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一个女生的日记 第44页

作者:肖复兴

走出美术馆,我告诉他我想到东四人民市场去看看,给姑妈买件礼物,表表我的心意。我对他讲起美国人的母亲节,讲起姑妈对我小时候的培养,讲起寒假没有去看望姑妈而内疚……哎呀!我怎么对他讲了这么多!什么都讲!

他说:“我陪你去吧!”

我说:“不耽误你学习的时间?快高考了呢!”

他说:“这样回去复习效果会更好,效率更高!”

这话,让我听了熨贴。

走进商场,人挤人。除了和郝丽萍逛过商场,我还很少和别人一起走进这个琳琅满目的世界。这里闪着诱惑的光,刺激着人的种种。商场里,唯一使我感到温馨的地方,是卖儿童玩具的柜台前。可惜,那里,已经不再是我光顾的地方了。

傍姑妈买什么好呢?我本来就没拿定主意,这一来更犹豫了。那流光溢彩的东西,真迷惑人的眼睛。我和丁然从这个柜台挤到那个柜台,象在浪头上起伏着,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风吹得不由自主地跑。挤着,挤着,不知那个柜台在卖俏货,突然挤过来一群人,竟把我和丁然挤在一块儿,没有一点准备,想挣扎都来不及,我们竟面对面,我的脸连活动的余地都没有,紧贴在他的防寒服上。而他的下巴正顶在我的头发上。我一抬头,望见了他的眼睛,感受到他呼来的鼻息。我还是生平头一次和男同学靠得这么近,一下子脸红起来,心跳得特别厉害……

他突然一把抱住我的肩。我想他一定是下意识。主要是为了保护我,别让人挤着。这么一来.更让我心里颤颤的。他到象没那么回事一样,象个男子汉,高仓健般替我挡住挤过来的人,而且还大声嚷道:“别挤了行不行!”一直到这股漩涡过去了,他松开手,我们又拉开了距离,他才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个让人莫名其妙的商店哟!这时,我心里涌动着的不知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它撩起我许多古里古怪的念头和心绪。我得老实承认,刚才那一瞬间,挺让我兴奋,激动,也挺让我回忆。男女之间的接触,对于我毕竟是神秘的,却也让我胡思乱想!妈妈要是知道,肯定骂我。黄老师要是知道呢?不骂我,眼睛也得瞪大。

一时,我们两人都没活。后来,还是丁然打破尴尬的场面:

“走呀,给你姑妈买东西吧!你姑妈不是身体不好吗?人上岁数了,背呀,腿呀,都不灵便了,不如买一个按摩垫给你姑妈送去!那东西挺方便的,安两节电池就能用,往后背一靠,既当垫子用,又能按摩。”我照他的话办了。买完垫子,他要替我交钱,我说什么拦住了他。友谊是友谊,钱是钱,这是两码事。

走出商场,来到大街上,刚要往103路无轨电车站走去的时候,我忽然看见103路站牌下面站着妈妈。我不愿意让妈妈看见我和丁然在一起,妈妈的担心又该无端生起了。谁知妈妈根本没有注意到我。这时,我才发现妈妈的注意力在旁边,她身旁正有一个男人同她讲话,她听得很专注。那男人,我见过,就是上个星期天到家里来找过妈妈的那个人。

怎么回事呢?又是琼瑶式拙劣的巧合?不!不会。他找过妈妈,妈妈有意回避,为什么这个星期天又见面了呢?我实在不明白。莫非妈妈有什么事,瞒着我和哥哥,也瞒着爸爸?

“你看什么呢?”丁然问。

“没……没什么。”我该怎么对他讲?

103路来了,停在站牌前,又开走了。站牌下,没有妈妈,也没有了那个人。可我的眼前,却总是动着他们的身影。

[作者附记]

从举办主题班会,到纪念五四青年节,到同澳大利亚代表团座谈,同学们与黄老师,与校长,以及黄老师与同学们,与校长之间的矛盾和初步理解,是颇为有趣的。在许多中学校里,也是颇具代表性的。

应该说,黄老师的一番苦心,出自她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不满足于固有的一套,总希望出新,用她自己的话是“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遗憾的是,她所做的一切,学生和校长都不那么理解。原因究竟在于哪里呢?是怪校长保守?还是怪学生偏激?我很想了解一下黄老师自己是怎样想的。事过境迁之后,也许事情会看得较为清楚些。

我没有到学校去我黄老师,而是特意相约:到她家中交谈。我的想法很简单:路天琳的日记中多次提到她,我非常想知道她自己的生活。

实在讲,这里并不是她的家。因为她尚未婚配,依然居住在父母家。住所并不宽敞,老俩口依然把儿子打发到集体宿舍去住,而让她有自己一间小屋。小屋被书挤得越发窄小,墙的四壁挂着几张她的照片,一看便知是少年和插队时期的,向旁人诉说着她青春的年华和她对渐渐逝去的青春的怀恋。她告诉我:中小学校的教师生活最艰苦,能有她这样一间房子的就算不错。他们学校校长至今还三代同堂呢。我不由对她及校长油然起敬。

谈到那主题系列班会、五四青年节……黄老师谈得开诚布公:“路天琳、郭辉,在我们班都是好孩子。他们对这些工作有意见是正常的。当然,他们太天真,也有些偏激,希望什么什么都是绝对的妙,都是理想中的样子。您知道,这怎么可能呢?不过,从他们这些意见甚至反对的法子,比如春游时路天琳自己跑到十渡等等,倒提醒我们当教师的:教育改革真是非改不可!扁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有好的方式方法。我觉得他们有意见也好,反对也好,毕竟反映了我们教育中确有失误或偏差的一面,并不会由此而否定对学生必要的理想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学生们也还是需要这方面教育的,同时也在逐步加强理想和集体观念的嘛!你知道的,他们同澳大利亚代表团的座谈,十分精彩,人家回国后整理录音后,摘要发表在报纸上,很震动,都说中国中学生真了不起!问题是我们做老师的有时工作没做好,想得好做不好,或者说没有完全适应新形势,适应现在中学生发展了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和思想特点……”

我深深感叹道:“现在当老师可真难!”

黄老师说.“谢谢你对我们中学老师的理解!我们面对的不是死的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一片全新的世界!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挺喜欢这些学生们的!”

我挺受感动。难怪路天琳和黄老师有着许多磨擦,她依然敬爱着这位老师。走出她的小屋,看见他父母正挤在一个已经近乎淘汰的九吋黑白电视机前在看“动物世界”节目。我心中涌出一种酸楚的感觉:我们的老师们所付出和所得到的是多么不相称不公正啊!

黄老师一直把我送到路口。我说:“还有一个问题,不知该问不该问?”

她说:“请问吧!”

“你现在有没有合适的男朋友?”

她莞尔一笑,没有回答。

第十一章

5月11日

星期六下午照例要有班会的,黄老师却没有开,让人家上自习。我发现郝丽萍和郭辉下午根本就没有来,大概就怕开这个系列班会。亏了黄老师明智。黄老师这人这点好,也是和别的老师不一样的地方,她不固执己见,听得进同学们的意见。虽然,这回听了大家的意见,下次还照她的老章程办事,就象路走习惯了,难免照直往前走一样。当然,我们同学的意见也不见得都对,而且,可以说有很多地方不对!起码,我们和黄老师之间有民主气氛。不象有的老师,对领导毕恭毕敬,连上街买个菜冲售货员都客客气气,唯独对我们特别横,似乎把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上受的气,统统都往我们身上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