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登入注册
夜间

后宫 第61页

作者:西岭雪

大玉儿忽然想起绮蕾那年送诗绢与皇太极请命为尼之事,心念电转,想得一计。皇上冷落的,岂止是自己一个人,自己又何必钻进牛角尖,独力挣扎呢?既然孤助无援,就要想办法联合别人,争取援助。

打定主意,大玉儿翻身坐起,叫进忍冬来,如此这般,吩咐下去。

忍冬在门外候了半晌,正为着主子的忽嗔忽喜担心焦虑,忽然见她没事人一样张罗起请客喝茶来,倒觉诧异:“若是她们不来又如何?”

大玉儿笑道:“你只说我有事相商,她们必定来的。”忍冬不解,但见主子面上有笑意已觉安心,遂命小丫头分头往各宫请人去。果然贵妃娜木钟与巴特玛正在一起吃茶点,说已经吃过了,多谢庄妃想着;又有继纪乌拉纳喇氏一早奏准娘娘,出宫往豪格贝勒府过节去了;也有那心窄眼低,不肯与五宫妃子亲近的,只推说身上不好歇下了。因此应邀前来的,不过三五位没甚份量的东西宫庶妃。

忍冬揣测别人犹可,惟贵妃淑妃两位是正主子,若推拒不来,庄妃必定瞒怨自己不会办事。遂亲自来至衍庆宫里,果见两位妃子正盘腿儿坐在炕上,指挥着丫环逗叶戏玩儿,却不是赌银两,只将些糖果做注,无论输赢,都赏给与戏的丫环吃。炕几填漆食盒里满是糖果蜜饯、各色花糕,上上下下俱玩得兴高采烈,笑声不绝。见了忍冬,笑道:“怎么你也来了?可要一起玩儿?”又叫伴夏拿糕赏忍冬吃。

忍冬遂捱着炕沿儿跪下谢赏,又赔笑磕头道:“两位娘娘金安。我们娘娘因为今儿个是端午,说是团聚的日子,故而想请两位娘娘一同聚聚,大家聊天吃粽子。若两位娘娘不去,娘娘必定骂忍冬不会说话,亲自来请的。只是已经有几位娘娘等在宫里了,所以娘娘不好丢下客人过来,求两位娘娘千万体恤我们娘娘一番心意,还请移驾前往才好。若是娘娘怕永福宫的茶点不如这里的可口,拿过去大家一起吃也好;或者娘娘吃了茶不愿走动,忍冬情愿背了两位娘娘过去。”

一番话说得娜木钟笑起来,手里的瓜子儿也撒了,指着忍冬笑道:“你这丫头会说嘴。打着请我们吃茶的旗号,倒想讹我的东西去;也罢,我便要你背了去,你背不动,是要打的。”

忍冬果真背对着炕蹲去,笑道:“这便请娘娘上马。”笑得娜木钟一掌推开忍冬道:“我把你这不知死活的小蹄子,只管吹牛,你若敢把我摔了,要你十条命也赔不了。”钗儿一边凑趣道:“我这便给娘娘取马鞍马靴去。”剪秋也笑道:“马鞍且罢了,只千万别忘了马鞭子马嚼子才是。”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伴夏与剪秋遂侍候贵妃淑妃穿戴了,又叫钗儿将不曾用过的花糕蜜饯另装了一食盒提上,一并带往永福宫来。

第66节十个月前必须准备的计划(3)

次日皇太极临朝,诸臣如常上疏议政,临散朝时,礼亲王代善面有难色,上前一步禀道:“皇上,臣这里还有一本,却是代人做伐,不知当奏不当奏。”

皇太极见他表情忸怩,倒觉好奇,问道:“却不知什么人这么大架子,敢请礼亲王代劳。”

代善笑道:“说起这托老臣求情的人,却不是一位两位,而是后宫诸位娘娘集体托付的一道密折,故而老臣虽觉为难,却不便推拒,望皇上体恤。”说着奏上折来。

皇太极启封看去,初而一愣,继而略一思索,大笑起来,复将折子合起,向代善问道:“你可知道折上写些什么吗?”

