前怎么停了辆华丽敞丽的马车,旁边还有两个威风凛凛的长随守着?

刘惜秀心下微感困惑不安,放缓了脚步。

“慢着!”其中一名长随见了她,立刻伸臂挡道。

“两位大哥好。请问两位到我家来,有什么贵事吗?”她客气问道。

“你家?”两名长随相觑了一眼,面色稍缓。

其中一人开口问:“我们是陪我家大人前来,寻访故人之子,刘家的大少爷的,敢问姑娘是?”

“我……”她小脸微红,“我是他的妻子。”

两名长随闻言愕然,下意识上下打量了一身粗布衣,面容清秀,毫不出色的她。

“你?”其中一名长随冒失地冲口而出,“怎么可能——呃……”

刘惜秀心下有些难过,面上还是努力挤出了笑容。“两位大哥站了很久吗?想必口也渴了,我进去帮你们倒两杯茶来吧。”

“少夫人,奴才们不渴,请少夫人不用客气。”另一名长随礼貌地道。

被这么“少夫人长”、“少夫人短”地叫着,刘惜秀有些不自在。

“那么……外头有椅子,两位不嫌弃的话就坐着等吧。”她还是努力招呼着。

“奴才们站着就好。”

她点点头,一时也想不出还能说些什么,只得尴尬地朝两人笑了笑,默默进屋去。

刘惜秀想着有贵客来,她先将鱼和一干杂物放在灶房桌上,洗净了手,在出门前才烧热了柴火的灶也里,用铁夹子捡出了几块烧红的木炭塞进红泥小火炉里,取来了一只粗陶茶壶,注入清水烧开了,再加了两钱茶叶,待茶叶清香飘散而出,细细斟在两只朴拙的茶碗内。

她举止细缓温柔地捧着茶,轻移莲步,在大厅门口处稍停了一下,略略犹豫了起来。

这茶,端得上台面吗?

“唉,谁料想得到世态演变,命运弄人啊!”里头浑厚苍老声音感慨道。

刘惜秀一愣,寻思着这声音怎么好生熟悉……

“伯伯远调岭南五年之久,苦无机会回京,幸得老天垂怜,日前终于受命返京复职,我兴冲冲赶回京,想着要和老友把酒叙旧,可万万没想到……”岭南布政使孙伯玉感伤尽显,说着说着不禁哽咽了。“还记得老夫五年前远行,还是你爹为我饯别的。”

“孙伯伯。”刘常君眼神掠过一抹哀伤,语所却是很平静,“我爹生前知己唯您一人,有您这般惦记悼念,他老人家在天之灵足感安慰。孙伯伯风尘仆仆赶回京,正该好好歇息才是,怎好劳您亲自查该到此,这倒是侄儿的不是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