代善摇头禀道:“臣不知。娘娘奏的是密折,臣不敢擅自开启。”

皇太极笑道:“不妨,你既然插手了朕的家务事儿,帮着递折求情,总得知道到底求的是件什么事?倒是帮朕看看,这奏折上写着的,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代善恭敬接了,启开看时,却是洒金纸上题着《一斛珠》三个字,下面是篇曲谱,角上盖着诸宫嫔妃的宝印。代善看了不懂,复奉还密折禀道:“臣愚钝,竟不能替皇上解疑。”

皇太极大笑道:“代善啊代善,你的确是老了,真正不通风月,不解风情。”遂袖了密折,罢朝自去。

代善打了这个闷葫芦,好生纳闷。下得朝来,犹低头百思不解。多尔衮见他这样,不禁好奇问道:“大哥,那折子上到底写些什么,竟然让您这位身经百战的老臣也看不懂。”

代善遂将折上内容说了一遍。多尔衮一愣,心下迟疑,一时无话。代善会错了意,笑道:“十四弟也不懂?若依皇上的话,你也是不通风月,不解风情。你也老了吗?”

多尔衮摇头道:“大哥可知道这《一斛珠》的典故吗?”

代善皱眉不解:“一斛珠?那是什么东西?好兄弟,老哥已经满头雾水,你就别再给大哥添堵了,你倒是跟我说说,这些娘娘们玩的到底是什么把戏?”

多尔衮笑道:“难怪她们要托大哥来递这个折子,又难怪大哥不明所指,更难怪皇上说大哥不解风情。这其实只是个文字游戏。大哥是马背上打滚儿的人,向来不喜欢汉人的学问,自然不知道这里的典故。”

代善皱眉道:“文字游戏?莫明其妙。”也不复再问,甩袖离去。

多尔衮却坠进另一个闷葫芦去,也犯起嘀咕来。他一听即明,这必是大玉儿的手笔。玉儿与自己情投意合,如胶似漆,难道还不满足?何必这样苦心积虑,讨皇上欢心,连集体上疏这样的招术也想出来了。真不知她说动诸宫妃子上这签名疏要有多麻烦,分明志在必得的样子,难道她这么在乎皇上的宠幸?她不是和自己赌咒起誓地说要推翻皇太极,帮助自己取而代之吗,难道又改了主意?左思右想,大不适意。

皇太极下了朝,照旧先往关睢爆里探问一回海兰珠,然后才往清宁宫来。

哲哲因年后接二连三的庆典活动,吃力不堪,又发了哮喘之症,故形容懒怠,每天除了早请安时坐在清宁宫里受几个头外,便少理杂务,大小事只交迎春代拟意见。见皇太极进来,也只命迎春奉茶,恹恹地不欲多话。

皇太极也循例问了一回病,故意问:“大玉儿没来陪你吗?”

哲哲懒懒地道:“她每天里也不知忙些什么,别说我这个姑姑了,连闺女也不大理睬,一门心思地研究学问,大概要考女状元呢。你只管问她做什么?”

皇太极笑道:“她们几宫的妃子们联合起来告了我一状,你也不知道么?”遂将密折授与哲哲。

哲哲不解:“这是什么?又不是词又不是曲,单单的一个空名儿,算是什么状纸?”

皇太极叹道:“或许真是要你这样省心省力的脾气,才可以载福吧。”也不多加解释,只将密折重新收起,又叮嘱大妃数句,遂向永福宫来。

且说庄妃递出折子,已经算到皇太极下朝后必来宫中,一早吩咐丫环薰香洒扫,将仕女捧花瓶里遍插着葵榴栀子花,环绕殿阁,满室生香,连屏风壁画都一并换过,她知道皇太极虽爱她文采,却不喜她书卷气太重,故一反常态,只往脂香粉艳里做文章,将宫殿布置得花房一般。又命御膳房做了几样精致小菜,荤腻油腥一概不用,肉菜素做,别出心裁,都用镶蓝碟子盛了,置于花廊之下。自己兰汤沐浴,精心梳妆,她虽不及姐姐海兰珠的美艳,却也是肤如凝脂,睛若星辰,长得十分动人的。美中不足的是脸上的线条不够柔和,有些棱角,在有情人的眼中看去或许会觉得是一种英武,而皇太极却是觉得女人就该柔情似水的,如果让他来评判,或许觉得巴特玛那张线条模糊却温软的脸较之大玉儿还更耐看的吧。然而今天她有意改变风格,浓妆重彩,打扮得艳而不俗,媚而不妖,端坐在美女插花屏前静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单击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加入书签|返回书页|返回首页